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發展機制探究

時間:2022-05-27 03:41:46

導語:大眾文化發展機制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眾文化發展機制探究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發展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大眾文化在文化建設視閾中有著不同的使命與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其引領大眾文化發展既要堅持嚴肅性、完整性、科學性、導向性,還應把握好大眾文化自身的產業性、大眾性、娛樂性、廣泛性,將二者恰當地融合起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發展主要應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原則: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眾文化生產方向的把握

大眾文化的對象是最廣大的普通人民群眾,其價值滲透性強,對普通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形成發揮主要作用。大眾文化的顯著特點是產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這種特點決定大眾文化的娛樂性,同時也決定大眾文化主流價值導向的弱化和價值宣傳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矯正大眾文化內含的價值偏差,應先從大眾文化生產的方向性把握開始。大眾文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單批判大眾文化所內含的價值觀,對于整個大眾文化的發展意義不大,應該以主流價值體系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眾文化生產方向的把握。把握大眾文化生產環節是把握大眾文化產品所表達的價值觀的關鍵步驟,文化產品的生產不同于有形的物質生產,其與生產者的價值取向是息息相關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產者自身的價值表達。大眾文化的生產目的盡管是消費、娛樂、贏利,但其自覺或不自覺地承擔著價值宣傳的重任,對大眾文化生產方向的把握關系到大眾文化發展的走向,關系到大眾文化在整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地位和作用。

(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眾文化所傳遞價值觀的整合

大眾文化所面向的消費者是普通人民群眾,其功能主要是幫助消費者度過閑暇時間,幫助普通人民群眾在工作生活中得到精神的休整。在當代文化生活中,大眾文化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內容、形式也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為了實現一定的利潤,大眾文化往往“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借助通俗的語言,以滿足大眾感官愉悅為價值取向”[1]。在此目的的推動下,大眾文化廣泛吸收各種文化內容,以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在文化發展多元化時代,文化領域內多樣性文化形態突出,大眾文化作為其中的力量,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等的影響。當代我國的大眾文化已經成為多元文化的復合體,其內含的多樣價值觀,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利用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魅力和價值導向功能對大眾文化所傳遞的價值觀進行整合,促使其糾正不良價值導向,促進大眾文化健康發展,否則大眾文化就會良莠不齊,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

(三)尊重大眾文化的多樣性,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透過大眾文化的傳播途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該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和認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可接受并自覺踐行的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語言敘述的規范性、內容體系的科學性都決定其應發揮作用,并探索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主流意識形態如何傳播始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一個文化消費時代里,借助不同類型的文化形態進行價值觀引導是各國意識形態建設的戰略選擇之一。在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下,大眾文化的影響力已經涵蓋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表現形式也為普通群眾所認同,借助大眾文化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無疑是有效途徑之一。大眾文化的消費性決定其應該在內容包裝上下工夫,在表現形式上下工夫,借助大眾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尊重大眾文化的多樣性形式,對其多樣性的文化形態更應加以研究利用,不能武斷地為了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損害大眾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各種形態,如此會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效果,損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魅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發展的方式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發展,在方式選擇上應注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流意識形態性和大眾文化形態的多樣性。首先,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身的宣傳攻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之一,其所具有的先進性、時代性是影響整個社會價值取向的基礎。但這種理論上的先進性優勢,應該通過人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來實現,而這種認同的產生,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讓人們能夠廣泛認知它。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在整個社會中的影響力大小、吸引力強弱直接影響著其在各類文化中的價值導向作用,其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科學性和強勢性,是規范大眾文化所傳遞的價值觀念的保證。因此,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攻勢,應采用多種措施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從而保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體地位,為引導大眾文化奠定堅實的價值基礎。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大眾文化的有形表現,是大眾文化價值觀傳遞的物質前提。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特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體現的價值觀存在矛盾,而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其體現的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不同層次要求。大眾文化產品是文化產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最終載體,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能僅依靠人們的文化消費來評價,還應看它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因此,加強對大眾文化生產的動態監測,構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大眾文化產品生產者、大眾文化受眾參加的大眾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對大眾文化生產方向進行輿論引導。最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眾文化所傳遞價值觀念的互動,形成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共識,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眾文化的價值主導作用。對于普通人民群眾來說,通過大眾文化來體會和感受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念是其接受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大眾文化所傳遞價值觀念的多樣性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核心價值認知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勢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流價值觀,其引領大眾文化發展就應該關注所傳遞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明確,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它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集中表現,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提煉的結果,其理論本性決定其必然吸收不斷體現時展的文化精髓和價值觀念,而大眾文化無疑是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文化形態,它直面普通大眾的文化消費特性使其對社會變化的文化內容、文化形式作出快速反應,其內含的價值觀念在一定程度也會反映時代、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積極汲取這些反映時展的價值觀念,并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對各類價值觀念的糾偏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在多樣的價值時代形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一致的價值共識,以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發展。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發展的機制

機制原是指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現已廣泛用于解釋、指稱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等領域,指的是各種社會組織的內部結構或組織運行變化的規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在堅持上述的各項基本原則外,還應不斷拓展引領的方式,并在引領機制上將這種價值導向作用落實到實踐中。所謂引領機制指的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的規律性制度安排,其是在對二者互動關系進行深刻考察基礎上所作出的操作性建議。

