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網絡文學如何講故事
時間:2022-11-02 09:20:14
導語:談網絡文學如何講故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講故事”比喻的是,采用與理性經濟人相反的方式,推供產品與服務。論“講故事”的方法,最專業的當然是文學藝術專業,經濟學專業講故事反而是業余的。上一篇講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已經意識到這個缺點,開始寫作《敘事經濟學》。但再怎么總結“敘事”規律,也不如有上千年歷史的文學理論來得專業。我們索性來看那些專業講故事的人,怎樣講故事,從中思考如何把“講故事”的技巧,用到產品和服務上去。
1、小說為什么變得這么長?
網絡文學現在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行業,非常賺錢。我們可以把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當作兩個不同的物種,前者是產業,后者是事業。事業往往是不賺錢的,但產業必須賺錢。我們從商業角度觀察到的第一個規律是,文學往往屬于產品業態,而網絡文學幾乎全部都是服務業態。二者所屬的業態不同,這從收費模式可以看出來,以產品為業態,按作品整體(一本)一次性收費,而服務則是反復收費,以章節為單位,一次次收費。這首先影響到內容的長度。網絡小說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是非常之長。傳統長篇小說頂多100多章,但是網絡小說動輒上千章,甚至五六千章(例如《武煉巔峰》就有6027章,《毒醫娘親萌寶寶》7344章)。之所以這么長,是因為只要有讀者肯付錢(打賞),平臺就會鼓勵作者一直寫下去,直到沒人交費為止。這種服務收費的方法直接影響了內容的寫作。例如,打怪升級成了一類小說的固定模式。例如,一部武俠作品,開始寫的時候,不知后來受歡迎的程度,寫到一千章以后,讀者還在打賞,平臺要求繼續加內容,武功升級的境界不夠用了,開始還按數字列一級、二級……,寫到以后級別不夠用了,只好編文字的。例如有一部作品,光境界名就有如下一大串:金身境、御氣境、凌空境、通幽境、神合境、萬法境、真萬法境、御法境、真御法境、破空境、源境、陰境、無上之境、圣境、造化境、道境、始道境、知道境、證道境、掌道境、天道境、封帝、神境、至境、巔峰至境、半步登封境、登封境、半步未知境、未知境。如果串著幾部小說同時看,往往忘了境界中哪個高,哪個低。有的小說,前一千章還是都市內容,寫到兩三千章以后,沒的可寫了,只好變成玄幻內容,題材都變了。一般作者很難駕馭2000章以上的寫作。有一部小說,內容拖沓,作為主要線索的一個“馬上就要開”的大會,到了兩千多章,還在“馬上就要開”。有的小說,如《萬古神帝》這類,前后內容難以連貫,前1000章寫地球上的內容,還有細節和人情味兒,寫到二重天、三重天……九重天以后,就變成機械重復的武打,更像是物理學作用與反作用的案例集,只是武功高手一掌下去的力度,從轟垮一座山,變成一千座、十萬座……以此類推,讓人恍然感覺作者的物理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這些都是內容從產品業向服務業轉型出現的新變化。
2、“講故事”的原型定位于情感宣泄
