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12-14 09:17:51

導語:儒商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儒商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思考

一、傳承優秀儒商文化、創造現代企業文化精神

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對儒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予以繼承和發揚,塑造現代企業精神的發展。(一)“以人為本”的精神。我們將以儒商和人仁的經商理念,培育現代企業的以人為本的精神。仁者愛人的經營理念對于培養現代企業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以人為本的企業,他必須是一家杰出的企業。由此,從企業員工的利益出發,該企業應當以儒商文化中的仁愛觀念塑造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主要精神,讓員工為企業的發展盡力,以企業為家。如今,既要傳承儒商文化以義取利的商業道德,也要培育現代企業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1】。現代企業要追求利潤,便不能在利益面前無所不為、唯利是圖,更應當負有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在儒家和商人的傳統時期,實踐行動證明,不采取不正義的行為,真理是世界上最好的。現代企業應該采取預防措施,讓正義利益,服務社會成為企業活動的根本目的,將企業內部的思想內化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促進社會各階層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二)“誠信經商”為理念。傳承儒商文化的誠信經商行為理念,是現代企業的根本行為準則。誠信是生產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沒有誠信,就沒有真正的市場經濟。而和諧是社會進步的理想追求。沒有道德與和諧,社會就會失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以往,儒商在商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與儒家商人始終堅持企業的根本密不可分--誠實、守信、信譽第一。很明顯,誠信經營非常重要,企業能夠真誠地站在市場上,用“信”取得消費者的喜歡。如今,企業的經營活動涌現出道德淪喪和信念危機等問題,使企業的經營不能正常運行,如此情況之下,儒商文化的理性因素應得到現代企業管理的肯定、繼承和發揚。誠信,不僅是立足于社會的基本原則,也是做生意的共同原則,“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誠者商之道也”。誠信與公司的企業形象和客戶份額直接相關,“招聘世界,誠信”,與企業的業績和效率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企業缺乏誠信,也只能逞一時之快,并不能長久,因此,注重信用和信譽是企業經營成功的基本條件【2】。這證明現代企業只能通過誠信贏得戰斗,才能實現預期的經營目標。因此,誠信被稱為商業靈魂。企業管理者需要關注儒商文化傳統的誠實思想,倡導以誠為本的理念,堅持誠信經營,才能取得企業經營的成功。

二、現企經營對儒商文化的借鑒

(一)“敬業樂群”的職業精神。現代企業管理應繼承和發揚儒商的職業精神。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讓企業之間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地挑戰和巨大的壓力。在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團隊的協作能力。專業的奉獻精神可以鼓勵企業戰勝重重困難,承受不同的考驗,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百戰百勝,形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儒商的文化傳統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它的敬業精神里,都包含著吃苦耐勞和自強不息的態度,如此高度的專業精神,成為他們強調借助權力團體參與市場競爭的團隊合作意識,確保了企業源源不斷的發展,并有利地去激發和培養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員工勤奮努力的精神,從而提高企業經營的績效和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商人“敬業樂群”的文化傳統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的管理仍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和指導的作用。因此,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探索與現代企業經營的契合點,現代企業必須充分的繼承和發展企業集團的專業精神,【3】。(二)“以和為貴”的經營策略。堅持儒商的“和為貴”經營策略。這有利于經營者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互利,避免雙方之間的不良競爭,也改正了假冒、偽劣和坑蒙拐騙等違法違規的敗壞道德的行為,并且降低了內部的消耗性競爭,營造了融洽和諧的氛圍,為企業的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快速的發展,確保了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蓬勃發展。由此,儒商注重合作、追求和共存的高尚和諧理念,是企業管理不能忽視和不能缺失的基本原則。現代商業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就要注重學習,倡導儒商經營戰略,實施和諧管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內部人員之間人際關系的和諧。并在不同企業之間尋找共同生財點,做到互利合作、和氣生財,共同發展。(三)警惕儒商文化傳統的弊端。在某種程度上,儒商文化對企業管理不僅只有積極的作用,還存有不利的消極因素。現如今,儒商文化傳統的缺陷,在隨著現代社會企業市場交易的頻繁和擴大逐漸顯露。由此,在借鑒儒商文化傳統的同時,也要警惕避開其弊端。儒商經營的規范倫理化。儒商文化傳統主要是通過倫理來協調和保障企業經營的活動。他們得到儒家的支持,具有強烈的道德色彩。他們太過于的強調道德的作用,排斥合同和法律約束,從而就會有經濟利益上的糾紛。市場的交易會逐步擴大和復雜化,不可能將商業運作與儒商文化傳統的倫理管理規范相協調,那么,當務之急就是構建健全的契約和法制關系。這樣,企業經營者就能以協議合同和法律的形式規范業務運營,明確雙方必須履行的經濟義務,就能夠有效地確保他們的經濟利益得以實現。

三、結語

總之,現代企業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儒商文化傳統的影響。可借鑒之處尤其多,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的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在現代企業中,雖然商業運營需要有利益,產值,實現企業的功利目標,但同時刻,企業、企業經營、社會責任和價值的追求,就須遵守賺錢有道的原則,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發展好市場的經濟活動。并創建企業的特色文化,將其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強大凝聚力的核心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寧波.山東省大中型企業儒商文化建設研究[J].管理觀察,2017(28):19-21.

[2]劉迪.儒商與中國傳統商業倫理[J].精神文明導刊,2017(3):18-20.

[3]楊書宇.關于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7(23):22-22.

作者:吳芳芳 單位:武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