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時間:2022-11-30 10:27:40
導語: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構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高職教育的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中多次提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技并修、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當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中,文化藝術教育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據調查,有約87.6%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目的主要是讓在校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藝術特長,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為高職院校,應該重視文化藝術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重視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構和實施。九年前,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提出“一系一品一人一藝”綜合育人思路,在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構與實踐上進行了深入探索,對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德育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推動了育人模式的改革,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并有效解決了文化藝術教育的抓手和落地問題。
建立“一系一品一人一藝”文化藝術“三全”育人理念
提出“一系一品一人一藝”文化藝術育人的頂層設計理念,目的是轉化優勢資源,打造強勢品牌,培養雙藝人才,活躍校園文化。通過踐行理實一體,工學結合,德藝雙修的高職育人理念達到系系有品牌,人人有才藝,以藝促學,以藝育德的目標?!耙幌狄黄贰敝该總€院系都打造自己的“文化藝術品牌”,“一人一藝”指每個學生以個人興趣、愛好、潛質為基礎,進行“美育”審美與文化藝術訓練,從而掌握一項“才藝”,即一項非職業性文化藝術才能。文化藝術進頭腦實現全員育人通過專題研討、技能培訓、宣傳強化,統一和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思想認識,明晰“一系一品一人一藝”在教學改革工作中的地位與關鍵作用,明確每位教職工在落實“一系一品一人一藝”綜合育人工程中的職責。并以建設一支專業教學能力強、技能指導能力強、創新創造能力強的“三強”師資隊伍為目標,組建專業技能競賽指導教師團隊、文化藝術演出策劃導演團隊、“一操兩隊”教練團隊,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團隊,達到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目的。文化藝術進課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基于文化藝術育人視域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系統開發,重構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專業合格標準。系統開發四個板塊課程,對學生開展1-4學期集中學習,并將品德修養與藝術實踐列入5-6學期的學生實訓、實習評價體系,使文化藝術育人全程融匯貫通。文化藝術進校園實現全境育人建設“三館、五基地”。通過校園文化展示體驗館、文體活動展演館、藝術作品展覽館和民族民間舞基地、剪紙大師工作室、中小學實踐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學生頂崗實習基地建設,構筑多元學習環境。培育“六室文化”。在教室、寢室、餐廳、實訓室、體育場館、圖書閱覽室等公共場所創建各具特點的文化藝術環境,形成“如居芝蘭之室”的內隱式、浸潤式環境育人體系。同時,將藝術專業必修課與公共選修課相結合、將傳統藝術進校園與民族文化出校園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社團與創新創業大賽相結合,讓學生成為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傳承人與受益人。
構建“一課、兩翼、四平臺”文化藝術育人體系
“一課”是以公共文化藝術體育課程作為文化藝術教育的主渠道面向全院一二年級開設四個學期文化藝術選修課程,進行文化藝術基礎培養。各年級學生應打破專業界限,每個學期根據個人興趣和潛質基礎選擇文化類、藝術類、體育類課程。學院根據選課情況進行重新編班,安排時間地點和任課教師上課,并在每學期期末對學生的課程進行考核,通過兩年的課程培養,使每一名學生所選擇的文化技藝能夠得到提升?!皟梢怼笔且孕韧馕幕囆g活動和校外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支撐來拓展課堂教學成果每學期舉辦慶祝晚會、文藝社團展演、教學成果匯演、文化藝術和體育節、傳統藝術和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并選拔優秀學生、選取優秀作品參加校外各級各類比賽活動。指導教師對參賽學生進行專業技能指導,提高節目質量和競技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技能水平。將文化藝術教育融入青年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活動中,組織文化藝術課成績優異的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區、服務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視野、提升了學生藝術實踐水平、同時也展示了高校服務社會的積極形象和當代大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四平臺”是將社團、藝術團、文化藝術體育節、“一操兩隊”作為文化藝術教育第二課堂載體平臺一是組建學生社團,提升藝術技能;平臺二是成立大學生藝術團,打造藝術精品。挑選文化藝術精英進入大學生藝術團,承擔學院的文化藝術活動,參加各級各類文化藝術比賽和展演,對外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為各系和各學院的文化藝術活動樹立樣板;平臺三是舉辦體育文化節和文化藝術節,踐行以藝育德;平臺四是創建“一操兩隊”,豐富藝術實踐形式,“一操”是指各院系創編一套適合本系學生特點、全系學生參與的健身操,并能在每屆學生中形成傳承和創新。“兩隊”是指組建至少一支體育隊和至少一支藝術隊,通過參加各類文體比賽,培養優秀文化藝術體育人才,賦能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四個平臺相輔相成,有助于文化藝術教育課上教學與課后拓展相結合,技能練習與理論引領相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與地方社會服務相結合,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多渠道、多載體地實施文化藝術教育。構建“三階、兩級”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三階培養、漸進成才按照循序漸進、逐年提升的原則,進行人文藝術三階培養:第一年達到才藝入門。通過文化藝術基礎教育,使零基礎的學生了解文化藝術活動的基本知識、藝術特點、文化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第二年達到興趣養成。通過“一課兩翼四平臺”,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所學藝術學科的技巧,能在實踐中運用所學才藝,養成自學習慣,并培養為終身興趣;第三年達到品行熏陶。將職場禮儀、職場文化、人文修養、藝術實踐作為社會實踐、教學實踐、頂崗實習的評價指標,使學生逐步成長為心理健康、專業過硬、品行端正的職場人。兩級打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特長基礎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普及”和“拔高”的兩級文化藝術教育。通過全院性學生集體演出和比賽,以及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對全體學生開展文化藝術知識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通過院系兩級文化藝術社團、大學生藝術團、藝術、體育隊的規范建設、系統活動、精心指導,培育出高素質拔尖藝體人才。
