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思想對廉政文化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5-23 05:00:59
導語:茶道思想對廉政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傳統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之一,歷史悠遠、博大精深,它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思想于一體,并以“和”的思想為內核,形成了中國獨特的茶道思想和“茶德”精神,并在“禪茶一體”的茶文化發展進程中,以其淡泊、自然、本真、慎獨、修己的茶道思想為特征,形成了“茶廉”文化,對于我國的廉政文化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和功能,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廉政文化建設的內涵,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作用。
1中國傳統茶道思想與廉政文化的淵源
中國傳統茶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所生成的文化和社會現象,涵蓋與茶相關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諸如:茶葉種植、茶葉制作加工、飲茶習俗、飲茶的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價值理念等,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極其講究茶文化中的茶葉、茶水、茶器具、飲茶環境等,還極為推崇飲茶者的文化藝術修養,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在中國傳統茶文化之中,兼容并蓄中國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精粹,在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可以歸納為“廉、美、和、敬”,并以儒家思想的“和”為核心,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禮、茶道、茶宴、茶風茶俗等,較好地傳遞出以茶健身、以茶養性、以茶修行、以“茶”育德的功能和效用。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道思想之中,其“廉、美、和、敬”的茶道思想與我國的廉政文化有不謀而合之處,其中:“廉”主要是指品茗者品性的廉潔清白;“美”主要是品茗者對于潔其身,而正其心的追求;“和”則寓意中國傳統哲理中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追求天和、地和、人和的完美境界;“敬”品茗者在飲茶時的茶禮、茶風茶俗等。在茶道思想的表述之中,流露出中國傳統哲學的“清靜、淡泊、內省、修身”的思想和追求,對于人們的性情的熏陶有極大的裨益,同時,在茶道思想的追隨和引領下,還可以使品茗者達到陶冶情操、袪除雜念的功效和目的。由此可見,中國傳統茶道思想推崇清正、儉樸,顯現出與廉政文化的高度統一性和契合性。幾千年來,人們流傳了諸多與“茶”相關的廉政格言,如:“一杯清茶問今古,兩袖清風為蒼生”、“茗溢芳醇滿天地,人修廉潔和乾坤”等,流露出中國古代社會流傳下來的良好風尚和習氣。早在春秋時期,在《晏子春秋》一文中,就有“以茶為廉”的表述,講述的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晏嬰以茶為廉,飲食節儉。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之中飲茶之風流行,推崇清廉之風,提出了“以茶養廉”的風尚,士大夫們相互宴請之間都以茶和果品相敬,以示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之意。陸納就以儉德而為世人所稱贊,被譽為“恪勤貞固,始終勿渝”南朝的齊武帝也曾下詔,要求自己亡故之后只要供以果餅和茶飯即可,如此品行難以可貴。明代君主朱元璋體察民情,深知民間疾苦,不再要求地方向朝廷貢奉龍鳳團餅貢茶,而改變為貢奉芽茶,成為了以茶著手、反奢親民的改革舉措。由此可見,在我國不同時代中的“以茶養廉”、“以茶崇儉”的風尚,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在追溯“茶”與“廉”的淵源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也是我國廉政文化的不可忽視的元素。
2“茶廉”文化對于我國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
中國傳統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在歷史的積淀之中逐漸形成了內涵豐富、哲理深邃的“茶廉”文化,在“茶廉”文化的思想之中,倡導性本清凈的思維方式,秉持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學,講求順世直心的處世之法,推崇止惡行善的價值取向,主張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遵循淡泊樂觀的處世原則,信守慎獨節儉的人生信條,修煉反躬修己的道德品性。
2.1傳承傳統茶道思想,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
中國傳統茶文化以儒家文化和哲理思想為核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需要加以保護和傳承,并充分發揮出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廉”思想,利用其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文化精神和品質,培育人們出自內心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加強對人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知行合一的方面入手,使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道思想、“茶廉”文化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積極的愛國主義行為。
2.2豐富廉政文化內涵,構建中國特色廉政文化
