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3-11 08:40:31

導語:國外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及對策

摘要: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再加上網絡空間的虛擬性特點,容易使青少年形成網絡依賴,甚至造成網癮,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給心理健康造成消極影響。國外在引導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方面,采取了加強網絡立法、設置大眾傳媒政策、設立公共教育機構、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等諸多應對策略,這也為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借鑒。

關鍵詞:網絡;青少年;心理發展;國外應對策略

一、網絡對國外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消極影響

經研究表明,國外青少年的網絡行為大多為網絡社交活動、網絡游戲、網絡查找和信息收集、觀看網絡視頻等,而這些網絡行為以其豐富性與娛樂性,極易加重青少年對網絡的過度使用,一大部分青少年學生整日整夜地沉溺在網絡世界里,導致網絡成癮。青少年對制作精美、包羅萬象的網絡信息缺乏抵抗力,他們大多只是被動地接受網絡信息刺激,很少對信息進行思考、分析、辨別和整合,這會阻礙青少年認知邏輯思維的正常發展,而且還有一些不良信息會“污染”青少年的思想,嚴重影響青少年認知結構的有效形成和正確發展。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點:喜歡獨處、敏感、傾向于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等。對于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薄弱的青少年來說,網絡的這些消極影響就會危害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心理錯位、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二、世界上一些國家采取的應對策略

計算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青少年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青少年的心理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一些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近年來紛紛制定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不良信息侵害的措施,他們采取了信息過濾等應對策略。(一)新加坡。1.強調網絡素養,培養青少年網絡使用的自律性。新加坡在建立網絡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堅持控制和引導相結合,強調對青少年網絡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培養青少年網絡使用的自律性。新加坡整合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力量,利用各種途徑引導青少年認識到網絡信息的龐雜性、網絡交友和游戲的虛幻性、網絡上癮的危害性,對其上網進行指導和適當控制,使其有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的意識和能力,著重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培養他們收集信息、甄別信息、運用信息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對青少年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拓展他們的精神世界和業余生活,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2.用信息技術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新加坡沒有一味地限制青少年“觸”網,而是利用信息技術開辟和建設綠色網站,占領網絡陣地,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他們首先建立了一支思想道德修養高、意識形態正確、熟悉青少年心理特點、懂得教育規律、網絡技術過硬的隊伍,形成青少年網絡健康研究團隊,研究和開發、建設一批意識形態健康、內容積極向上、形式生動活潑,能吸引青少年“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積極正能量。3.設立公共教育和網絡健康使用指導機構。新加坡設立了專門對青少年的網絡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培訓,引導他們健康上網的公共教育機構。還設立了網絡健康使用指導機構,建立了專門針對青少年網絡心理教育網站,利用網絡來吸引和影響青少年,開展網上的心理健康測試、咨詢、輔導、干預,引導他們對網絡這把“雙刃劍”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通過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網上活動,讓青少年充分認清網絡信息垃圾、網絡犯罪、網絡成癮等對青少年的嚴重危害,學會一些基本的應對措施,提高青少年的網絡心理素質,維護青少年的網絡心理健康。(二)德國。1.制定大眾傳媒政策,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德國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制定大眾傳媒政策,這個政策不僅僅針對青少年進行網絡限制,而且針對德國普通民眾提出了硬性的要求。如:在德國的網絡平臺或者公共電子閱覽室,必須安裝對垃圾或色情信息的過濾軟件;在各級網絡運營環節建立不良信息管理制度、18歲以下受限網絡管理制度等政策;德國網民不得在網上傳播、誘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德國網民不得引誘青少年瀏覽有害信息、不良信息與成人信息等大眾傳媒政策。2.制度明細,處罰措施嚴厲。德國政府部門,一方面努力讓青少年都有機會使用互聯網,為他們開辟豐富多彩的網絡空間;另一方面采用技術手段嚴防青少年受到不良網絡內容的侵害。德國通過網絡立法和技術控制兩個途徑加強對網絡傳播管理,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隨著網絡應用范圍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德國逐步完善了有關保護青少年的立法工作,在網絡信息中分層次、分年齡管理,建立對設立網頁和主頁等審批制度,同時加強技術研究,依靠技術手段,適時監測、監控不良信息的傳播,對違反規定者,會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以保證網絡環境的風清氣正。(三)法國。1.制定有關法律條款,確保青少年不受傷害。法國也非常重視網絡環境的監管,加強網絡傳播管理,使網絡發展從無序到有序,逐步建立了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并根據時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不斷進行修訂完善。立法嚴,執法也嚴,法國堅決打擊、取締違法違規經營的網吧、網站,并對網上信息垃圾及時清理、凈化,杜絕不良信息。2.法國互聯網委員會多部門通力合作,打造綠色上網環境。在法國專門成立了互聯網委員會,委員是熱衷于互聯網管理和運營的社會各界人士,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就是進行網絡技術的更新、網絡立法、網絡環境的監管清查和網絡違法的打擊等。法國互聯網委員會協同學校、青少年管理機構、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中心等部門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規范青少年網絡行為,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癥”的發生,幫助青少年培養正確的網絡使用習慣,面向個人和家庭提供有關“網絡成癮”方面的咨詢,并直接向學校派遣咨詢人員,對有“網絡成癮”癥狀的學生進行集體教育。

參考文獻:

[1]崔麗娟,王小曄.互聯網對青少年心理發展影響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3):501.

[2]徐虹.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消極影響及其教育策略[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76.

[3]崔麗娟,王小曄.互聯網對青少年心理發展影響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3):503.

[4]黃麗云.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18.

[5]郭德華.青少年網絡成癮癥的心理與運動干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28.

作者:務楠 耿紅衛 單位:1.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2.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