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17 08:21:52
導語:銅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銅文化產業的范疇和在各級政府對文化產業支持下的建設基本現狀,分析了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等,并結合全域一體的城市經濟發展概念,對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可行的一些對策方法。
關鍵詞:銅文化產業;全域一體;銅文化旅游;鷹潭
1引言
鷹潭市作為新興的銅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銅文化產業不僅有利于提升鷹潭市“世界銅都”的影響力,增強鷹潭市文化底蘊;更能進一步帶動鷹潭市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銅文化產業價值鏈大、輻射效應強,發展創新銅文化產業發展,在服務地方經濟,推進全域一體經濟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全域一體的視角,對鷹潭市銅文化產業進行深入研究。
2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2.1銅文化產業的范疇。銅文化,是針對銅這一特定物質而展開的文化過程,凝聚著文化過程所涉及的所有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具體地說,銅文化是指銅器具所包含的文化現象及內涵。銅器自誕生之日,就與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藝術、信仰以及審美等密切相關,體現并映射出強烈的文化內涵,從而形成了銅文化。銅文化產業,是以銅材料為載體和以銅文化為元素的文化產業,以銅文化為靈魂,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主要包括物質形態的銅文化藝術產品生產、現代科技手段支撐的銅文化信息服務、以銅文化為元素的新興文化業態,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等。其具體形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核心層,主要包括銅雕塑、銅藝術品設計與生產加工;二是基礎層,主要包括以銅文化為題材的傳統及新興文化業態;三是延伸層,主要是銅文化元素滲透到相關產業形態中所形成的銅文化融合產業和邊緣文化業態。2.2鷹潭市銅文化建設的基本現狀。鷹潭市的銅文化歷史較短。1982年,江銅在貴溪落戶后,借助高科技冶練從低品質成高品質銅后,引發了銅產業、銅文化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世界銅都”發展戰略的確定,鷹潭市銅文化建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1)銅工藝品制造有了發展。貴溪中鼎鏨銅雕刻等工藝取得重大突破,但全市制作銅壺、銅雕等工藝品的企業僅此一家。(2)城市建設中融入了一些銅文化元素,設置了一些銅雕、銅文化墻等,但遠遠不如安徽的銅陵。(3)銅產品融立家庭日常產品不多,銅家俱、銅日用品、銅五金、銅餐具基本沒有走進家庭,市民對銅制產品知識知之甚少,如抑菌消炎,凈化水質等,銅元素是人體內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極強的抗癌功能,是大腦的“益友”,心臟的“衛土”,造血的“助手”,助孕的“新星”,抗衰老的“能手”,防治白發的“靈丹”。
3鷹潭銅文化發展問題及推進發展的SWOT分析
3.1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及問題。(1)文化氛圍不夠濃厚,與“世界銅都”的城市定位不相匹配。近年來,全市不斷加大對銅文化的宣傳造勢,設置了多組大型銅雕,如沿江大道上的“神鷹悅潭”、體育館前的“太極銅鼎”、老碼頭的6組主題銅雕、濱江公園的“漁舟唱晚”等。但這些銅雕布局較為分散,且缺少對銅文化介紹的標識牌、宣傳標語等,在營造“世界銅都”文化氛圍方面顯得杯水車薪。市民對銅文化的獲知渠道較窄,人們對鷹潭銅的認知大多還停留在貴溪冶煉廠的初始印象中,對全市銅文化整體認知度不高。(2)產業經營分散,未能形成集聚優勢。鷹潭市銅文化產業尚處于摸索發展階段,規模化程度不高,銅文化企業集約化和產業集中度偏低,行業整合度不高。銅文化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大多屬于傳統作坊式生產,處于自我開發、自我生產、自我經營狀態,尚未形成聯合市場開發格局和品牌聯動效應。(3)產業的規劃不夠,盲目無序發展。全市尚未制定銅文化產業總體發展規劃,沒有形成全市一盤棋的格局,沒有競爭力。