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環境的營造
時間:2022-10-31 09:08:39
導語: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環境的營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是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是優化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實施對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有效影響,在高職生對環境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實行正確的導向和規范,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德育環境;營造
高職院校德育環境對高職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環境的營造(德育環境的優化)同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密切相關。深入探討校園文化建設在德育環境營造過程中的作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高職院校德育環境
是指高職院校內與德育對象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的外部事物的總和。高職院校德育環境作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在高職生品德形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1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特征
1.1.1作用對象的針對性。德育是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作用力始終指向學校的培養對象——高職生,并以影響和提高高職生的思想品德為宗旨。
1.1.2作用要素的系統性。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是由各種與高職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有關的外部事物所構成,諸種構成要素并非機械的獨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聯系和協調一致的,并共同對高職生思想品德產生影響,表現出一種系統整體效應。
1.1.3教育方式的隱含性。這是環境育人的一個突出特點,它不像課堂教學那樣具有外在的明確要求,而是設置一種場景或氛圍,讓教育對象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與環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將環境中隱含的教育目的在人與環境的交流互動中得到認同,自覺修正和規范自己的行為。
1.1.4教育作用的雙向性。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是人工創設的,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對德育對象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就可以成為優化環境的主要力量,使環境反過來對德育對象施加更為積極的影響,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1.2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有效影響與德育對象的能動選擇
為了強化學校德育環境的有效影響,高職院校環境的營造必須符合德育目標的要求,這是強化環境有效影響的關鍵所在。在高職院校德育環境對高職生發揮影響作用的同時,高職生對于來自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影響具有能動選擇性,這種能動的選擇表現為積極的接受、或消極的抵觸,甚至有意識地擺脫些環境的影響,轉而主動地接受環境的影響。
1.3校園文化與德育環境的關系
1.3.1高職院校德育環境是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德育環境作為培養高職生品德的重要外部條件,其構成要素是高標準的,即只有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才能作為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構成要素。這種高品位既體現在內容上,也體現在形式上。從內容上來講,要具有明確的導向性,用正面的、向上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德育內容來影響學生;從形式上來講,要與德育內容相適應,既保證內容的實施,又易于高職生接受,即要有可控性與系統性。
1.3.2校園文化建設是優化高職院校德育環境的重要途徑。德育環境對高職生的教育主要體現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校園文化以其對高職生特有的影響力存在于校園之中,是構成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氛圍,是形成良好學校德育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
2努力營造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2.1校園物質文化環境的含義
校園物質文化環境主要是由高職院校的建筑設計、設施設備、活動綠地、綠化美化和景點設置等所構成的。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現形式。只有當一定的實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表現出一定的文化觀念時,這些實物才能成為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并由它們構成校園物質文化環境,對高職生思想品德產生影響。
2.2校園物質文化環境的營造
營造良好的校園物質文化環境,必須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及高職院校特有的培養目標為指導,正確處理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要求)的關系。
3努力營建良好的宣傳輿論環境
3.1必須確立幾個重要的思想認識
3.1.1必須牢固確立黨對宣傳輿論的領導。始終堅持并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宣傳輿論工作的領導,是營造良好宣傳輿論環境的關鍵。
3.1.2必須牢固確立育人意識。宣傳輿論為高職院校育人工作服務,從而保證教育方針的貫徹和落實,使高職生真正處在學習成才的宣傳輿論陣地,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宣傳輿論工作,以高尚的精神弘揚宣傳輿論的主旋律,以優秀的作品充實宣傳輿論的內容。
3.1.3必須認識宣傳輿論環境在高職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視對宣傳輿論環境的營建,要以建設為重點,把宣傳輿論工作列入高職院校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中,正確處理宣傳輿論與其它工作的關系,常抓不懈。
3.2加強理論研究,提供科學指導
要加強對宣傳理論研究,主要是重視對宣傳主體、宣傳內容、宣傳環節、宣傳客體,宣傳效應的研究,改進和加強宣傳輿論工作。
3.3樹立學生典型
作為教育者要善于發現、培養和樹立優秀典型,從而為營造宣傳輿論環境增添光彩。
3.4加強對大眾傳媒的管理,重視對傳播渠道的監控。加強對大眾傳媒尤其是現代傳媒的管理,是營造良好宣傳輿論環境的時代要求,是實現黨和政府對宣傳輿論工作領導的必要保證。
4努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
4.1和諧人際關系環境的特征
和諧人際關系環境具有真誠性、情感性、愉悅性和熏陶性四個特征,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能起到某些課堂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4.2營造和諧人際關系的措施
4.2.1堅持以人為本。
4.2.2理順各種關系。
4.2.3重視情感的培育和投入。
4.2.4繼承傳統文化。
4.2.5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
作者:宋晶晶 單位: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冀學鋒.當代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2]劉德宇.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M].中國海洋出版社,2004.
[3]白同平.高校校園文化[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 上一篇:高校校園文化主題公益廣告多元化推廣探討
- 下一篇:網絡環境下校園文化價值引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