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城市精神的滲透
時間:2022-05-29 11:52:57
導語:校園文化城市精神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城市精神與高職校園文化
(一)城市精神
對于“城市精神”內涵的表述目前有很多,簡單說,城市精神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被居于其中的市民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城市由于有不同的歷史積淀、風俗民情和文化特色,因而形成了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從而展現不同的城市魅力。可以說,濃縮的城市精神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是長期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信念、文明素養、道德倫理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升華,是所有市民集體認同的精神價值和共同追求。從某種角度說,城市精神就是市民精神[1]。不僅如此,城市精神更是民族精神和國家精神的一種地域體現。國家是一座座不同特點的城市的集合體,因此,任何城市都不能獨立存在于國家和民族之外,一座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必然會帶有國家和民族發展和變遷的整體烙印。城市精神的價值取向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方向。城市的發展既培育了城市精神,反過來,城市精神也助推著城市的發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用城市精神來凝聚與指導城市居民,從理想、法制、觀念等意識形態的層面推動城市的發展,擴大城市的影響。城市精神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傳播功能。濃縮、凝煉的城市精神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從而帶來城市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發展。二是導向功能。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標桿,對城市的發展方向、市民的價值追求起到引領的作用。三是凝聚功能。城市精神是城市居民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它通過集中市民的智慧而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城市語言”來指導城市的主體活動。城市精神體現了城市的綜合實力,是城市的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城市精神的內涵和功能就決定了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弘揚和培育城市精神也就日益彰顯著其作為城市意識整體中最高也是最集中的價值形式。
(二)高職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價值觀念、辦學理念、辦學模式等的集中體現,是構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校園文化對每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都起著深刻的影響作用。學生的價值取向、道德修養、就業方向都離不開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建設校園文化既是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線技能人才的必要條件,也是學校服務社會、打造學校軟實力的重要方式。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可以說對高職教育的長遠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然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由于創建時間短,缺少歷史的積淀,文化底蘊薄,校園文化建設大多數還處于探索階段,照搬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也不是個別情況。與大學校園文化相比,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獨特的個性。高職院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必須彰顯其職業技術教育的元素,才能真正走上特色發展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由于職業技術教育“職業化”的特點,決定了高職校園文化必須具有更強的地方性、企業化、服務性、實用性的特征,必須融入更多針對地方經濟、企業需求和崗位特征的元素。而與地方社會發展的結合和融入,必然會導致高職院校與所處城市的關系越來越緊密,高職教育對所處城市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高職校園文化與城市文化的關系必將更加緊密。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院校因地制宜地找準切入點,逐步發展成為特色。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的以“詩教”為切入點,有的以校園環境為切入點,有的以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對接為特色,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新時期的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城市精神,處于城市之中的高職院校如何抓住發展的契機,與城市接軌,真正融入地方經濟社會,構建一個具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點、鮮明時代特征、彰顯城市精神特色的校園文化,成為高職院校當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與作用
在鍛造城市精神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城市未來建設者的搖籃,必將擔負起文化建設的重要責任。基于高職院校職業化的特點,其校園文化必然要求與外在社會、經濟環境更接近、更融合,因此,將代表城市品格的城市精神融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以城市精神為基礎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益于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
公民意識一般包括公民個人應該具有的責任感、道德感、價值觀等,是反映公民個人在對待國家、民族、社會時的態度與取向。良好的公民意識,不僅關乎個人在社會的生存發展,更關乎城市、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最基本的條件。城市精神的培育必定離不開公民意識的培育,而作為公民群體中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組成部分,青年學生的公民意識培養不僅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客觀需要,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決定了其校園文化建設社會性的特征,因而把城市精神作為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基礎,通過嚴謹的校風、優良的學風,去陶冶學生的性情,啟迪學生的心智,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形成價值觀念,提升精神境界,從而有助于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加速其社會化進程[2]。
(二)以城市精神為支撐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區域社會文化的繁榮