(4)專業人才緊缺,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由于銅雕工藝復雜、學習周期較長等原因,銅文化產業人才增長速度較慢,且人員流動性較大,導致專業人才緊缺。傳統的培訓方式大多是傾向于實施與本人實際工作關聯度高的培訓內容,忽視了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3.2鷹潭發展銅文化產業的SWOT分析。鷹潭銅產業文化的發展雖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但同時也有一定的發展基礎,為進一步探析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本文應用SWOT分析進行了深入地研究,結果見表1,鷹潭銅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景巨大。
4鷹潭基于全域一體下的銅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4.1彰顯“銅味道韻”,塑造全新城市形象。明確將道元素和銅元素作為城市主題文化符號,新建城市公共雕塑應著力體現道文化和銅文化風格;引導涉銅企業、賓館酒店等廣泛使用銅雕和銅工藝品。規劃建設一批銅文化標志性建筑,如在中心廣場設置描繪銅冶煉場景的銅質壁畫,在信江新區規劃建設反映“道家傳統、銅都文化”的水滸文化主題公園,生動演繹《道德經》、《水滸》一百單八將人物形象以及道家傳說故事。提升城市銅、道文化“出鏡率”,通過公開拍賣道路冠名權、公用設施經營權等方式,推動更多道路和公共設施以“道”、“銅”命名;在城市路燈、宣傳欄、公交站臺等市政設施上體現銅、道文化元素,塑造具有鷹潭銅、道文化特色的全新城市形象。4.2整合延伸銅文化產業鏈發展,培育銅文化產業集群。整合延伸銅文化產業鏈,培育銅文化產業集群鷹潭應整合延伸銅文化產業鏈,培育銅文化產業集群。一方面,從銅文化產業本身出發,從市場調查、產品研發、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產品銷售、售后服務整個環節入手,加強價值鏈的重構和優化。另一方面,全面發揮文化產業高度融合性和滲透性的特點,將銅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他相關產業,加強銅文化與銅工業、旅游業、會展業、娛樂業、新聞出版業等的深度融合,拉長產業鏈。大力培育銅文化龍頭骨干企業,重點推動銅文化創意業、銅雕塑和銅藝術品、銅裝飾品和銅建筑構件等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從銅文化產業整體布局出發,以銅工藝品設計加工業、銅文化節慶會展業為重點產業,以銅文化(工業)旅游業、銅文化演藝娛樂業為培育產業,以銅文化影視傳媒業、現代銅信息服務業為輔助產業。4.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銅”文化名片效應。鷹潭市在城市宣傳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城市建設上體現銅特色,增加鷹潭的“銅韻”,培育鷹潭的銅文化氛圍。結合鷹潭“世界銅都”的城市定位,設計統一的宣傳口號、宣傳標語,使之成為內化的城市形象概念。在市區出入口、廣場、主要道路交叉口等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設置體現銅文化的標志性建筑、雕塑以及標識等,打造具有鮮明銅都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利用智慧旅游、主流媒體、會展、網絡等平臺,進一步加大對鷹潭銅文化的宣傳力度,豐富推介的多樣性,提高推介的實效性。組織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參加銅文化行業全國性的展銷、展評活動,增進與市外銅文化產業集散地、知名企業高層人士的學術交流;通過設立自己的全國性優秀作品評獎活動,展示實力,擴大影響,提升形象。同時,現代社會,物質生活需求急劇擴大,應該將銅工藝品與日常生活用品緊密聯系起來,開發設計更多的集藝術性、欣賞性、生活性、實用性于一體的銅工藝品。鷹潭市以旅游節的形式,開設銅文化體驗項目,讓游客親眼見識采銅、煉銅,親身體驗制作銅工藝品。4.4借助道文化,大力發展銅文化旅游鷹潭應體現畬鄉特色,結合道教、山水、竹林、儺戲、圖騰,滲入銅元素,發展自己的道教銅文化產業,把鷹潭打造成具有道教品味的銅都旅游勝地。將銅元素納入鷹潭市旅游整體規劃中,開發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大力發展銅文化旅游,深度開發具有鷹潭特色的旅游文化產品。龍虎山是道教祖庭,道文化源遠流長。而銅是道教法器中使用較多的金屬素材。鏨銅工藝古樸的特性又與道文化的質樸相得益彰。建議把銅鏨刻作為體現鷹潭銅文化和道文化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予以扶持,將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形象化于銅鏨刻工藝品中。