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自主探究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5 12:00:00

導語:物理自主探究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自主探究教學論文

目前,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脫節的現象比較嚴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何充分發揮物理教學特別是“自主探究”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創新品質和實踐能力的作用,筆者根據物理教學的規律和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學校開展“物理回歸實驗室教學”和“開放性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初步構建“自主探究——評價法”教學模式,從1999年秋季開學起在岱岳區祝陽第二中學初二、初三年級開始實驗,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探索改革初中物理教學狀況的新路子。通過近兩年的實驗,逐步探索出了一條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自主探究——評價法”的理論依據1、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Rogers,C.R)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理論為依據,其要點①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內在的潛能,也能夠自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社會和個人的關心,假如他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關心以及一種真實基礎的對學習行為的評價,他是不能很好地發展創新能力的。2、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基礎科學,達。芬奇指出“科學如果不是從實驗中產生,并以一種清晰實驗結束,便是毫無用處的、充滿荒謬的,因為實驗乃是確實性之母。”實驗是物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學生在物理自主學習中必須以實驗探究為中心。

二、“自主探究——評價法”的指導思想人的主體性的張揚,是自從上個世紀一百多年來學術界經久不衰的話題,對人自身個性的發展,對人本身自我價值的重視必將也是新世紀教育的主調。

1、以學生自主探究為基礎。自主探究最主要的特點是自己本身是學習的主體,其主要優點是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強烈,并且自己鉆研出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好,能逐漸積累和運用較好的學習方法并形成習慣,能不斷地形成和提高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有人說二十一世紀的文盲將不是單指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足見“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重要。

2、以“開放性物理實驗教學”為中心。以“教師放手,學生動手”為主旨的“開放性物理實驗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個性差異,堅持“以人為本”“以個性發展為中心”的教學觀,做到思想開放、時空開放、資源開放、形式開放、內容開放、作業開放。

3、運用評價激勵學習。評價是依據一定的目標、需要、愿望為準繩的價值判斷過程,運用評價能使學生心理較完善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品質,使個體的心理傾向與環境要求之間取得積極平衡,形成良好的品質,自覺調節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充滿信心地去學習。

三、實驗的模式及內涵“自主探究——評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充分用評價手段,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設計實驗、自己準備器材、自主進行實驗、自行探索問題索取知識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其模式是:

上述模式的內涵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因,讓學生自學知識或自主進行實驗探索,實現學習目標體系的初級的層次——識記,教師根據反饋信息調控教學過程;再提出新的問題,學生運用所得知識,在小組或全班進行討論解疑,或進行新的實驗探索,解決新問題,實現學習目標體系的中級層次——理解;在上述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發現規律、運用規律,實現學習目標體系的高一級層次——運用。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運用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樂于參與,積極動腦、動手,勇于探索,必然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

四、操作方法“自主探究——評價法”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根據教材、教學大綱、知識內在規律、學生實際水平深度,將每個知識單元的學習分成四個階段:學習、練習、復習、檢測,設計學習程序,指導學生自學(主要學習實驗方法)、實驗交流、小結。各項概述如下:

而評價能使學生在學習、練習、復習、檢測各個階段中感到“不斷進步”,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1、鼓勵性評價。一位哲人曾說:“如果一個操作發生后,接著給予一個強化刺激,那么其強度就會增加。”如在自主實驗中對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給予肯定性評價,對學生的創新實驗的想法和要求給予鼓勵與支持,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又如在練習課中,教師布置知識、能力不同層次的習題讓學生自解,教師巡回點撥指導,對學生原有基礎上的每一點進步或對問題的獨到見解給予鼓勵性評價,如“你掌握得非常快”,“你說出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想法”,“大家看他是怎樣做的”等。鼓勵性評價能增強學生的個人榮譽感,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學習積極性就會更高。

2、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受教育者主動對自己提出的任務,自覺地促進思維的轉化,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的活動,它是學生思想和行為發展的內動力因素。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能力:①培養學生自我調節的能力;②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③培養學生激發自我教育的愿望;④培養學生適度的理想水平。自我評價不僅是思想和心理上的修養,還包括再實踐中的積極鍛煉,人只有通過實踐——認識自己——教育自己——再認識自己——再教育自己的循環過程,才能使自身發展的更加完善。

五、階段性實驗結果及分析通過近兩個學年的實驗,結果表明“自主探究——評價法”確實促進了學生學習物理方法的優化。

1、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么學校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可見興趣是學習好壞的關鍵。我們運用“開放性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自主探究——評價法”改革物理課堂教學,絕大部分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識的氣氛比較濃厚。

2、學生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明顯提高。由于充分發揮物理課堂教學每一個環節的教育作用,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利用實驗探究物理知識的能力普遍提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得到了加強,連續三年中考參加實驗技能考試的學生中,參加物理實驗100%的獲得滿分。

3、“自主探究——評價法”深受全體學生歡迎。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盎然,學生的物理成績不斷提高,2001、2002學年全區期末質量檢測中,我校初三、初二兩個年級的物理成績均居區前列。

“自主探究——評價法”教學模式,吸收了近代教育家羅杰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觀,用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是我校“物理回歸實驗室”和“開放性物理實驗教學”課題下的子課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遞進式地學習掌握知識,這不僅是教與學的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與教育內容的改革,我們將繼續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