城市精神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獨特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和靈魂。不同的城市有著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這些特色都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鐫刻在城市血脈之中。要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質量,塑造城市形象,就不能拋開城市的獨特文化底蘊。高職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要擔當起繁榮地域先進文化的責任[3]。高職院校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符合地區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培養這些人才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把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融入到理論知識和實踐鍛煉中,把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和地域文化培養結合起來,以城市精神支撐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方面面,既能提升高職校園文化的活力,使學生真正成長為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也能為地域文化的發展提供支撐與動力。
(三)以城市精神為引領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
城市精神代表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構成的是城市獨特的人文環境,體現的是城市軟實力。實踐證明,現代城市除了要具備良好的物質環境之外,更要建設好精神環境,沒有精神的支撐,物質建設不但難以實現,即便實現了也缺乏意義和價值。城市的精神與城市的發展不僅是相生相伴,更是共存共榮,對城市未來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作為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應該以城市精神為指引,實現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職業特性意味著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始終立足于地域文化,從地域文化中吸收精華,并把它與學校中心工作相互配合,結合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使“城市精神”全面融入校園的文化血脈中,成為師生的精神向導,讓兩者相得益彰共同發展。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校師生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而“城市精神”所蘊含的精神、思想、價值、情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必將演化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助推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4]。
三、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職校園文化培育的建議
把“城市精神”融入到高職校園文化的培育中來,一方面可以提升高職院校自身軟實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為城市文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和動力。但是,文化培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高職院校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
(一)把握時代特征,加強輿論宣傳
城市精神是現代城市發展歷程中的自覺追求,其表述用語一定全面涵蓋了這座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特有風貌。對于來自不同地域的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一定了解所在城市的歷史風貌和發展特色,要培養他們成為對城市有高度認同感、榮譽感的優秀公民,在建設高職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城市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時代特征,通過各種渠道加強輿論宣傳就尤為重要。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學校內的各種宣傳工具,如報刊、廣播、校園網等媒介;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抓住校園重大活動或者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機,形成弘揚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熱潮。
(二)注重文化建設,關注人文情懷
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的城市建設者,他們應該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懷,這樣才能構建和支撐起城市的品格和風貌,才能真正融入社會,成為對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人。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辦學特色能夠成為城市精神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人文環境,比如,開設講述地方歷史、風土人情的公選課,把城市精神融入到學生社團活動等等,使學校成為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健全人格塑造的良好溫床,讓學生形成文明守法、崇尚科學、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
(三)融入社會生活,激發責任意識
城市精神的踐行需要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而公民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從責任意識培養入手。只有把公民意識的培養融入到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去,才能真正塑造出適應城市發展需求的現代化人才。學生責任意識的增強不僅需要校園內的理論引導,更重要的是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體驗。學校可以結合社會熱點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內主題活動,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區和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社會、了解社會,既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也能使學生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質[5]。
(四)提升自身素質,引領價值導向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城市發展輸出建設者的重任,優秀的校園文化環境是塑造健康、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校園獨特的文化氛圍必將對每個學生的發展方向,特別是他們的價值取向、思想素質、生活方式的選擇,產生深遠的影響。把城市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去,學生們通過自己組織、策劃具有時代意義的各種活動,通過各種形式與社會進行交流和互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社會活動能力,還能夠強化他們的競爭意識與創造才能,激發他們的團隊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經過校園文化的洗禮,這些具有時代風采的學生們在社會互動和日常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高素質,必然成為展示城市精神的最佳窗口。高職校園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要承擔傳承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吸收融合外來文化,構建社會先進文化的責任。但是,高職校園文化更多的應該體現技術和技能的特點,更好的為地方社會、企業輸送高技能人才。因此,把城市精神融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培育自身特色、體現自身價值的選擇之一。
作者:馮雁工作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分析3篇
- 下一篇:校園文化活動育人構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