(一)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機制

在社會生活中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其引導大眾文化發展的前提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主流價值觀的集中表述,作為一個嚴密的理論體系,其傳播形式、傳播機制會影響著最終的宣傳教育效果。優化傳播機制,首先,應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大眾化是該理論體系由深奧到通俗、由理論到具體生活的過程。通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將最抽象的理論與群眾最豐富的生活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范圍,深化傳播深度,達到有效傳播的目的。其次,應善于運用各類傳播媒體。當代社會可以稱之為一個媒體社會,尤其是以網絡為基礎的各類新媒體形式,更是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增加了信息傳播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應緊跟媒體發展趨勢,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內容、形式,充分拓展傳媒的范圍,努力爭取媒介利用的全覆蓋。最后,在傳播基本策略上,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從群眾生活的現實問題出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角度的解釋、解決為指向,避免空泛的理論宣傳和單純的說教式理論宣傳。

(二)建立預測大眾文化發展趨勢的機制

大眾文化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品,其成為社會多元文化中最活躍的文化形態之一,大眾文化的動態變化不僅因為其與其他文化形態一樣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還因為其具有商品屬性、消費指向性等,能迎合不斷發展的普通大眾的文化需要。建立預測大眾文化發展趨勢的機制,及時觀察監控大眾文化的價值導向,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價值引導的基礎。首先,監測普通大眾的文化需求。人民群眾是大眾文化的直接消費者,其文化消費指向會影響到大眾文化生產方向。了解普通大眾不斷變化的文化需求,才有可能預測大眾文化的發展,糾正大眾文化只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單純娛樂化、庸俗化需求而忽視其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傾向。其次,對大眾文化創作思潮的監測。文化生產者的創作思想和價值取向影響著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創作思潮不僅是社會思潮的一種反映,還是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形態,對大眾文化創作思想進行定期調研,為把握大眾文化發展趨勢提供堅實的基礎。最后,對大眾文化產品進行監測。文化產品是大眾文化的物質載體,其產品內容、形式體現著文化生產者的價值觀。分析文化產品的內在價值取向,可以預測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并對大眾文化中的不良傾向進行預警性管理。

(三)建立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的互動機制

主流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的載體之一,體現我國當前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形勢,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眾文化是社會主流文化范疇內的一種文化形態,在方向上與主流文化相一致,在內容上主要面向普通群眾正常的娛樂性需要。從二者關系來看,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是從屬關系而不是對立關系,準確地說,任何一個社會的大眾文化都會從屬于其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不是無本之源,其發展動力除了促使經濟社會發展,還促使包括大眾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形態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大眾文化為主流文化發展提供更多的“營養元素”,二者的良性互動對于主流文化、大眾文化的發展是一種雙贏。建立二者的互動機制,首先,應建立主流文化工作者與大眾文化工作者的交流平臺。這兩種文化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主流文化的地位固然不可動搖,但其生產、宣傳、教育的方式在效果上明顯不如大眾文化,而大眾文化的消費指向往往使得其形式、內容容易變得庸俗、低俗,因此,促進文化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是推動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其次,利用大眾文化生產平臺,包裝宣傳主流文化。大眾文化生產有著成熟的運作機制,它對文化內容的加工有著獨特的視角,利用這一平臺,推動主流文化生產的創新,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重要途徑。最后,建設大眾文化產品選評機制,選取其中的精品,由主流文化宣傳渠道進行傳播。大眾文化是主流文化發展繁榮的土壤,大眾文化中所反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內容、形式都可以成為豐富主流文化、發展主流文化的文化資源。

(四)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眾文化生產的機制

文化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產,不僅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還是創作者、生產者的思想表達。大眾文化生產是大眾文化傳播的基礎,是文化內容、文化形式、價值導向相互整合的關鍵環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眾文化生產是引領大眾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首先,建立對大眾文化從業者的定期培訓制度。文化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生產者的價值觀決定著產品價值的導向。政府文化宣傳和管理部門應建立并完善文化生產者的培訓制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從業者的頭腦。其次,創新大眾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評價制度。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不是簡單地由其經濟價值所決定的,評價大眾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應針對大眾文化多樣化的特征,分類建立獨立于文化企業且由普通群眾參與的專業組織。最后,生產者是文化產品的第一責任人,不論是從社會價值還是經濟價值來說,生產者都是最終的受益者,評價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應加大生產者責任制,建立大眾文化產品質量責任追溯制度,督促文化生產者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對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評價應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向,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五)建立區分大眾文化多樣性需求的引領機制

大眾文化是多樣性文化形式的復合體,它在滿足人們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針對不同人群創造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其本身在發展變化中形成一種復雜的文化形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結構發生變化,新職業、新階層不斷涌現,人們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樣化。伴隨這一社會現實,針對不同的人群對大眾文化的不同層次需求,大眾文化的內容、形式也呈現多樣化,針對這一現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眾文化,建立區分大眾文化多樣性需求的引領機制。首先,與文化企業合作,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這是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適應不同大眾文化內容引領策略的基礎。其次,鼓勵大眾文化從業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直接內容創新文化形式,使大眾文化在多樣性的文化需求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影響人們的文化消費趨向,借助大眾文化的多樣形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通俗化。最后,抵制大眾文化多樣需求中的庸俗、低俗之風,充分發揮大眾文化的群眾性,利用大眾傳媒的便利性,引導群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眾文化進行價值評價。

作者:馮立剛鄧建興工作單位: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