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教學對策
時間:2022-08-11 08:39:40
導語:物理探究教學對策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是一門充滿探索樂趣的學科,在生動的理論講解中建構學生的物理思維,在豐富的實驗中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本領,初中物理教學也將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初中物理教學取得了多方面的進步。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多媒體教學得到廣泛應用,課堂教學更加生動逼真。伴隨教材的改革、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師更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學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同時還應看到,物理課程也存在著急需突破的教學“瓶頸”: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并不明顯,例如有的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學生對物理實驗表現(xiàn)不積極,認為實驗只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模仿操作,缺乏新意。因此,探究式教學的實施不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初中物理是學生物理課程學習的起步階段,甚至對學生今后的長期學習都會產(chǎn)生啟蒙影響。教師應當通過探究式教學,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物理知識探索、實驗研究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帶領下,逐漸學會自己閱讀、觀察、實驗和思考,并主動發(fā)問,真正在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物理學的原理。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應把握的要點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應注意把握以下要點:
第一,關注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愿意主動投入精力。所以教師對探究式教學的應用首先要注意把握學生的興趣焦點,并善于挖掘物理知識和學生興趣的結合點,進而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探究物理原理。例如,光學知識比較抽象,但學生對光學變化的不同效果卻容易產(chǎn)生興趣,教師如果從實踐現(xiàn)象出發(fā),用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再回歸理論分析,也會取得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
第二,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探究式教學實質(zhì)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教師帶領學生探究,二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的指導是基礎,學生需要在此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并利用課上和課下的時間主動投入到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因此,教師關鍵是要教授學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物理知識的學習講求活學活用,無論是電路的設計與連接,還是力學的相互作用,都不是紙上談兵,學生只有學會自主探究,并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意識,才能取得真正的收獲。
第三,關注對學生的激勵。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需要一種動力的支撐,對學生來說,獲得教師的肯定和激勵是他們熱切盼望的,每個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興趣,教師的幫助和鼓勵有助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重新認識自我,進而在物理課程的學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遵循興趣、主動性、激勵的方向指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應著力推進以下策略:
第一,將抽象的理論寓于生動的情境。理論知識講解是教學的基礎工作,但理論知識具有抽象性,教師應當營造物理知識的應用環(huán)境,使學生融入情境之中,然后再帶領學生探究其中的奧秘。因此,在每一章節(jié)知識講解前,教師應廣泛搜集學生感興趣的視頻資料,設計饒有趣味的實驗。例如,學生剛剛進入聲學的學習時,教師可引用寵物店吸引寵物的銷售策略,通過播放人無法聽到、但動物卻能聽到的聲音頻率,吸引動物前來寵物店,讓學生感受到聲音的無形力量,認識振動“頻率”的內(nèi)涵;或是選取不同樂器的聲音,引導學生如何辨別“聲色”。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是探究式教學的貫穿線索,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
第二,設計豐富多彩的主題實驗。初中物理在每一章節(jié)都安排了相應的實驗內(nèi)容,但教師在實驗課程的安排上應打破傳統(tǒng)的模擬操作,以主題實驗的方式給予學生實踐自主探究的機會。主題實驗教學可采取分組的方式,由教師將班級內(nèi)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項主題實驗任務,教師提出實驗問題及實驗要求,包括準備實驗器材、觀察并記錄實驗過程、小組成員總結實驗結論等。例如,在質(zhì)量和密度實驗中,教師可提出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測量糖塊的密度等具有啟發(fā)式的實驗主題,然后小組成員展開系統(tǒng)的探究活動。實驗結束后,每個小組成員可上臺演示實驗過程,講述實驗心得,再由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
第三,加強物理文化對學生的熏陶。物理文化實質(zhì)已經(jīng)融入在教材之中,只不過文化的“濃度”不夠鮮明。但物理文化對學生啟發(f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學生經(jīng)過物理文化的熏陶,會進一步增強探究意識,深刻體會探究學習帶給自己的收獲。物理文化既包括客觀的物理研究實驗器具,也包括物理學家個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質(zhì)等。教師可在每章節(jié)的講述中增加對物理學家的背景介紹,將物理學原理的發(fā)現(xiàn)寓于其中,或是介紹物理儀器的發(fā)明歷程,使學生認識物理學的浩瀚歷史。例如,牛頓對力學的研究歷程,阿基米德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等,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借此機會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素養(yǎng)。
第四,以開放式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每個學生的天生特質(zhì)不同,對學習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愛好和傾向。教師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征,而是要以此為契機,激勵學生對感興趣的物理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收獲探究成功的喜悅。例如,有的學生對焦距成像頗感興趣,有的學生熱衷研究浮力,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科學的激勵和引導,進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
四、總結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并綜合運用多種探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實現(xiàn)進步和成長。
- 上一篇:初中物理分層多級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培育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