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2-10 02:56:47

導語: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摘要]校史檔案是高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體現了高校的文化傳承,而且對于當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獨特作用。正因為如此,高校在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通過強化檔案信息化管理、加強校史館建設等方式對校史檔案進行深度開發,使校史檔案真正發揮出校園文化建設的特有價值。

[關鍵詞]高校;校史;校園文化;檔案

眾所周知,校史檔案不僅是學校發展歷程的記錄,而且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校要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加強校史檔案的管理,在實踐中管好校史檔案、用好校史檔案,將校史檔案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1高校校史檔案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進入新時代后,高校實現辦學文化的傳承、繼承學校文脈,必須對校史檔案的價值進行深度開發。因此,高校必須在貫徹落實習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高校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第一,校史檔案能夠促進校園文化景觀建設。高校校史檔案記載了高校辦學發展的過程,特別是通過圖文的形式展現高校校園景觀的發展變遷,能夠為當代高校辦學發展提供歷史參考,“使高校通過挖掘檔案中的學校發展重要信息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實現文脈的傳承,增強學校的歷史厚重感,使校園文化的底蘊更加深厚。”第二,校史檔案能夠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高校校史檔案不僅包括學校發展歷程的文字記載,而且包含學校辦學歷史上獲得的各項獎杯、獎狀、獲獎證書、社會活動的紀念品、宣傳冊以及相關文件,這些都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資源,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教材。因此,高校要對校史檔案進行深度開發,以此為載體開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勵在校師生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校史檔案能夠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對于高校而言,校史檔案記載了高校的人才培養和學生管理的全過程,記載了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化建設的歷程,特別是校史檔案中記載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這些內容全面而準確地反映了學校辦學發展的歷程。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利用校史檔案,能夠讓讓全校師生充分了解學校發展的歷史,進而了解學校,促進良好校風和優良學風的構建,對于校園文化的形成、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具有充分的借鑒意義。由此可見,在新時代要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

2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所謂“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校史檔案對于增強師生對學校文化的傳承和認知度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校史編纂,不僅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而且是學校辦學發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在校園文化建設實踐中如何發揮校史檔案的作用,是高校在實踐中必須面臨的突出問題。第一,各學校的校史館建設力度不夠。校史館是學校辦學歷史的展示的平臺和宣傳的窗口,不僅展示了學校的發展成就,而且體現了學校文化的傳承,因此,當前多數高校都建成了校史館。但是,有的高校的校史館卻沒有發揮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沒有生動鮮活地反映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傳統。特別是北華大學校史館,自從建立至今極少對外展出開放,甚至有學生直到畢業都不曾參觀過校史館。通過對學生的走訪了解,絕大多數北華大學的學生不曉得校史館究竟在何處,更不知道都展出些什么。不僅如此,有的校史館的布展內容單一,僅僅是對圖片、文字、實物進行靜態展示,難以反映出學校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校風學風,更無法增強學生愛校情懷,完全成為了學校里的“擺設”。第二,校友檔案開發不夠。眾所周知,校友檔案是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的重要素材。正因為如此,多數高校都致力于開發校友檔案,但是這些校友檔案僅限于在校學習期間表現突出且畢業后學術科研取得重大貢獻、事業上成就突出的畢業生。多數高校本著這種態度在校史館內展出了這些校友的個人著作、榮譽證書、大學期間生活的照片。雖然這些展品體現了優秀校友成長和奮斗的歷程,展現了他們品學兼優的一面,能夠為大學生樹立榜樣,能夠教育和引導在校學生向優秀校友學習,弘揚他們刻苦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對于塑造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當前校友檔案開發中存在著片面現象,開發校友檔案完全是從功利角度出發,對于普通校友檔案開發得不夠,難以全面地反映出學校發展變遷的全貌。特別是北華大學校史館,多次出現校友捐贈文物卻屢屢拒收的現象,無助于校友凝結學校情懷,更無法激發校友畢業后心系母校的情感,更無法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學生的歸屬感。第三,校史檔案數字化成度不高。目前,檔案管理過程中數字化、信息化、電子化已經成為了主要趨勢。因此,如何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高校校史檔案的利用率是當前各個高校檔案部門面臨的難題。截止目前,吉林省多數學校還沒有對校史檔案進行系統編研,這就導致了有校史檔案需求的部門無法利用校史檔案,而檔案庫堆積如山的檔案卻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查詢手段,提升檔案數字化比例,進而滿足師生的查詢需要,是當前校史檔案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由此可見,當前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3發揮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的對策高校要發揮校史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必須著力加強校史編研,建設具有時代特色的校史館,通過提升校史檔案數字化水平進而將校史檔案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第一,高校要加強校史編研,要該想法設法提升校史檔案收納的能力和種類,拓寬和擴大校史檔案收集的范圍和渠道,面向校友征集散落全國各地的史料,包括教學、科研等檔案資料,對這些照片、文字、實物進行整理,特別是要注重發掘基層單位保管的文獻,使校史檔案全面、客觀、準確地還原學校的歷史。這就要求高校在進行校史編研的過程中,不僅要認真研讀校史資料,而且要有計劃地統籌校史脈絡,對學校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進行解讀,使之充分發揮校史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作用。第二,高校要建設符合時展需要的校史館。高校要充分認識校史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積極提高校史館的利用率,積極組織以校史館為載體的教育實踐活動。2018年秋季學期開學后,齊齊哈爾大學校史館在黨委宣傳統戰部的支持下舉辦了首屆校史知識競賽,有300名學生參加,學校領導到場點評,使大學生了解了校史,達到了活躍校園文化氣氛的目的,使學生感受到了學校發展的輝煌、曲折的歷程,增強了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讓畢業生、老教工從中找到初心。此外,校史館應該多向社會開放,作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促進了學校文化真正走出去。第三,高校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用戶體驗。要提高高校校史檔案的利用率,必須對高校校史檔案進行數字化編研,改變長期存在的校史檔案編研落后的局面。校史檔案數字化轉換不是簡單的工作,必須按照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方案有序進行。因此,高校要建設館藏檔案數字化數據庫,利用現代化的傳輸設備(如數碼相機和掃描儀)將紙質和其他載體形式的館藏檔案文件資源建成數字化檔案資源數據庫。此外,高校要根據重要程度和利用頻率優先數字化,“有步驟、有計劃地對脆弱、珍貴、重要、利用頻率高和利用面廣的紙質校史檔案優先數字化”,促進校史檔案在學校發展建設過程中的開發和利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全新的任務。因此,高校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校史檔案資源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真正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仲晨星,李萌鑫,云鵬程.略論民營企業如何在后金融危機時代重構企業文化[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1).

[2]盧森林,吳麗華.基于網絡環境下館藏檔案數字化、編研與利用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李佳航 單位: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