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元素在景觀的設計研究
時間:2022-01-28 10:32:15
導語:傳統文化元素在景觀的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世界,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經濟、文化的社會背景下,文化的競爭力日益凸顯,文化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基于中國豐厚的文化底蘊,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創作提供豐富的資源。傳統文化與現代的文化藝術相互影響、融合,使得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漸漸地回歸了舞臺。現代景觀設計應立足于傳統文化,在設計中要尊重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性,從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再將其融入現代設計之中,創造出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特色景觀。
關鍵詞:景觀設計;傳統文化;元素
當今世界,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經濟、文化的社會背景下,文化的競爭力日益凸顯,文化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中國豐厚的文化底蘊,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創作提供豐富的資源。傳統文化與現代的文化藝術相互影響、融合,使得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漸漸地回歸了舞臺。傳承的傳統文化的途徑有很多,現代景觀需將傳統文化作為設計創造的源泉,應立足于傳統文化,在設計中要尊重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性,才能顯現出民族獨特的風格魅力,才能更好體現出中國景觀設計藝術的文化底蘊。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為我國現代景觀設計提供了的文化元素以及可用的文化素材,并將其應用到現代景觀設計中去。
一、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價值
文化承載了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民族有史以來發展的一切,能夠反映時展的歷程與趨勢。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里,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思想理論產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見一斑。無論是哪一個時期總結傳承的思想文化,通過漫漫時間的洗禮,流傳下來的都將是我們偉大民族的瑰寶。
(一)社會價值
現代景觀為展現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景觀元素是體現傳統文化的主要手段。景觀是能夠展現傳統文化、發揚民族特色的重要載體之一,文化的重要性和競爭力在現代社會變得非常重要,使得景觀設計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將現代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合到傳統文化觀念中,以現在的新手段進行創新設計。一個好的景觀設計是該地域對外宣傳的名片,在紀念傳承傳統文化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時代飛速發展,依然存在于歷史長河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文化遺產應該得到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在景觀中渲染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夠充分體現出本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價值,又可以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回憶,提升來自人們心底的社會歸屬感和自豪感。這對于深化淡化在人們內心的文化有積極的意義,同時也起到了對外宣傳文化精神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注重文化的打造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二)人文價值
由于傳統文化元素資源豐富,將其融入到景觀設計中,能夠展現各民族的獨特性和各地不同的文化內涵。人是社會的主體,任何設計都是要“以人為本”的,用現代新思維帶來的視覺手段來表達景觀所要呈現的寓意,展現出設計的人文意識和景觀作品的人文精神。現代景觀設計中如能恰到好處地利用傳統文化元素,這樣設計出的景觀會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與地域特色性,而這種作品體現出來的意蘊是特定的,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人們對于本土傳統文化是最有認同感的,人們能將自身很好地代入當下所看到的景觀里,便是很好地體會了該景觀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
二、傳統文化與城市廣場景觀的融合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認為:“人法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張“天道自然無為”,主張順應自然,強調一種對自然的敬意,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著“天人合一”的觀念,山、水、石、光等是景觀環境設計中最基本的元素,這也是自然趟過了歷史長河形成的“傳統文化”。我們在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對當地景觀設計時候,應當需要對這些自然元素的重新審視和探索,尊重自然而設計。
(一)設計遵從自然
古人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意思很淺顯,不同的自然環境自然產生出不同的景觀格局。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愿望,這就要我們做到在做景觀設計時充分考慮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將自然元素的山、石、水、綠地等在被改造的時候不是被消除,而是被保留或者重新加以創新設計,這是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開始。任何環境都有它自身的特色,我們在設計景觀時要立足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總是照搬國外景觀,在提煉應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時,要對其加以藝術創新,使其適應時展。
(二)設計尊重傳統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風土人情,而不同生活習慣和審美眼光會產生的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各民族之間越來越融合,說明是各民族間的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結果。就像今天的周莊(圖1),全鎮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小船輕搖,綠影婆娑,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遺留了唐代的風采,又傳承了宋朝的風格,經歷了千年歷史滄桑的洗禮以及豐富的吳文化滋養的周莊,完美地體現了秀美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就如人們口中吟誦:“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輯好夷游”。在這幾千年的文明里,古來的文人賢者用他們的經驗教訓以及生活哲理給我們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現代景觀設計如果不立足于傳統文化,就像沒有靈魂的生命,缺乏厚重感。現代景觀設計必須要做到尊重傳統文化,因為沒有文化歷史積淀的景觀設計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現代藝術創新設計,并不是拋棄傳統文化,而是取其精華,對其進行深度了解研究,從而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再將其應用到景觀設計中去,賦予景觀靈魂。
三、傳統文化背景下的景觀設計
(一)審時度勢,因地制宜
在中國古代沒有“景觀”這一說法,但是園林的造景之術相當成熟,這是古人利用他們的智慧,借用天地之勢造出他們心中的景,這些景經歷了數個朝代的改造,變成今天這樣的景。對于不同的環境,我們需要因地制宜,將自然環境作為基石,充分研究該場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植被、水文條件及人文傳說等情況,在現有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新,融入現代的新思維增加藝術效果,豐富景觀的層次感,這就是所謂的審時度勢,順應天勢。
(二)博觀約取,吐故納新
蘇軾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尊重歷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元素種類繁多,形態迥異,形象地展現出人們在各個社會時期所產生的生活形態,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人們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審美,每個時期產生的文化元素代表了該時期的文化特征。現代景觀在設計時利用某一元素,在人們看到這一事物時能夠回憶起那個時代,這就是成功的。然而,時代是不斷發展的,我們也不會一成不變,新思想、新思潮都會影響我們,同樣也會沖擊傳統文化。我們必須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接納來自新時代的藝術思想,將其結合傳統文化設計現代景觀,因為繼承傳統并不意味著簡單地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堆砌應用,而要有選擇地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加以設計創作。
四、結語
文化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發生變化的,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文化的應用需要做到融會貫通,不可完全套用古代的或是照搬國外的,借鑒的設計,通過研究開發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就要求我們結合本土的實際情況而進行合理地選擇,這樣的文化延續才會有其積極的意義。俞孔堅說:“園林景觀是人類的世界觀、倫理道德的反映,是人類的愛和恨,欲望與夢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創造出有內容的景觀,就要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景觀設計為其增添文化氣息和厚重感,只有擁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景觀,才是有生命力的景觀。
作者:張瑩瑩 馬本和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馬越.中國傳統文化視覺的現代藝術設計創新[J].藝術探索,2008,(04):111-113.
[2]年苗延榮.中國民族藝術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韓雅怡.當代藝術設計創新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43-44.
[4]李霞,馬長明.當代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研究[J].作家雜志.2008,53(01):249.
- 上一篇: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融合
- 下一篇:我國人造板出口貿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