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自主探究策略分析

時間:2022-02-03 03:28:32

導語:初中物理實驗自主探究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實驗自主探究策略分析

摘要:物理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應注意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實驗探究是培養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過程,實驗自主探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過程中,重點在于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養培訓愿景,并利用學生的綜合素質潛能,幫助學生在實驗學習過程中形成最佳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自主探究策略

在進行實驗性探究之前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獨立實驗探索,最終導致學生僅在理論上掌握物理實驗和僅了解階段結論而難以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而培養物理理解能力、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制的概念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四個主要部分,是新課程改革后中學物理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標,而物理是一門基于實驗的課程。只有將核心素養培訓目標完全融入實驗性探索教育中,才能有效實現此目標。

1.積極開發生活化的隨堂小實驗

為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理念。通過有效地開展實驗探究,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物理現象來加深他們的物理知識。同時,物理知識可以鼓勵學生塑造良好的生活觀念,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開展充滿生活氛圍的小型實驗,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并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磁現象''的過程中,在解釋磁場的過程中,在學生聽的過程中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小實驗,首先將小磁針分配給每個學生,然后將鐵屑適當的量分配給學生。學生將磁針放在中間,將鐵屑散布在周圍,觀察鐵屑的變化,以確認磁場的存在,并讓學生深刻理解。例如,“學生實驗:摩擦任務”力的大小與本節的內容有關。首先,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實驗,因為它們應該使學生感到摩擦的存在并激發他們對相關教育內容的興趣。用一張紙“拉”出這本書,用筷子提米,既能激發了學生的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又能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這些小實驗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對科學進行探究,并了解相關的物理概念,這些物理概念有助于學生發展諸如物理概念和科學思維的核心概念。

2.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

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并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的實驗步驟,教師往往會把探究實驗變成驗證實驗。這是一種做法除了限制學生想法,還會導致對學生進行實驗學習的興趣的喪失,同時還限制了學生核心素質的發展。中學物理教師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大膽創新實驗形式,并設計驗證實驗作為探索性實驗,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的過程中,教科書的第一部分是讓學生進行實驗工作,探索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并總結歐姆定律。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進行實驗前的猜測,然后讓學生結合學習經驗并思考可能性?然后,學生對猜想開展實驗探究,看看猜測是否正確。將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它將幫助學生體驗——猜測測試的基本科學探索過程,從而幫助他們有效地開發自己的核心素養。

3.結合實踐活動開展實驗教學的具體策略與實踐方法

3.1設立合理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況,設立合理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將其控制在學生的認知范圍之內,或稍加一定的知識難度。教師應留心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教學問題,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制定符合學生學習特點,滿足教學要求的實驗目標。例如在學習有關電壓的知識后,教師即可組織“制造電池”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結合所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了解一些實驗用具的使用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制作水果電池。在學生的認知里,難以想到水果也可以作為電池。從而形成一定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進而讓初中生感受到實驗教學的樂趣所在,在實踐過程中促進所學知識的消化。最終驗證實驗結果,完成教學目標。3.2重視學生的實踐過程。教師在開展綜合實驗教學之前,應為學生準備好充足的實驗道具,檢查實驗儀器設備的性能。保證實驗教學能夠平穩實施,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實踐活動。教師也應在活動開始初期,為學生講解實驗操作細節和要求。讓學生明確每一步驟,實驗原理等。當出現一定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幫助,糾正學生的錯誤,引導其回歸正確的實驗線路。最后,在教學實驗完成后教師應組織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完善實驗報告,從而促進知識的消化與吸收。此外,教師也應對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將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為下次教學的改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3.3布置實踐活動的任務。關于實踐活動的任務布置,教師應把控一定的分寸。若任務難度過高,學生難以完成活動任務,容易使其產生厭煩情緒,進而降低教學效率。若任務難度過低,則難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難以滿足其學習需求。進而無法實現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綜合水平和能力,分設任務等級,細化任務內容。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實踐活動,在小組中發揮一定的作用。進而完成活動任務。產生一定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版[2]康藝礫.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5).

[3]李巖.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分析[J].物理通報,2017(S1).

作者:梁居榮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