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中觀察與實驗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1-18 02:32:40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中觀察與實驗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教學中觀察與實驗能力的培養

初中物理是探究性較強的學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物理觀察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與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一、為學生創造觀察條件,擅于規劃教學進程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與實驗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創建良好的探究學習環境,在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條件之后,進行思維習慣與觀察能力的培養.在實驗之前,教師需要進行教學進程的整體規劃,關于實驗操作步驟,關于安全注意事項,或者關于準備對學生提出的需要觀察細致入微的討論性問題等.教師可采用將學生分成小組的方式來進行觀察現象、發現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而擅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的教師,往往會在教學中取得優異的成果,因其了解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觀察問題,自主進行小型實驗,以此得出結論而鞏固理論知識.在進行觀察與實驗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需為學生全面地講授實驗基礎性知識,使其熟知在實驗室中的實驗及實施步驟等.結合課堂知識與實驗課程的內容,還需提升學生對實驗課程的知識理解程度.由于初中物理具有一定探究性質,教師應充分注重實驗與觀察現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初中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操作之前,教師需進行實驗安全示范,即規范性操作,教師也需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同時進行規范,提升學生操作實驗的信心,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需充分注重實驗的作用,并引導學生將物理理論性知識與實驗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抽象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物理實驗活動中感受到巨大的成就,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充分注重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培養學生加強學習觀念,積極合理地規劃教學進程,進而最大程度地運用觀察活動與實驗方式提升學生的能力.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察方式,訓練實驗操作步驟

在初中物理觀察與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察方式與思維,如教師需提前向學生貫徹實事求是的基本理論方法.即培養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要尊重客觀事實,并且深入、細致地觀察現象,這也是進一步正確進行實驗的前提.初中物理教師還需充分培養學生了解實驗操作知識,讓學生有機會進行物理實驗的操作及觀察現象后的討論,以此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教師需調動課堂與實驗中的氛圍,在良好的環境下為學生進行基礎性知識的講授,使其保持專業性的物理實驗基礎,培養初中學生主動學習與物理實驗操作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需加入令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物理實驗熱情與欲望,培養學生的探索性、研究性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物理實驗效果.在如今的初中教育體系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合理安排課程進度,逐步實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教師應充分明確實驗課程的目標與具體進度等,進一步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成果,使學生充分重視物理實驗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注重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積累物理知識.在觀察與實驗的講授中,通過觀察活動、實驗等形式,促使學生掌握知識,引導學生觀察有關現象與問題.例如,在探究“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時,教師應注意到實驗的重要性,讓學生產生認真做實驗的意識,操作中讓學生在事先準備的一根木直尺上系好細線,用作表示刻度,使每相鄰的細線之間是1cm長度,然后用此直尺去測量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和寬度,并記錄數據.在學生開展操作時,教師提出問題:(1)你所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最小刻度是多少?測量范圍多大?(2)你測出的課本的長度值,哪部分是刻度線所指示的,哪部分是估計出來的?(3)比較使用最小刻度是1dm和1cm的尺時測量出的結果,哪個準確些?為什么?(4)若將細線指示的最小刻度小到mm,測出的結果又會怎樣?如此,讓學生自己在動手過程中觀察對比,對“準確值”、“估計值”、“記錄單位”產生認識,進而加深體悟,自然地對測量中決定準確程度的是最小刻度就有了正確的理解.

總之,倡導觀察與實驗化的初中物理教學在實踐中具有重要價值,有利于培養初中學生較強的實踐思維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初中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作者:邵紅來 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樊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