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10-20 08:50:51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領域當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教學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學中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益。本文從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其智能學習系統在初中物理教學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智能學習系統;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方法分析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給教學領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求,其中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而智能學習系統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一、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教學手段的運用問題以及教學資源的不合理運用等。1.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對教學方式沒有進行過多的改變,在初中物理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的傳授方式,而學生也沒有進行過多的改變,遵循著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并且對教師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依賴性。而當脫離教師之后,學生對于知識容易產生迷茫感,教師沒有注重學生思考方式的引導,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受到一定的限制,雖然可以對基礎知識很好地掌握,但是其自主創新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教學手段的運用問題。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普及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于教學手段的運用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由于教學方式的制約,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僅僅是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展,這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很多教師過分地依賴現代教學手段,如一堂物理課下來,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述,讓學生通過圖片與視頻資料對知識進行了解,將本來用三個課時講述的課程運用一堂課講解,雖然提高了教學速度,但是并沒有注意學生的學習質量。3.教學資源的不合理運用。教師通過收集網絡當中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的學習范圍更加廣泛,比如,實踐視頻、名校名師、知識講解等,學生在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當中,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各種觀點知識的匯集,學生需要正確的評判能力,選擇正確的知識,而教學方式如果跟不上教學資源,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而言,會適得其反,教師往往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講解才能起到效果。

二、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

近年來,初中物理教學當中“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的滲透越來越深入,而在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當中,對于這一學習觀念同樣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可以這么說,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是以生本觀念作為指導的。1.智能學習系統的知識檢測模塊設計。在智能學習系統當中對知識模塊檢測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而設定的。通過對其知識掌握能力的分析,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學生對一個課程章節進行學習之后,教師不能馬上展開下一知識點的學習,而是首先要分析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然后根據其掌握的程度,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比如,在《聲音》這一章節的教學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問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的分析。比如,“聲音傳播的速度以及計算方式是否掌握?”“聲音傳播的條件是否掌握?”等,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其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析,如“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并且讓其在實踐探索當中,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能力才會有意識。2.智能學習系統的知識追蹤模塊的設計。對于智能學習系統當中的知識追蹤模塊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學生對教學情況的評價而進行。在教師教學完成之后,讓學生對教學的方式進行評價,并且在評價當中還要對有待完善的方面進行介紹。這一模塊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然后針對其中的不足進行改革。比如,在學習《電路》這一章節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如學生的評價是“在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區分當中,由于教師沒有進行細致的講解,所以對于其不同的區分以及電路的性質不太明白”。根據學生的這一評價,教師在下次講課時,可以帶上教學工具,如簡易的串聯、并聯電路等,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并且根據生活當中的電路進行舉例論證,然后利用多媒體等技術,讓學生對這一知識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更好地與學生進行聯系,并且根據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弱點,通過不同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也可以大膽地根據自己學習過程當中不懂的部分,對教師提出合理的意見。這樣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著比較大的推動作用。3.智能學習系統的思維培養模塊的設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往往與其思維能力成正比。物理屬于理科類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對邏輯思維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僅僅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而沒有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甚至束縛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局限性。而智能學習系統當中學生思維培養模塊的設計正好迎合這一需求。比如,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徹底地否定其思維方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培養其思維方式。比如,在講解“聲音傳播速度”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就應該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然后問學生:“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多少?”學生必然會回答340m/s,教師則要引導:“同學們看看這個回答有沒有局限性?”學生會根據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經過仔細的分析發現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而在其他介質當中則不是。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看視頻,如槍戰視頻,然后進行引導:“我們在電視劇當中看到很多關于槍械射擊的影片,而狙擊手在射擊的過程當中,很多都是先擊中目標,然后再聽到聲音,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會由此進行思考。教師也可以告訴學生普通手槍子彈的速度是200-300m/s,步槍則是700-800m/s不等。學生通過思考就會反應過來,子彈的射擊速度比聲音傳播速度快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首先通過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讓學生適應這種思考方式,然后通過學生的興趣,對其進行知識的教學。

在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當中,充分發揮了“以生為本”的設計理念,通過學生的學習質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并且通過對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作者:顧偉星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開發區青陽港學校

[參考文獻]

[1]王春暉,鐘永江,張語函,等.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0):90-95.

[2]游星雅,楊清.一個基于網絡的智能個性化學習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6,28(7):103-104,126.

[3]羅小巧,余文麗,顏芳,等.基于智能終端的泛在學習系統的研究與實踐——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13(11):91-93.

[4]王曉東,劉進營.基于本體的分布式網絡協作學習系統建模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