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背景衍紙藝術發展路徑
時間:2022-09-26 09:30:01
導語:文化創意背景衍紙藝術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家對于文化藝術作品創作和創意產業發展給予極大重視和政策扶持,推動文創產品研究和開發。衍紙藝術選材環保,憑借特有的藝術造型、色彩內涵以及畫面層次感等特性,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文章介紹了衍紙藝術發展現狀,對衍紙藝術材料選擇和形態色彩進行闡述,并對文化創意背景下衍紙藝術的發展路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文化創意;發展路徑;衍紙藝術
作為紙藝術的延伸,衍紙藝術創作不僅繼承了雕塑和繪畫的技術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而且將雕塑和繪畫的載體轉化為紙張,更加凸顯了藝術作品的層次感與藝術展現力。
1衍紙藝術發展現狀研究
1.1衍紙藝術
通過將衍紙條進行裁剪后,借助各種衍紙工具進行壓、卷、捏等操作,制作基本的衍紙創作元素;再將基本的衍紙創作元素融合多種形式語言(如線條、肌理、造型、色彩等)和自由組合方式來組建立體或半立體的衍紙藝術作品。與其他紙藝作品相比,衍紙藝術作品在語言表達和藝術表現力上更具特色和沖擊力。
1.2發展背景
歐洲是衍紙藝術的起源地,人們開發衍紙藝術的初衷是為了借助衍紙藝術裝飾功能來對某一事物進行裝飾美化,從而實現事物藝術特征和美學價值的豐富和提升。憑借創作難度小、操作可塑性強、材料成本低等優勢,衍紙藝術具備與其他藝術形式同等的藝術表現力。將衍紙藝術融入中國傳統紙藝,中國傳統紙藝文化融入現代化發展以及拓寬發展形式,衍紙藝術與中國本土文化進行碰撞與交流,將中國神話故事和神話人物作為衍紙藝術選材,與中國傳統繪畫進行有效結合,推動了衍紙藝術特色化發展。
1.3起源與發展
衍紙藝術誕生于16世紀的歐洲,早期的衍紙藝術主要是裝飾宗教物品和宗教文化作品。經過多年的發展,衍紙藝術融入了各國的歷史發展內涵以及民族特色,已成為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和藝術美感的藝術形式。隨著現代化科技以及文明的發展,衍紙藝術創新發展模式和發展動力,由此推動了衍紙藝術作品種類和造型的多元化發展。經過600年的發展,衍紙藝術不斷融合各國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包括植物、人物、動物等綜合題材)。
2衍紙藝術材料選擇與形態色彩
2.1衍紙藝術材料選擇
紙張材料作為衍紙藝術的核心,通常以定量為80~150g/m2的原漿色卡紙借助機器裁剪成不同寬度的衍紙條。衍紙藝術結合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實際的畫幅需求來調整衍紙條材料,為了滿足特殊作品的需求,會采用特種紙作為主材。衍紙藝術作品特種紙的類型豐富多樣,多選擇側立衍紙條用于衍紙藝術創作。作為衍紙藝術作品常見的紙張材料,色卡紙的定量、柔韌性、顏色是衍紙藝術材料選擇時關注的要點。原漿色卡紙的定量約為80g/m2,但由于其厚度不能支撐側立面粘貼應用,多將這一類色卡紙用于制作花形。當原漿色卡紙定量為120g/m2時,厚度能夠支撐其運用于側立面造型粘貼。珠光紙是除色卡紙以外衍紙藝術作品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植物類題材的衍紙藝術作品創作。珠光紙80~120g/m2的定量,決定其是制作植物類題材衍紙藝術作品花形的絕佳紙張材料。但是側立面粘貼不能用珠光紙,主要是由于珠光紙顏色單一且裁剪后容易切面發灰。桑皮紙具備較強的柔韌性和耐用性,衍紙藝術作品能夠借助桑皮紙的柔韌與彎曲特性來實現層次感和藝術美感的凸顯。再加上桑皮紙的特殊性質(借助植物纖維形成特殊紋理),能夠與色卡紙和珠光紙等其他材料形成藝術效果較強的畫面修飾感。所以,桑皮紙在衍紙藝術作品創作中也是常用的一種材料。
2.2衍紙藝術形態色彩
衍紙藝術的主要形態包括具象、卡通、抽象三種主要形式。具象形態是衍紙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基本形態,需要對觀察對象進行形態的再現(包括線條肌理、構圖、色彩等形式語言)。衍紙藝術作品創作運用抽象形態形式語言時,首先,需要衍紙創作者對觀察對象進行真實情感的具象描述,不能對觀察對象進行無中生有的情感表達;其次,創作者要脫離傳統的繪畫理論和衍紙藝術創作技巧來進行抽象化、自由化的創作。隨著現代化發展衍生的動畫和漫畫作品的發展,衍紙藝術延伸出一種新型形式語言———卡通形態設計。卡通形態設計要求創作者能夠對卡通形象進行主要特征的取舍,通過精簡概括卡通形象來凸顯卡通形象的視覺效果和整體流暢性。衍紙藝術作品的藝術層次感主要是借助材料、對比色、相近色等手段來實現。雖然衍紙藝術紙張材料無法在單個衍紙條上進行顏色的豐富,但是衍紙條整體色彩具備豐富的種類以及色彩光澤,能有效豐富衍紙藝術作品的色彩內容以及整體層次感和空間感,并借助漸變的衍紙色彩來突破傳統繪畫的限制,彰顯衍紙藝術作品的文化感染力和表現力。
