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論文
時間:2022-12-30 10:54:29
導語: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①某些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內容與職業培養目標相去甚遠,未能體現其職業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企業需求脫節。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具有一般普通高校校園文化的共同特點,同時又有獨自的特色,它需要融入更多的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人文素質。部分職業院校一味地復制和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導致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嚴重脫節,在專業課教學中不能從職業、企業工作環境的角度出發,使得學生在畢業進入后缺乏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加重了企業的二次培訓負擔。
②某些職業院校把校園文化建設僅僅局限在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層次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招生、教學、就業、抓硬件條件建設等常規性工作之中,僅僅在班主任、輔導員、學生處、團委、招生就業處等管理部門下功夫,卻將專業教師和專業建設拋去不談。這體現了職業院校對校園文化的內涵、目標、意義等認識不夠深刻,建設校園文化的方法和途徑不夠深入。
2校企文化對接的方式方法
2.1培養“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對專業課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即要求專業課教師同時要具備兩方面的能力和素質: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教研及教學能力;二要像企業技術人員那樣,有較深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從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來看,把學生培養為企業所用的實踐型人正是職業院校的方向。職業院校在教學中要注重與生產實踐的密切聯系,重視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的實用性。而雙師型教師正能夠滿足職業院校的要求。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首先要走出去,積極地將專業教師送到企業一線鍛煉或頂崗實習,增加專業老師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要請進來,即從企業招聘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充實到專業教師的隊伍中來。學校自己的教師可以通過掛職鍛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職業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院校畢業的,對校園文化有著較深的理解,又由于有了企業工作經驗,在再次進入校園后進行教學、管理工作后,會無形中將企業的管理和工作態度帶入到學生管理和教學工作中來,從而會進一步影響原有的院校辦學思想、管理體系等,這種思想還會持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業方向等。
2.2將企業引入到校園
職業院校學生的最關鍵的競爭力主要在實踐和動手能力上,因此,必須引企入校。一要加強學校實訓設備建設。應盡可能將教學環境設計為教學工廠模式,建立理實一體化實訓室,營造出盡可能真實的職業環境;或通過校企共建實訓基地,促進校企物質文化的融合。二是參照企業需求建設實踐課程。各專業在課程實踐課程建設中要廣泛采納行業專業和企業專業的建議,課程的編制應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突出實訓環節;在教學中要采用案例教學、任務教學法等。要以畢業生就業的企業為導向,及時調整和更新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實時地將新技術新方法更新到課程中來,讓專業設置及課程開發與企業社會零距離,使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深度融合。引企入校,更要把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引入到學校和課堂,校企聯合辦學。定期邀請企業高級管理層或者技術人員來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和技術以及規章制度教育,甚至可以外聘一部分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學校實訓教育。學生在校園的課堂中就可以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也可以盡早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真正實現了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企業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緊密結合,營造了全新的校園育人環境,促進了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良好交融和對接。
2.3工學交替加強企業文化認識
近些年來職業院校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其中工學交替是很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工學交替的方式,使學生在一定的企業實踐中去感悟企業文化。在企業實踐過程中,學生帶著從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對知識的疑惑去企業,企業給了學生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真實的職業環境,締造了一個完整的職場氛圍。學生通過在工學交替模式下的鍛煉,吸收了企業文化,進一步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消化。職業院校應用工學交替模式,讓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培養和熏陶學生,為企業培養直接所用的高技能型人才。學生在工學交替模式中,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在具體實踐中,接受了企業一線人員的的教育和指導,學生通過企業的管理,無形的企業文化滲透,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了自身的團隊意識。在企業生產和服務過程中,每名員工都有自己的分工,從接受任務,到生產過程,到完成任務,所分擔的部分都應當保質保量完成。能夠保證總目標的順利完成,是因為從事這項總任務的人都要具有團隊意識。學生在工學交替模式中可以培養出良好的職業品質,從而更好地向職業人過渡。
3校企文化對接的意義
3.1校企文化對接為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礎
職業院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而校企合作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所以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實施校企合作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但推行校企合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必然要經過校企文化對接這個過程,沒有經過校企文化對接的過程和環節,急功近利而簡單搭建的校企合作,沒有牢實的根基,只有將校企合作上升到與校企文化對接的基礎之上,才能形成長效的合作機制。
3.2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企業文化氛圍和企業當中激烈的競爭,體會到企業文化的內涵,認識到專業技能在企業的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不能完全從傳統教育方法中獲得,但可以通過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交匯融化的過程中逐步領會。因此,讓學生在真正的企業文化環境中發展,使學生自身清晰地認識到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養,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4總結
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件尚在探索中的事物,我們必須應用現代職業教育思想和校園文化建設理論,在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的指導下,使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對接,使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有區別于其他高校校園文化,體現出職業院校應有的特點,使校園文化建設成為提升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實現培養高技能職業人才最為直接的途徑和最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譚小鋒許建強單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實驗技工學校
- 上一篇:文體活動及企業文化論文
- 下一篇:計量科學研究院年終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