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發展

時間:2022-09-29 09:15:02

導語:淺談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發展

摘要:玉溪市為了提升本地文化特色內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創意產業、弘揚傳統文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現在陶瓷旅游產業的優勢還沒有完全體現。陶瓷業與旅游文化有效融合,對優化陶瓷產業結構的作用也越發顯著。分析文化融合互動模式,探討玉溪陶瓷業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由此提出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陶瓷產業;旅游文化;融合互動

玉溪民族民間文化產業中以“金、木、土、石、布”為重點特色發展,其中以玉溪青花瓷、華寧陶、易門瓷為代表的玉溪陶瓷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且占主要部分,政府已經把“傳承歷史文化、振興陶瓷產業”有關內容作為提案提交市、區兩會。同時在紅塔區開展打造“玉溪青花一條街”華寧碗窯村文化遺產保護等項目。

一、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發展的價值

玉溪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以玉溪青花瓷、華寧陶、易門瓷為代表的玉溪陶瓷文化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人文積淀和傳承。其造型和工藝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作為產業化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保護和傳承玉溪陶瓷將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通過對玉溪陶瓷的創新設計、與旅游文化相結合,以市場和游客需求為向導再生產、流通、銷售,將玉溪的人文優勢和生態優勢有機融合,促進玉溪陶瓷產業的發展,使玉溪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在生產實踐中得以體現,同時實現社會經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協調發展和優質互動。

二、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的關聯性

旅游文化的發展是玉溪陶瓷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一,由政府或企業部門組織實施各種文化產業博覽會,不論是組織方、承辦方、愛好者都可以融入進來。這些人的參與帶動了地方的運輸、餐飲、住宿等。第二,游客的增多間接地增加了陶瓷購買機會,拉動消費市場,促進玉溪地區經濟發展。同時也對我們的一些民間傳統陶坊有了促進的作用,在對玉溪陶瓷的傳統性和技術性上一定層面得以保護并傳承下去,同時老的民間工藝師的重視。陶瓷業的發展促進旅游文化的發展。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創意產業、弘揚傳統文化,為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兩者間的關聯性,使陶瓷業和旅游業的功能都得到提升,進一步優化社會資源。陶瓷生產與旅游活動之間有著內在產業聯系,從而形成玉溪的陶瓷文化之旅。陶瓷旅游是陶瓷生產活動與旅游活動相結合,二者相交融、利于經濟協調發展。打造玉溪自身形象,尋找文化品牌,陶瓷文化的特殊性和優勢在玉溪的眾多文化精品中脫穎而出。比如玉溪古窯、華寧青釉。總之,把玉溪的旅游文化和陶瓷產業較好的融合在一起二者可產生強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者相互映照。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相互延展與深入,有的方面還可以重組。另外,玉溪陶瓷主要分布在玉溪的紅塔區、華寧縣、易門縣,不同地區的陶瓷差別較大,其制陶工藝也大不相同。結合玉溪陶瓷工藝的現狀,結合生產性與傳承保護相關理論。很多本土陶坊到現在仍然留存過去一些傳統的制陶方式,比較突出的有華寧的古月品陶軒的一些陶藝作品還在用傳統的龍窯柴燒燒制作品。這種制陶技藝的延續吸引了廣大愛好者前來圍觀和體驗。由此可見,玉溪陶瓷文化與旅游文化之間二者是彼此依附存在的。

三、玉溪陶瓷產業與旅游文化融合互動模式

1、保護陶瓷文化,傳承制陶工藝

玉溪陶瓷創新是當前玉溪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玉溪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社會生產生活實踐的最直接和現實的途徑。通過玉溪陶瓷的造型、文化內涵運用到旅游產品的設計中,一方面保護玉溪陶瓷工藝的本真和文化內涵、尊重其特殊性和個別性,另一方面借助市場的生產、銷售、流通一體化的方式,將其轉化為文化生產力和特色旅游產品,產生經濟效益,從而促使年輕人主動地傳承本民族的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

2、打破單一格局,尋求生產多元

近幾年,玉溪陶瓷主要生產建筑用陶、生活用陶、工藝陶,對高端工藝美術陶的研發還基本處于止步階段。玉溪陶瓷創新與旅游產品開發的研究為玉溪陶瓷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理論,力圖解決玉溪陶瓷高端藝術品在陶藝界的定位和業界的賞識。該項目除了對玉溪陶瓷陶器造型、裝飾、鑲嵌研究外,還從陶文化藝術交流、陶文化展示、傳統柴窯燒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3、復興玉溪陶瓷,重塑制陶自信

以復興玉溪陶瓷藝術和文化為己任,把優秀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化對接,關注玉溪陶瓷的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優秀的制作技藝都保持在歷史中,把傳統造型、釉色、裝飾等進入研究范疇,恢復其本土制陶文化的自信。

4、依托優秀資源,開發旅游產品

玉溪陶瓷的燒制傳承了景德鎮陶瓷燒制的優秀技藝,全國各地不乏文化品位高的陶藝術品,各種陶藝的制作和燒制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在陶藝術品前沿研究方面,項目以傳承和保護玉溪陶瓷傳統文化為己任,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研究,探索玉溪陶瓷創新和旅游產品開發。

四、結束語

玉溪陶瓷文化與旅游文化的適當結合是當下玉溪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走勢,陶瓷文化旅游作為兩大產業的衍生品,這將在玉溪城市經濟發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重組玉溪旅游與陶瓷文化兩者之間的結構關系,雙方互惠互利,從而推動玉溪文化產業更為優勢的融合發展。(作者單位:玉溪師范學院傳習館)作者簡介:單平(1985~),女,助教,玉溪師范學院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研究方向為民族民間美術。

參考文獻

[1]陳泰敏《云南玉溪窯》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年12月.[2]李華倫楊亞編著《玉溪窯青花瓷器的歷史與鑒賞》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年5月.

[3]王玉鈺吳江編著《玉溪窯青花瓷器的成型及燒制工藝》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年5月.

[4]李艾麗《玉溪陶瓷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舉行》《民族音樂》2017年6月.

[5]周蕓《國際化視角下的玉溪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4期.

作者:單平 單位:玉溪師范學院傳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