這不僅有利于加強全市銅文化與道文化的有機融合,提升鷹潭市文化軟實力,而且將進一步延伸鷹潭市旅游產業鏈,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對鷹潭市的經濟文化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4.5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全國銅文化創意產業集聚中心”。新經濟常態、互聯網、側供給改革、新時代的到來,鷹潭的工業正面臨轉型升級,新興工業的重要內容就是工業與產業融合,應當強力推動工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鷹潭工業設計產業。只有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才能激發銅文化產業的內在活力,才能夠提升銅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鷹潭市應當根據銅文化產業體系的規劃,圍繞工藝品設計、會展策劃、旅游營銷、演藝娛樂、影視傳媒、信息服務等領域,利用銅工業、銅文化的良好基礎,鼓勵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出臺相應政策支持和保護銅文化知識產權,積極申請各類銅文化非物質遺產項目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項目,設立銅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鼓勵和扶持全社會圍繞銅文化創新創意創業,大力發展銅文化創意產業,爭取打造“全國銅文化創意產業集聚中心”。4.6創新銅工藝設計元素,增加消費群體。銅工藝旅游品工藝復雜,造型沉穩,多為中年以上游客喜愛,老少皆愛的品種不多,難以吸引年輕人的眼球。設計人員應該拓寬思路,在材料和工藝改進上下工夫,可以將銅和其他材料,比如木、竹、玻璃甚至塑料等材料相結合,制作時尚、可愛的工藝品,既降低生產成本,又能擴大消費群。例如,銅工藝品設計者可以結合鷹潭市花———金香的造型,制作精美的銅質掛盤,作為墻面裝飾或擺件,品味高雅,提升裝飾檔次。鷹潭市還可以結合畬鄉文化、犬圖騰崇拜等制作獨特的帶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銅工藝旅游品。同時,應開創銅文化產品“互聯網+”推廣模式。通過淘寶網搜索“銅雕”、“銅工藝品”等關鍵詞,網店中沒有一家是鷹潭企業;而與道文化相關的產品同樣鮮見,這意味著全市道文化銅工藝品有著巨大線上市場空間。因此,建議充分利用全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大好時機,鼓勵銅工藝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建立線上銅工藝品分銷渠道,加大道文化銅工藝品的線上銷售和品牌推廣力度;充分利用旅游業線上推廣媒介和營銷平臺,將道文化銅工藝品作為鷹潭特色旅游產品向全國受眾推廣,進一步提升其銅文化產品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王躍飛,韓正安.銅文化視角下的銅陵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6):125~130.
[2]王亮,吳楊,陳忠明.銅陵銅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5,4(1):66~72.
[3]王亮,陳忠明.基于鉆石模型的銅陵銅文化產業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5,14(1):93~97.
[4]王海濱.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J].銅陵學院學報,2014,13(4):96~100.
[6]聶媛媛,楊善嘯,曲澤靜.基于BCG矩陣的綠色銅文化發展策略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6,5(6):98~102.
[7]孔國慶.試論銅文化背景下的銅陵城市雕塑建設[J].銅陵學院學報,2009,8(5):77~78,119.
[9]李湘洲.我國古代的銅文化[J].有色金屬再生與利用,2006(3):48~49.
作者:張兵紅 曹桂香 單位:1.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江西財經大學
- 上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和保護思考
- 下一篇:傳統文化資源校本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