3衍紙藝術發展路徑
3.1發展路徑一:動畫和影視作品
衍紙藝術發展和開發的關鍵環節,就是通過動畫和影視作品向人們展現衍紙藝術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使衍紙文創作品朝多元方向延伸和發展。優質的劇情設計和劇本建設才能確保動畫和影視作品吸引觀眾,因此,需要對動畫和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趣味化、多元化豐富,并借助后期藝術加工和虛擬現實等影視特效技術來實現動畫和影視作品的藝術創作,為衍紙文創產品發展奠定基礎。
3.2發展路徑二:進入校園
青少年作為衍紙文創產品的消費者和設計者,衍紙藝術進入校園可以充分調動這一群體來進行衍紙藝術的藝術創作和形式豐富。在校園中大力開展以美工課為形式的衍紙藝術課程,以青少年對于衍紙藝術的需求為導向,并結合校園已開展的創客教育等教育模式,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衍紙藝術文創產品開發、制作和創新中,推動衍紙藝術的縱深發展。
3.3發展路徑三:博物館
現階段,我國一些博物館館內設計以及館內藏物由于缺乏趣味性的體驗互動感以及多元化的展現形式,導致博物館游客數量呈現遞減趨勢。將衍紙文創產品融入博物館,有效激發博物館的發展動力以及創新方向,有利于衍紙產品借助博物館文創孵化功能來實現自身的創新與發展。
3.4發展路徑四:深入生活
文創產品之所以與普通產品存在差距,是由于其具備生活美學化和美學生活化的重要特點。衍紙藝術作品開發和創作深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滿足消費者對于衍紙文創產品的物質與精神兩大需求。在衍紙文創產品中融入東方文化美學元素和標記,設計出能夠滿足當代中國人審美追求和審美價值的衍紙文創產品(如裝飾品、生活用品、玩具、影像制品等),有效深入消費者日常生活,凸顯衍紙文創產品的實用性,從而將衍紙文創產品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結合,構建多元化的衍紙藝術體系。
3.5發展路徑五:融入社區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廣泛宣傳“社會學”和“社會參與”的概念,鼓勵社區居民對社區發展以及社區共同利益貢獻個人價值。將衍紙藝術作品融入社區,鼓勵社區居民參與衍紙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創新,有效實現當地民族民間文化與衍紙文化的緊密結合,創作出附加值高的衍紙文創產品,實現衍紙藝術社會效益與產業效益的緊密結合和統一。
3.6發展路徑六:廣泛使用科技技術
大數據時代和知識經濟雙重背景下,將科學技術融入衍紙藝術文創產品開發,為衍紙文創產品開發提供科技支撐,同時也為衍紙文創產品的社會宣傳和發展提供展現平臺。借助科技技術促進衍紙文創作品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有效實現衍紙文化藝術形成特色化的發展趨向,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實現衍紙文創行業的發展和衍紙制作者經濟效益的提升。
4結語
文章通過對衍紙藝術發展背景、材料選擇、形態色彩等內容的探討,為衍紙藝術在文化創意背景下指明了六條發展路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衍紙藝術內容和形式的不斷豐富,必須要將衍紙藝術發展與文化創意背景進行緊密結合,不斷豐富衍紙藝術的發展路徑和完善衍紙藝術的發展體系。
參考文獻
[1]焦陽.文化創意背景下衍紙藝術發展路徑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1(03):24.
[2]陳燃,杜賢祥.文化創意背景下衍紙藝術發展路徑研究[J].西部皮革,2020(20):87.
[3]吳宇婷.紙文化創新形式下以京劇藝術為元素的衍紙插畫創作與探索[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9.
[4]王雪芹,孫崇咪,薛美玲.衍紙藝術作品的意象美———以“雀之靈”系列為例[J].牡丹,2017(06):58.
[5]卞雯靜,彭天姿,徐錦,等.立體衍紙工藝技術概述[J].今日印刷,2019(04):57.
[6]王曉平,王晶.“衍紙工作室”+“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探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68.
作者:姚天波
- 上一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藝術設計探索
- 下一篇:多模態醫學影像標注系統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