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同城化視角下文化產業發展

時間:2022-04-26 04:55:13

導語:論同城化視角下文化產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同城化視角下文化產業發展

廈漳泉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發展的必要性

1.有助于產業結構升級隨著經濟發展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生產要素成本增長,能源和資源,環境約束壓力的顯著加大,“低成本競爭”增長模式受到很大沖擊。進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由各地獨立發展向區域內部協作過渡的經濟轉型期。2010年,廈漳泉三市三次產業結構為5.8;54.2;40.0;福建省三次產業結構為9.3;51.0;39.7,廈漳泉三市地產業所占比重比全省水平高出3.2個百分點,但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僅僅比全省水平高出0.3個百分點,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在廈漳泉三市的區域劃分,選擇發展,互為聯結,擴充總量等問題,才能凸顯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在全省經濟的引領地位。2.有助于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綜合競爭力廈漳泉三地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臺商投資區于一體,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層次最多的地區之一,是福建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極與核心區域。然而,三市的經濟發展相當程度呈現各自發展模式,還存在產業重疊現象,沒有按照比較優勢實現產業結構銜接、互動,比如,在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上缺乏統一協調,同時建立多個類似的文化創意園區,產業集聚不能充分發揮。一體化發展有利于更有效的配置該地區的各種資源,有利于協調地方利益與區域總體利益間的關系,無疑將極大提升地區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總體提升,實現廈漳泉三地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實力的提升。3.有助于強化廈漳泉三地對臺優勢“五緣”優勢(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以及相關政策優勢是福建對臺最有利的優勢。這些優勢對于閩臺經貿關系的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福建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相比較,對臺優勢弱化。主要原因是和之前相比臺商對大陸投資,更加注重投資地的市場規?;A設施和人才儲備,以及集聚經濟等因素。要改變這一局面,推動城市合作發展是關鍵。廈漳泉三地做為福建的主要城市,三市城市合作發展,可以轉化三市的資源互補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提升城市集聚經濟,擴張市場規模,并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效促進區域腹地擴張,從而大大地提升其承接臺灣經濟輻射的能力,強化對臺優勢。廈漳泉三地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發展,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區域經濟,強化對臺優勢,具有重要的作用。

廈漳泉三地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發展的對策建議

1.建立合作發展機制建立和完善廈漳泉地區三方的聯絡機制與高層的協調機構,統籌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與發展。即由各市,各對口專業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組成管理委員會,建立文化發展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話溝通,交流和協調,統一部署和管理文化創意產業同城化發展,統一制定文化創意產業同城化發展戰略,發展規劃,運行模式,政策法規以及相應保障制度,達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2.協調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統籌區域文化布局,進一步完善國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形成集聚效應。發揮閩南文化,華僑文化,海洋文化,民間信仰及宗教文化等文化優勢,塑造文化創意產業鏈結構,確定文化創意特色產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必要的產業集聚條件,發展特色產業群,以及深化與臺灣、港澳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與合作,實現產業升級。完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相互進行的創新機制,保持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競爭力。3.共同開發和利用創意人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意人才的智力支持,人才的挖掘,培育和開發對廈漳泉三地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著關鍵的因素。一方面,自主培養,依托專業院校,教育培訓機構和企業等多方力量,建設一批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基地;另一方面,吸引國內外一流文化創意人才來廈漳泉創業。三地文創人才納入引進高層人才相關政策適用之中,形成包括住房,子女入學等在內的文化產業人才引進“一攬子”政策。探索建立高層次的文創人才的信息,數據庫建設,建立高級人才信息管理協調制度,建立開放共享的高端創意人才信息庫分類人才資源信息庫,共同開發和利用人才,著力推動廈漳泉文化創意產業同城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4.協調規劃拓展融資渠道融資難、融資主體單一、渠道匱乏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編制廈漳泉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項目指南,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共同基金,鼓勵區域內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文化創意金融產品支持文化創意產業。搭建相關文化產業交易平臺。同時利用9.8貿洽會,海西文化產業博覽會等有影響的開展活動,帶動廈漳泉三地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發展。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對廈漳泉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廈漳泉同城化拉開大幕,文化同城化已經是大勢所趨,統一協調三地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文化創意企業跨區合作發展、形成產業鏈,統一的文化創意市場是廈漳泉大都市同城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促進地區發展,提高地區綜合競爭力,加強對臺優勢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本文作者:劉平工作單位:集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