民族文化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時間:2022-09-26 09:17:52
導語:民族文化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甘南州卓尼縣地處偏遠藏區、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學生67.17%的是藏族,英語是他們的第三語言;學生家長大都是農牧民;教師缺乏創新意識,自身素質不高;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老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基本以傳授語法知識為主,大量的筆頭練習使原本受地域、經濟和民族文化的限制缺乏語言環境、語言交際能力弱,對遠離日常生活的教材內容不理解的學生更不敢說、沒機會說英語,他們的英語水平遠遠不及內地的學生。
二、制約英語課堂教學的因素
1.學生大多數藏族學生認識不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習目的不明確;長期以來,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會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學生所學知識僅限于課本,缺乏語言學習的環境,文化知識匱乏;藏、漢、英三種語言的過重負擔使學生存在語言轉化障礙,不能完全跟上老師上課思路。學生在課堂內外缺乏用英語交流的機會。2.教材課本材料的選用忽視了藏區英語教育的特殊性,教材中的部分話題遠離他們的實際生活,使他們在理解和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困惑。如:披薩、奶昔、萬圣節等。而現用的教材中也只是將中西文化進行對比與融合,并沒有涉及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3.教師會藏、漢、英三語的教師短缺。部分英語教師雖然學歷高,但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甚至發音不標準;大多數老師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學習、不交流、不及時充電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水平越教越低;卓尼地處高原條件艱苦,教師待遇不夠高,教師頻繁調動,致使鄉級學校優秀英語教師缺乏;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文化教學不重視,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師從根本上沒有轉變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落后。4.學校各學校先后嘗試了多種教學模式,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收效甚少,有效的真功夫未能學到,花拳繡腿卻一度繁榮,卓尼英語教學對先進教學經驗的學習運用仍然處在換湯不換藥、削足適履或邯鄲學步的境地。課改忽視了教學與本地實際相結合。5.家庭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農牧區家庭,藏族的文化和信仰深深的影響著他們,家長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對教育的認識不足。有些家長覺得學英語很重要,而重要的原因是考試的時候能取得好成績,至于學英語的最終目的他們并不清楚。6.地域和社會經濟卓尼縣的居民以藏族為主。在縣城中沒有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也不會過圣誕節、萬圣節等節日,更不會有大量的外賓來此。學生生活環境缺乏與英語教材所提供的內容相融合的語言素材。
1.做美,做巧課前導入活動。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比較簡單的民族文化元素,努力創設情境,運用新穎的刺激和引人入勝的活動,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指向新的知識學習。如九年級Unit9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的導入設計:T:Whatmusicdoyoulikebest?Pleasecloseyoureyesandlistentoamusic(播放一段鍋莊舞音樂)。比起直奔主題,這樣的導入會使學生覺得更新鮮,更有啟發性。2.做細,做活課堂情景對話練習。將課堂作為主陣地,選用藏族學生所熟悉的話題,精心設計對話練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反復操練,比起脫離實際的教學,枯燥無味的課本劇,這樣的課堂更具民族特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能使課堂充滿活力。七年級上冊Unit1MynameisGina.在講授SectionA(1a-2d)的對話設計,引入卓尼藏族姓名的表達方式。3.做新,做亮作業設計。利用本民族文化元素,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作業,不但降低了作業的難度,而且更能激發起他們的寫作熱情。這也避免了重復、機械和單一的作業。在學習完七年級上冊Unit6Doyoulikebananas?SectionB時,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介紹一日三餐如:Forbreakfast,Ilikebutter(酥油),Idontlikemilk.Forlunch,Ilikezanba(糌粑),Idontlikerice.這樣的作業設計很有新意,也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4.做妙,做實寫作。寫作的選題很重要,選題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寫作興趣的高低和寫作能力的展現。這個話題必須是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有話會說。從這個出發點出發所選擇的話題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才能調動他們動手去寫的欲望。如七年級上冊Unit7Howmuchisit?在學完本單元SectionB之后,要求學生為自己的民族服飾店寫一則廣告。5.做好,做適拓展閱讀。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補充一些學生所熟悉的英語閱讀材料,這樣既提高了英語水平,又培養了閱讀興趣。在學習完八年級下冊Unit1Whatsthematter?SectionB時,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有關我們卓尼的肋巴佛,楊積慶烈士等的英語資料供他們學習,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靈活的滲透卓尼民族文化,使自己的課堂更具民族特色、更貼近生活實際、更加高效。
作者:宋杏桃 單位:甘南州卓尼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宗喀•漾正岡布等著.《卓尼生態文化》.甘肅民族出版社.
[2]王松美.《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對比研究》英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靜波著.《上好課:問題與對策》初中英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 上一篇:甘肅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 下一篇:鄉村旅游如何挖掘好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