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企業運行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11 08:46:44
導語:發電企業運行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行崗位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崗位,其最大的特點是上班時間有周期無規律(俗稱“倒班”),一定程度上違反人類的生理作息習慣。根據觀察和自身的一些體驗,筆者認為運行崗位存在著一條情緒曲線,暫且稱之為運行情緒曲線。這是近似于拋物線的曲線,大概位于第一象限,開口向下,橫軸是年齡,縱軸是情緒(不便、難受、焦慮和平靜等)。假設一個運行人員22歲工作,60歲退休,那么,運行情緒曲線可以粗略地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2~25歲,情緒為坦然,第二階段為26~35歲,情緒為難受,第三階段為36~45歲,情緒為焦慮、不安,第四階段為46~60歲,情緒從不安逐漸歸于平靜和接受。
二、發電企業運行人員容易產生的問題
一是溝通能力不強。上班時,運行人員多數時間與設備打交道,很少與運行之外的同事接觸,運行之外的同事雖然知道企業在發電,一定有運行人員在工作,但卻不知道是誰。下班后,運行人員有的忙著調整身體的狀態———大多數是補覺,有的想找人交流卻發現別人都要上班。這兩個因素相互疊加,使得運行人員與外界的溝通越來越少。人最大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如果沒有社會聯系,心理上就會出現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具體的表現就是溝通能力不強。士氣低落。運行人員在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和焦慮,往往會造成士氣低落,形成另一種人浮于事的狀況,如果沒有一種向上的牽引力,繼續從事運行的意愿就不高,就會想辦法離開運行崗位。由于發電運行工作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工種,流出企業很難有競爭力,除非有相同的崗位,因此,離開企業相對來說屬于少數,大多數的流動還是在企業內部,然而,企業的現實情況又往往限制了人員的內部流動。士氣低落會影響運行人員的工作熱情、不利于運行人才的培養,導致運行技術越來越薄弱,最后的結果,肯定會反映在企業發電的安全和效益上。
三、發電企業運行文化建設的思考
運行人員容易存在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如何激活和保持員工活力的問題,那么,如何激活和保持運行人員的活力呢?個人認為,可以從“培養人、發展人、激勵人、關心人”的人本管理思想出發,從工作之內外兩方面著手,完善和創新企業管理制度,豐富運行人員的業余生活,打造運行人員特有的運行文化。改變值班制度。現在的運行值班制度比較常見的主要有“四班三倒”、“五班三倒”和“六班四倒”,這些制度特點是值班人員跟著轉,沒有固定的周末。為了能讓運行人員多接觸同事,多一些時間調節身體,值班制度可以變為“六五三一”值班制:六個班組,實行“五班三倒”,一個班組上白天。這種值班制度分為大循環和小循環,一個班上白班(星期六休息),五個班輪班,時間一個月,每個班組一年可以有兩次上白班的機會。上白班的班組主要執行一些日常工作,比如開工作票、專業培訓和班務學習等,而輪班人員則不用管工作票的事情,可以專心于運行事務,更有利于機組的安全運行。同時,由于多了一個班組,相應的工作崗位增加,加快了人員的流動,對運行人員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實行職業生涯管理。雖然運行人員會有機會轉崗到行政崗位,也會有人繼續往上晉升,但是,畢竟還是少部分,更多的還是在運行崗位。
當崗位長時間不變動,或者晉升通道擁堵或受阻,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企業實行職業生涯管理,把行政管理和技術管理分開,拓寬晉升渠道,做不了管理,可以研究技術,走技術晉升的通道,避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從實踐來看,運行崗位是一個偏重專業技術的崗位,技術通道更適合大多數人。另外,筆者借鑒物理學,介紹一個自創的概念———崗位空穴運動,這種運動是指調動或招聘較高的崗位,然后一級補充一級,達到變動一個崗位,帶動一片崗位的效果,充分激活員工的積極性。如果是最低崗位變化,就只能是一個崗位的變化,不會出現崗位空穴運動,建議運行崗位的變動盡量采用這種方法。優化培訓方式。發電企業運行人員的培訓大多數一直以師徒制為主,它的優點是能夠指導新員工盡快進入角色,快速培養新員工,而且操作起來也簡單易行,缺點是只要一方存在問題,都不能達到培訓的目的,同時還有可能存在著能力遞減的現象,造成人才一代不如一代。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優化師徒制培訓模式,運行人員的培訓建議采用徒弟授課為主要形式,根據學習金字塔效率圖,教就是最好的學,臺上講十分鐘課程,臺下起碼要以十倍的時間和內容來進行準備。在講課過程中,班組的其他成員可以進提問和補充,師傅適時地進行點評指導,通過一個“學、講、問、答”的過程,班組成員達到一個同頻共振的良好學習和提升狀態。設置退出機制。一個人絕望是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給一個人一個希望很重要。如果運行人員既不能晉升,也無法轉移到運行以外的崗位,那么,就要給一個希望———設置運行人員退出機制。當一個人達到一定年齡,一般不得少45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意愿,運行人員可以轉到運行以外的其他不太重要的崗位。那么,有人會擔心一個問題,會不會一到退出年齡,運行人員全部都退出來呢?參考上文的運行情緒曲線,筆者認為不會,理由有二:第一,當人到了45歲,心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各方面都比較穩定,感覺上運行班也不會很難受;第二,運行人員轉崗后,一般會到職能比較簡單的崗位,在收入方面會降低許多。因此,真正退出運行崗位的人員不會很多,而且,保持正常流動也是一個優秀團隊必不可少的條件。開展技術競賽。開展競賽活動有三方面的好處:首先,以賽促練,通過競賽,提高運行人員的技術水平;其次,選拔人員,為以后的職業晉升作好準備;最后,為職稱評審作準備,運行人員一般業績較少,通過競賽獎項的設置,一部分優秀的參賽人員可以取得獎項,作為評審職稱的業績,解決運行人員業績較少的困難。豐富業余生活。上班工作固然重要,業余生活也不能放松,企業、部門和班組要互相結合,立足實際,開展文體活動,財務部門要作好班組活動的經費預算,定期分配到部門和班組。企業層面,可以設置一些運行人員專有的節日,有的企業就專門設置了運行節,并且給員工一定的時間進行活動開展,還可以舉辦一些大型的體育比賽和文化講座等;部門層面,可以小范圍舉辦球類比賽、棋牌比賽、甚至利用機組大修的機會,到各個單位參觀,開拓視野;班組層面,班長要做好帶頭作用,可以組織班員外出旅游、聚餐和觀看藝術表演等活動。另外,黨群組織,如黨委、工會、團委等也要發揮組織優勢的作用,黨員和團員要先鋒模范的作用,形成合力。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發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無論是前沿的發電技術,還是先進的發電設備,都不是發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企業文化就具有這種特征,而作為企業價值鏈最基礎的一環,運行文化的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也是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作者:馬昭武 單位:廣東珠海金灣發電公司
- 上一篇:新媒體時代高校師德建設論文
- 下一篇:團委學習心得體會專題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