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化藝術特色分析
時間:2022-11-13 04:08:46
導語:古建筑文化藝術特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瀟賀古道是南嶺走廊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多種文化和族群的所處區域。當前,古道沿線仍然保留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古宗祠和古戲臺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種族的文化交流和演變過程。該文研究瀟賀古道古建筑文化的藝術特色,進一步探索當前的藝術發展趨勢,希望對嶺南地區的文化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瀟賀古道古建筑藝術特色
瀟賀古道在歷史上是嶺南地區和中原地區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海陸絲綢之路的主要對接點,因此,這一地區的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瀟賀古道的沿線地區散落著很多傳統村落,這些村落中保存有上百年歷史的古建筑,這些古建筑在嶺南地區象征著當地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記錄了嶺南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一、封陽的歷史文化背景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封陽縣的名字是根據“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的陰陽學知識和地理學原理形成的,當時縣城的中心位置是賀江的北面,所以被稱作封陽縣。這一地區有著良好的地理環境,交通十分發達,和南粵之間的貿易往來相對頻繁,是人們研究瀟賀古道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從漢武帝統治時期到今天,該地歷經數千年文化的積累和沉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封陽文化,這對于嶺南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封陽現存的代表性古建筑
當前,封陽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筑有仁義鎮的靜安莊、祉洞古寨的柳氏宗祠等,這些建筑風格具有十分顯著的嶺南特色。但由于年代比較久遠,很多建筑未能得到及時修繕,當前一些古建筑已經逐漸破敗。所以,在此背景下對封陽古建筑進行及時挖掘,是一項重要且迫切的工作。
三、封陽古建筑的文化藝術表現
瀟賀古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渠道,給當時湘、粵等地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具有積極的影響。1.建筑選址中對道家文化的表現。南嶺走廊是費孝通提出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道家文化對南嶺走廊的影響是比較早的,也是比較深刻的。瀟賀古道處于南嶺走廊的中間部分,所以這一地區的文化受到道教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在封陽縣現存的部分古建筑物中,仍然可以看出道教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建筑選址上,道教文化的影響尤為深遠。不管是黎家大院還是陶少波故居,都采用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形式,具體來說,是按照八卦方位和陰陽五行學說對建筑進行選址。2.建筑布局中對儒家文化的表現。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儒家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封陽地區的建筑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種傳承下來的儒家思想在古建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如,古建筑中的軸對稱、前后左右秩序就是對儒家文化的重要傳承。鋪門鎮的黎家大院主要將南北作為軸線,嚴格根據中軸對稱的思想進行建造,在建筑中表達出尊卑有序的等級思想。又如,仁義鎮靜安莊的建筑布局格外講究,人需要經過主屋的三個大門才能順利進入大廳,通過大廳的側門到達長輩的房屋,這一設計方式和布局手段也反映出尊卑有序的儒家文化。3.建筑裝飾中對福祉文化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福祉文化在封陽古建筑中也有重要的體現,福祉文化中所演變出來的圖案更是我國傳統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瀟賀古道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多民族和多語言特點,文化更呈現出多種表達形態,這也意味著該地區有著豐富的福祉文化的表達方式。
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腳步不斷加快,古建筑的保存在此背景下變得尤為重要。古建筑雖然距離當今社會有著十分久遠的歷史,但其中卻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瀟賀古道作為重要的古建筑集中地區,更應該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環節。當前,瀟賀古道沿線仍然保留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古宗祠和古戲臺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演變過程。因此,筆者希望相關研究人員能充分重視這一地區的古建筑,從而更好地推進古建筑保護工作。課題項目:2015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一帶一路’視域下瀟賀古道廣西陸段古村落建筑文化研究”;立項批準號:15CMZ005。
參考文獻:
[1]陳怡寧.立足嶺南文化藝術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研究——以部分廣州陳家祠古建筑木雕作品為例.藝術教育,2014(5).
[2]姜繼興.煙臺市福建會館古建筑文化藝術的瑰寶.城鄉建設,2009(2).
[3]鄧洪武,鄒元賓,郭曉康.渼陂古建筑的文化藝術及其價值——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三.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作者:張劍 單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 下一篇:崗位需求市場營銷教學模式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