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道思想和“茶廉”文化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廉政文化建設的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此同時廉政文化的理論也得到了充實和完善。可以說“茶廉文化”代表著中國的先進文化形態,具有獨樹一幟的道德感染功效和德育教化功能,對于我國公職人員及社會其他成員的思想廉潔培養意義重大,在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文化體系中,應當發揮“茶廉文化”特殊的作用和應有的價值。
2.3打造獨特茶文化品牌,踐行廉政文化建設
在我國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具有獨特風格的“茶廉”茶文化品牌,利用其茶文化資源、禪文化的地緣優勢,打造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茶廉”文化品牌,挖掘不同區域的茶道精神元素,更好地實踐廉政文化建設,助推地域經濟的特色化發展,使之成為具有現實意義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3中國傳統茶道思想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創新應用
中國傳統茶文化源遠流長,內蘊深厚的哲理思想,其中就包涵有“以茶養廉”、“以茶崇儉”的思想觀點,我們要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道思想與中國的廉政文化建設相融合,進行創新的嘗試和探索。通過對茶文化的大力弘揚和倡導,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的反腐倡廉建設,實現廉政文化建設的全面創新和突破。
3.1開辟“茶廉”文化主題宣傳教育
在我國的廉政文化建設中,要以茶文化主題宣傳教育為主線,紀檢監察部門可以在企業群體之中,聯合開辟“清風園”廉政文化教育園地,向所有管理干部和職工群眾宣傳中國傳統茶文化精髓。讓社會公民了解茶文化的茶道精神,深入探尋茶道中的“廉、敬、和、美”的思想內涵,明晰茶道思想與中國廉政文化的歷史淵源,充分地實現茶文化與廉政文化的融合,將“茶廉”文化深入透徹地向職工、干部宣傳,使之成為人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
3.2創設多樣的“茶廉”文化主題活動
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之中,要開展豐富多樣的“茶廉”文化主題活動,要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和工作實際,結合職工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形式,開展以“茶廉”文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如:“茶之清”文化專題表演、“茶之靜”文化感悟演講、“茶之淡”文化修養實踐、“茶之雅”文化藝術創作、“茶之潔”文化辯論活動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競賽活動,營造出良好的以茶說事、以茶傳情、以茶育人的氣氛,極大地激發干部職工的學習熱情,積極地融入到“茶廉”文化主題活動之中,于潛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修煉了內心,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3倡導“茶廉”文化來抵御糖衣腐蝕
在中國傳統茶文化之中,融合了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哲理精髓,也形成了“禪茶”文化、“茶廉”文化,它們與中國現代廉政文化建設有不謀而合之處。具體表現為:(1)要在黨員干部中倡導和學習“茶廉”文化,形成自我本性清靜的思維方式,摒棄權錢、名利的欲望追求。(2)引領政府部門官員學習“茶廉”文化的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張,感悟其中的立德見解,更好地在社會普及和推行。(3)引領干部職工學習和培育自己順世直心的處世之法,要擁有一顆堂堂正正之心和莊嚴的浩然正氣。(4)培養職工群眾止惡行善的價值取向,重視自我對內心的調和,要能夠明辨善惡,學會自律。(5)教育政府官員應當具有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要修身自省。(6)培育人們淡泊樂觀的行為準則,尤其在現代節奏較快的形勢下,要避免不良情緒對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影響。(7)培育職工群眾生成慎獨節儉的生活信條,堅守社會主義道德信念,反躬修己,提倡節儉。
3.4以“茶廉”文化促進廉政建設
政府要將茶文化與地方產業相融合,以茶文化促發展,協助地方企業進行茶工藝、茶旅游、茶博物館的宣傳和策劃,使茶文化的品牌建設與廉政文化內容充分融合,使之成為我國廉政文化的宣傳載體,倡導“人生當如茶,清廉勝浮華”的消費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茶文化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層次。
4結束語
中國傳統茶文化底蘊豐富、哲理深厚,在茶道思想與我國的廉政文化建設充分融合的過程中,我們要大力倡導“以茶養廉、以茶明廉、以茶敬廉、以茶促廉”。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營造茶文化與廉政文化建設的氛圍,創建承載廉政文化意蘊的品牌,更好地發揮“茶廉”文化的道德培育作用和功能,實現茶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創新。
作者:潘忠倩 單位:貴州省中共黃平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郝身沛,魏建克.論中國共產黨廉政文化理念的發展與創新[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6(6):1-5.
[2]李瑞河.平民茶禮品廉政伴手禮[J].茶世界,2014(2):68-69.
[3]庹慶勝.以茶文化理念促廉政促發展[N].金融時報,2013-12-06(010).
[4]王庭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5]楊詩琪.“茶”與“廉”面面觀[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1-04-05(004).
[6]錢平.資溪打造“竹•茶”廉政文化品牌[N].撫州日報,2011-06-07(003).
[7]呂晨萌.廉政文化旅游開發研究[D].南昌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