小說寫得那么長,沒有內容可寫怎么辦?按服務的規律制造內容,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利用原型作為模板,批量復制。這沒有文學性可言,在此只是作為商業技巧來研究。內容業與制造業一個重要不同,制造的產品一模一樣可以重復,而作品一模一樣,卻會被當作抄襲。所以內容業是典型的個性化定制業。但講故事也有自己的規律,像制造業有自己的生產模板一樣,內容業也有模板,稱為原型。平常說,愛情、戰爭是永恒主題,指的就是每個故事內容千差萬別,但愛情片、戰爭片都有一些固定套路。傳統小說和網絡小說這方面有個差別,傳統小說整部作品往往只有一個原型,包括傳統章回體小說如《西游記》《水滸傳》每個單元的內容也極少重復。而網絡小說可能每一單元內容重復同一個原型。舉個例子,“窩囊女婿”題材是網絡小說中的一大類別。類似武俠題材中的“扮豬吃老虎”原型,“窩囊女婿”原型的固定模板往往是欲揚先抑,前邊,所有人極力貶損主角的無能、窩囊;后邊,主角以驚人表現顛覆所有人的成見。情節往往離奇乖張、不講情理?!杜竦某壻樞觥返?33章“億級禮服”就很典型。小說前后近千章,反來復去就是不斷重復“貶人受辱+斗富揚眉”這一原型:在江城的聚會上,貿易大佬,還有餐飲業、珠寶業、服裝業的巨頭云集,場面上說的都是這樣粗鄙、惡俗的話,把主人公貶成這個樣:“這個林陽可是江城出了名的廢物,他是蘇家的上門女婿,整日游手好閑,吃著女人給的軟飯!”“可這個家伙是蘇顏小姐的丈夫??!她丈夫是個廢物,廢物能配得起我這衣服嗎?”“哎呀,蘇小姐,我說你還守著這個廢物干什么吶?一個只會吃軟飯的廢物!什么本事都沒有!哪配得上你?”“沒錯啊蘇小姐,我看你還是跟這個廢物離婚算了!你還年輕,可不能被這個家伙拖累了一輩子啊!”一套被超級贅婿林陽說成“七千三百塊”(實際略了“萬”)的服裝被富人當地攤貨毀掉,最后情節反轉,富人賠都賠不起:“這套希望之花為女款,還有一套是男款,合起來名為希望雙花,希望雙花是由意國國寶級大師桑德羅先生親手縫制的禮服,一共只有兩套,一套陳列在意國國都服裝展覽館,一套已經售出,桑德羅先生今年已經七十九了,這套服飾可能是他的封針之作,因此這套禮服在拍賣會上的價格可能會更高,我估計至少是一億起底!拍個五億十億都有可能,上不封頂!”勝利的超級贅婿林陽拿著訂單合同,冷視著眾人大聲喝道。接下來寫眾人目瞪口呆:一個窩囊廢!一個上門贅婿!一個只會靠自己老婆存活度日,吃著軟飯的廢物!居然購買了全球最為昂貴的禮服……網絡小說經常還有更夸張的寫法,贅婿亮出驚人的真實身份,頓時來了幾百輛勞斯萊斯(或替代為直升機、軍艦等)當場嚇傻丈母娘,讓一桌的世界首富們嚇得癱軟在地。這是農民工式的想象力。仔細琢磨,這種寫法,純粹是幫人出氣用的,服務的是情感而非理智。上述情節中的金錢拜物教都可能是假的,出氣才是真的??赡芗俣ǖ淖x者對象,是成千上萬飽受老板惡氣,無處發泄的打工仔。前邊情節對應的受侮辱受損害,心中恨到牙癢;后邊情節對應的是假想中出了一口惡氣。情節真實不真實不重要。服務要達到把戾氣發泄的力度,恰恰要情節極度夸張與不真實。這佐證了《敘事經濟學》構想5“真相不足以阻止虛假敘事”。這時告訴作者,真實的社交禮儀是怎樣,首富不會像幼兒園小朋友那樣嚇癱等等,是沒有用的。制造業的產品必須是真的,但服務業的故事可以是假的,因為故事服務的只是一種生活世界的情感滿足。這與《拉奧孔》中總結的藝術的規律,自然大相徑庭。不要問,這種戾氣該不該成為服務滿足的對象。服務不能挑選自己的衣食父母,市場經濟與文學殿堂不同,日常生活中小人物卑微的精神需求,藝術不去滿足,但市場會去滿足。《女神的超級贅婿》這樣一部毫無藝術性可言的“作品”本周卻有177萬人在讀,225萬人加入書架,被市場打了9.6分,說明了一定問題。文學家不看需求在哪里,被餓死也很正常。原型在品牌中,還只是一個靜態的形象,如耐克,但在講故事中,發展為可以讓用戶鉆進去進行角色扮演的體驗。由此可見,講故事,可以讓意義活起來,并讓人產生代入感。講故事,本質上在告訴你,“體驗”是如何“營造”出來的,“舞臺”在哪里,“道具”是什么,“演員”是誰,“劇本”如何編排。將其中的道理提煉出來,就是體驗經濟的真諦: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主角,創造出值得回味的體驗。
作者:姜奇平 單位: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 上一篇: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完善路徑
- 下一篇:網絡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