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生活化路徑探索
時間:2022-09-18 11:58:33
導語: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生活化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拓展紅色文化教育路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難題。本文以西安郵電大學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為樣本,倡導把紅色文化教育嵌入學生生活世界,推進學生公寓紅色文化教育制度文化的“硬治理”與精神文化的“軟治理”,通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雙重作用,有效拓展紅色文化教育路徑,提高紅色文化教育效果,助力推動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高校;紅色文化教育;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
紅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鮮活的紅色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赴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要多重溫偉大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必須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更需要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功能。以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為載體,把紅色文化教育嵌入學生公寓生活,教育引導學生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文化宣傳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是一條適合高校和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
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新時代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要以學生現實生活為邏輯起點,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隱形教育,這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
1.形勢變化是現實動因
當前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加深,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蓬勃興起,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95后”大學生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中的主體,逐步呈現出認知感性化、價值多元化、思想復雜化的特點。創新建立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把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學生生活世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親和力的新探索。
2.學生需求是內在動力
公寓是學生最集中的地方,是學生表達言論、觀點、思想最真實的場所,也是高校近年出問題最多的地方。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許多高校擁有兩個以上校區,新校區教師公寓入住率不高,當學生遇到問題需要幫助和解決的時候,常常陷于無助。公寓里的學生黨員缺乏約束和監督,對公寓同學學習生活的需求回應態度淡漠,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日常生活看不出來、關鍵時刻站不出來,危急時刻豁不出去,公寓成為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帶。
3.政策引導是重要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高校加強和改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多部文件中都指出,高校要推進黨建進公寓、進社團等,豐富活動內容,提升工作實效。歷屆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也多次明確提出,高校要積極探索建立黨的工作進學生公寓、學生社區和學生社團的有效機制,創新黨建工作方法等,為高校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教育的“硬治理”
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的“文化滯差”(culturallag)理論說明,文化內部相互聯系的各部分給各自發展速度并不一致,制度文化要率先獨立發展,精神文化相對滯后。高校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精神塑造,要遵循文化滯差規律,從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循序漸進地營造公寓紅色文化生態,實現學生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耦合。遵循這一規律,西安郵電大學以黨建為龍頭,注重和建設公寓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教育制度建設,形成紅色文化教育體制機制,建立紅色文化教育制度,提升紅色文化教育效能。在近10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建立了黨員工作站的領導體制機制,即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教育是在校黨委統一領導下,黨委組織部和學生工作部牽頭,充分發揮各學院黨委、黨總支的領導服務作用、“百名先進”教師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和學生黨員的主體建設作用,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團協同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建設黨員工作站制度文化,就是要通過建立制度權威和制度治理規則,確立規則意識,發揮制度的“硬治理”功能來推進紅色文化教育的“強滲透”。西安郵電大學黨員工作站建站伊始,就建立了公告公示制度、黨性教育制度、聯系同學制度、檢查監督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定期匯報制度六大制度,為確保黨員真情服務學生建立了制度的“硬約束”。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公寓黨員評價機制和鼓勵激勵機制。立足黨員工作站,黨員帶領學生開展紀念英雄、尊崇英雄、維護英雄系列教育活動,在公寓弘揚革命英雄正能量,凝聚同學熱愛祖國、攻堅克難、共同奮斗的信念,樹立了鮮明的價值導向,以制度建設推進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的長效化、常態化。創新性地把學生黨支部建在公寓,在優秀教工黨員中選派學生黨支部“第一書記”。嚴格執行“”制度,創新“”模式,把中華兒女盡人皆知的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人物列入黨課內容,營造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針對社會上詆毀英雄、否定歷史等不正言論,通過開展論辯式、盲評式、論壇式黨課等,充分發揮公寓黨組織和黨員在維護英雄形象的正面作用,構建起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的銅墻鐵壁。
