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養學生質疑意識思考
時間:2022-04-20 10:26:42
導語:初中物理培養學生質疑意識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物理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探索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技能,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認為,學習能力最明顯的體現應該是質疑意識和相關能力,正如古人所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以講,質疑是一切探索活動的開始,因此我們的初中物理教學一定要關注學生質疑意識的培養。
一.限制學生質疑意識發展的原因分析
1.自卑心理和緊張情緒是發展質疑意識的天敵。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兒童階段的天真與活潑正在日漸消退,成人的穩重與虛榮正在不斷凸顯。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為了臉面不敢提出問題,尤其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他們自認反應較慢,學習動力欠缺,這種自卑在很大程度上打壓了他們主動質疑的念頭。此外,提出問題也需要勇氣,很多學生害怕提出的問題被老師與同學所恥笑,越是害怕則越是緊張,這樣他們在提出問題時就會出現詞不達意、語無倫次的情形,經過幾次失敗之后,學生將徹底失去主動提問的信心,他們也因此不敢再主動質疑。2.依賴心理將導致質疑智能的萎縮。長久以來,我們的課堂一直都以教師為中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形成了依賴的習慣,很多學生認為物理探宄是老師和那些成績好的學生的事情,與自己無關,結論出來后該記就記、該背就背。這些學生總是希望別人將他們的學習包辦到位,從而實現問題的快速解決,他們只會進行模仿,而不會獨立思考。這種情況反映在作業和考試表現為:學生面對講過的問題或是提問較為直接的問題,他們可以翻開教材,或依樣畫瓢、或套用公式,實現問題的解決,但是一旦面對一個全新的問題,他們將不知所措。比如我們講過速度單位“m/s”和“km/h”的換算之后,讓學生換算“km/min”和“m/s”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將顯得很是茫然,顯然長期形成的依賴心理讓學生的智能發生萎縮,他們不會質疑,自然也就不敢探索和獨立思考。3.盲從心理制約著學生質疑意識的發展。初中物理有很多基礎性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從表述層面來講,內容還比較繁瑣,所以有些老師為了省事,就讓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甚至某些典型例題的處理,教師也會讓學生以記憶的方式將分析方法復制在頭腦中。這樣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不利于學生主動質疑和獨立分析,只強調學生的盲目服從,久而久之,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將被嚴重遏制。此外,學生的質疑意識還受到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自身的保守心理和逆反心理,來自家庭、社會和同學的外界因素也嚴重干擾著學生質疑意識的發展。
二.學生質疑意識的激發策略
1.巧妙引導,搭建有助于學生質疑的平臺。初中階段是學生剛剛接觸物理的時期,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還比較陌生,因此他們也沒有正確的質疑方法,而這也正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比如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要對學生施以巧妙的引導,讓學生深入展開探索,于無疑處生疑,并指導學生對所學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合,啟發他們從同質信息中提煉出新的見解,讓學生從異質信息中發現疑問,讓學生不要被原有的框架所限定。此外,我們在教學中還要積極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圍繞共同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平臺,讓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看法,由此也將刺激學生問題的提出。比如有關“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的探究,教師可以設計導學案,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時相互協商,在各自提出猜想的基礎上進行相互質疑,即某學生提出:物體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體自身重力相關,則其他學生可以通過質疑要求他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實例列舉來否定該同學的猜想。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相互質疑中完善猜想,并結合猜想的提出逐步搭建驗證實驗的基本框架。2.創設情境,誘導學生產生質疑。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展開探宄,我們會設計一些導學案,在具體操作中,我們要注意知識點的問題化、問題的層次化、層次的科學化。筆者認為,任何探究活動都應該從問題開始,而情境又是問題產生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合理的構想、恰當的選材、精煉的講解,來營造一種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氛圍,誘導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研究“蒸發”的概念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張生活中的圖片:炎炎夏日,一個大狗張大著嘴巴,將長長的舌頭露在外面。對此,教師無需多言,學生也會聯系到生活中的這樣一件常見事例,并展開思考:炎熱的夏天,為什么狗要張大嘴巴吐舌頭呢?事實上,這些生活現象一直存在于學生的心里,可能部分學生也對此有過疑問,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一現象和哪些物理原理相關,因此也就不知道何時提出來。教師此刻通過圖片來創設情境,由此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3.聯系生活,啟發學生展開質疑。初中生的思維有這樣的特點:他們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賴于具體形象與直接經驗。因此,我們的物理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具體經驗來展開思考,并啟發學生展開質疑。比如再引導學生研究“浮力”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學問題:(1)在水中搬運塊石頭和在空氣中完成操作有什么不同的感覺;(2)結合密度的認識,我們都知道金屬的密度比較大,為什么金屬制成的輪船卻能漂浮在水面上。這些問題完全來自于學生的生活,這些問題學生不一定會立刻給出答案,但是卻可以通過生活小實驗來進行研宄和探索,比如第一個問題,學生準備一塊小石頭和一盆水就可以完成實驗,實驗的結果也將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在水中搬運石頭時,感覺輕了不少?學生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當然會倍感興趣,他們最終會在問題的探索中明確浮力的基本概念。
三.學生質疑意識培養的注意事項
我們在對學生的質疑意識進行培養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導學案編寫時,一定要注意火候和時機的把握,不能矯揉造作,要順其自然。心理學研究指出,人的認知水平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己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們的認知過程正是在這三個層次間往復循環、螺旋上升的。結合這個規律,我們在引導學生的質疑時,必須要依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并按照由形象到抽象的次序來進行多角度的規劃,藉此引導學生于無疑處生疑。學生的質疑內容應該更加具備針對性、開放性和可探索性,這些也需要教師多方引導、多加點撥。其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做好知識的鋪墊工作,由此來降低知識的門檻,以實現知識的逐個突破,讓學生在穩扎穩打的過程中深度思索,并在相關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形成自己對有關過程和情境的理解。須知,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性化差異,我們在教學中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要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引導下獲得成長。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光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要充分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彼此啟發,進而實現共同進步。眾所周知,疑問可以強化學生探索的動力,疑問也孕育著學生的發現。在新課程的物理課堂上,為了優化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質疑意識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設計,特別是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切入口,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好的啟發效果和引導效果。而且學生的質疑意識激發得好,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同時學生也將形成一種深入思考、不斷探索的習慣,這種習慣將成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發展的基礎,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成程.淺談初中學生物理意識的培養[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4(9).
[2]葉曉華.在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J].教學與管理,2002(4).
作者:徐辭 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東林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探討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