建立文化藝術教育“博約”課程體系、開發多元教育途徑
建成文化藝術教育“博約”課程體系。隨著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深入開展,學院在人文素質課程建設中明確形成了系統的“博約”課程體系?!安┘s”課程圍繞人文素質教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家庭教育、藝術與特色體育教育,開發“人文”“家庭”“藝術”“運動”四大系列特色品牌課程包。每門課程根據課程特點有講座、線上課程、線下教學三種存在形式,滿足不同學者的需求。線上課程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愛課程、學院課程平臺等線上教學平臺,面向校內外學習者免費開放。“博約”課程的建設符合現代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文化藝術的教學實際,課程內容兼具知識性和實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藝術欣賞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立院系兩級社團,固定活動時間、活動場地、選派指導教師、上報活動日志,以此充分發揮學生提升藝術技能的自覺主動性。通過藝術化、規范化、規模化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從“零才藝”到“有才藝”再到“精才藝”,從“學一點”到“會一點”再到“創新點”。以藝術節、各類晚會、教學展演、體育比賽為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如體育文化節包括校運會、七人制足球聯賽、籃球聯賽、排球聯賽、兵乓球賽、隊列會操比賽、一系一操展示等活動形式,既可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全面發展,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個人成就感、集體榮譽感以及競爭意識、責任意識等。校園文化藝術節包括藝術表演節目、大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藝術作品、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評選、院系社團活動成果匯報五大類活動項目,既營造高雅藝術氛圍,繁榮校園文化生活,又能弘揚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還可舉辦系列講座、研討會等文化活動,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民樂進校園”“管樂進校園”等文藝普及活動。憑借“一系一操兩隊”建設,各院系創編適合本系特點的幼兒操、太極操、健美操、禮儀操等健身操,成立合唱團、樂團、舞蹈隊、籃球隊、排球隊等藝術、體育團隊,參加各級大學生藝術展演、文體比賽,實現技能提升。
完善學生、教師雙規評價機制
在學生層面,建立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的“三加一免”多元評價機制,保障學生學習確有成效。文化藝術課成績由“課程學習+社團活動+成果展示”三部分成績綜合構成,即課程學習成績(70%):包括平時課堂學習態度與行為表現,閉卷考試或公開考試成績;社團活動成績(%):由學生每學期參加社團的次數和表現構成;成果展示成績(20%):學生參加由院、系舉辦的各類文藝比賽、社團成果展示活動等成績;學生代表學院參加各級各類文化藝術賽事和活動并取得榮譽的學生,參賽學期免考且成績評為優秀。將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使文化藝術學習貫穿學業始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確定文化藝術選修課成績與專業課成績一樣要作為學生畢業條件,將社團活動、文藝活動、文藝社會實踐、志愿服務作為德育量化項,納入學生綜合測評,作為評獎、助學金、三好學生的必要條件,從而能夠解決在教學中學生不愿學、學不好的問題。在教師層面,建立考評與激勵相結合的促進機制,保障教師愿教、善教。通過學生評教、教研室評價、教學委員會評議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將社團活動指導、文化藝術體育比賽指導作為學院職稱評審加分條件;將組織、參加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取得文化藝術科研成果作為獎勵績效工資發放的加分指標。
創建“五方聯動”質量管理保障機制
為有效落實文化藝術教育的各項工作,組建專門機構或團隊負責文化藝術教育體系的規劃、建設與監督;各教學院系將文化藝術教育作為“一把手”工程,負責具體組織與落實;教務處負責保障文化藝術課程的教學正常運行;學生處和團委負責學生文化藝術活動和社團的日常檢查與數據收集;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負責教學督查和成果展示評比。通過“五方聯動”機制,建立院、系、學生三級管理團隊,文化藝術體育專業專兼職教師構成的教學團隊,文化中心、教務處、學生處、團委、督導委協作的監控團隊,保障文化藝術教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綜上,“一系一品一人一藝”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立是以“立德樹人”的高職辦學宗旨為落腳點,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有助于創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有助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和手段,有助于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有助于完善教學管理機制,使學院在特色人才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取得突出成績,形成辦學特色,打出學院文化名片;通過這一文化藝術育人體系的建立,使在校學生因掌握一定的才藝而更加自信、陽光,學習專業更加積極主動,綜合素養得以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江陽.高職院校“1”公共藝術教育體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0,38(15):1-3.
[2]夏英.高職院校文化藝術素養提升的實踐探究[J].山西青年,8(21):.
[3]徐園媛.理工科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創新模式構建[J].教育與職業期刊,20(14):-17.
[4]姚洪運.高職院?!叭谌M三課堂”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以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8(03):-.
[5]申佳.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大眾文藝,(14):-.
作者:張翀 杜曉鳴 單位:宣化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學習強國App在高校思政課的應用
- 下一篇:高校師德建設的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