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教育的“軟治理”
相對制度文化的“硬治理”,精神文化的“軟治理”才是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的法寶。它是以人的相互作用和信任為基礎,通過價值認同維系個體與群體規范的社會鏈接,能夠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意義與價值認同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紅色文化教育要在價值共識的基礎上實現思想認同、政治認同和理論認同,進而促進學生形成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歷史進程中敢于流血、敢于犧牲和敢于斗爭的頑強精神的高度融合,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鮮活教材和先進典型。西安郵電大學立足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通過師生黨員這個媒介,把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送進公寓、送進宿舍、送進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凸顯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構建完善公寓紅色文化教育體系,為學生植入紅色基因,讓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加強公寓紅色文化對學生黨員的日常浸潤、感染、熏陶,逐步形成公寓內同學共同體的價值共識。以紅色精神為感召,以傳承紅色基因為目標,經過19年的探索實踐,黨員工作站已經成為學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陣地、推動大學先進文化建設的思想陣地、開拓課外科技實踐的創新陣地、服務同學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的前沿陣地。在長期紅色文化教育的熏陶下,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牢牢把握健康主流的意識形態,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寓內學生黨員戴黨徽、亮身份、曬承諾、作示范,黨員所在宿舍都掛牌,強化黨員主體建設作用。公寓內黨員帶頭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員”、與輔導員溝通的“信息員”、公寓安全管理“助理員”、與學生增進感情的“聯絡員”、熱心幫助同學的“服務員”。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開展師生支部結對共建、高年級學生黨員一幫一聯系新生宿舍、優秀學生黨員一對一幫扶少數民族學生、探索公寓課業輔導“小老師制”等,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立足公寓黨員工作站,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學生積極開展示范引領、理論引導、精準幫扶、紅色傳承、文明競賽、共建和諧六項特色活動。組建并發揮學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授宣講團、“百名先進”教師黨員志愿者服務團和學生黨員骨干示范宣講團“三個團”的作用,構建“教師引導、學生主學、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師生共學共同體”。黨員利用朋輩教育優勢,注重日常滲透,與同學肩并肩學習、面對面談心,一起學習交流黨史、新中國史等,舉辦“中國夢”讀書會、“學黨史、知校情”、“我與國旗合影”等活動,教育引導學生聽黨話、知黨恩、跟黨走,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潤無聲”,增強了同學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黨員工作站紅色文化教育成果
以黨員工作站作為陣地,加強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是對學生生活區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有力提升了紅色文化教育效果,激發了公寓黨員的正能量。
1.學生黨員的思想根子更加牢固
通過在黨員黨員工作站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黨員的思想根子問題,激發了黨員正能量,提升黨員意識,促進黨員形成“四個正確認識”。利用重大時間節點,以黨員工作站為陣地,舉辦公寓紅色文化教育第二課堂如紅色話劇、征文、演講、歌詠比賽等,帶領學生在公寓里主動學習紅色文化,自覺抵制錯誤思想和言論,旗幟鮮明地傳播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把握公寓紅色文化教育主旋律。
2.公寓里的學習風氣更加濃厚
學生黨員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傳統,爭做大一新生、少數民族學生和學困生在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上的幫手、精神上的朋友。公寓里跨學院、跨專業開展學習競賽與科學研究蔚然成風,學生科技競賽獲獎率、學生一次性就業率等大幅提高。女生公寓產生了“考研四朵金花”,還有學生黨員堅持為少數民族學生輔導漢語,打通語言難關。一大批少數民族學生能很快融入大學生活和公寓生活,與同學融洽相處,一起攻克學業難題。3.校園文化主旋律更加強勁文化生態是大學內部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影響因素。以公寓生活為起點,把紅色文化教育融于學生日常生活的公寓,深化學習延安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等,讓“紅色精神”融于學生血脈、扎根學生心中,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追求真理、啟迪智慧的價值理性,逐步構建了公寓紅色文化生態,增強了大學內部治理效能。公寓紅色文化教育在無形中充實和引領著校園文化,充分發揮著德育教化和文化引領作用,培養堪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張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20(44).
[2]張新柱,王銳.高校學生黨建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以西安郵電大學黨建進學生公寓工作為中心的考察[J].陜西教育(高教),2017(4).
[3]吳立保.大學內部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文化邏輯[J].中國高教研究,2020(5).
[4]左婭菲娜.“大思政”格局下推進黨建工作進學生公寓區的創新與實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
作者:王 銳 邸偉欣 孫夢珍 單位:1.西安郵電大學黨委組織部 2.西安工商學院圖文信息中心 3.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
- 上一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研究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系統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