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時間:2022-06-10 08:05:21

導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摘要:在初中物理是極其重要的課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遵循生本理念,實現物理教學模式與方式的轉變,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

毋庸置疑,在新課改下,生本理念已經成為教學中的關鍵載體,理念主要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的創新變革。從某個角度分析,初中物理正處于不斷創新與變革階段,仍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時展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從現實出發,實現多元化教學,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效課堂的概述與現實意義

所謂高效課堂,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知識程度為基礎,用最短的時間以及最少的精力為學生傳授知識,這是當前較為新穎的一種教學模式。高效課堂的構建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與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兩個方面,前者主要體現在學生課堂接受知識量的多少,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接受程度,后者則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比如,對學生學習習慣、思維開拓的影響。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當前的關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拉近師生距離,讓教師對學生有所了解,在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滿足學習需求。此外,高效課堂的構建還能克服傳統教學缺陷,可以引導學生逐漸喜歡上物理這門學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知識的接受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一)構建有效的教學情景。在教學中教師需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共性,要將生本理念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另外,教師還需根據教學要求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象,提高學生的物理認知水平,實現多元化的教學形態。在進行情景創設的時候,需要教師緊緊遵循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個性化角度出發,通過情景創設推動學生掌握更多技能。第一創設情景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提高學習興趣,促使課堂教學具有目標性,比如,在學習壓強的時候,如果單純講解教材內容會使學生不甚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幾個塑料瓶,在塑料瓶上扎上小孔,伴隨小孔深度的增加,可以了解到水從小孔溢出的現象更加明顯,與此同時,物理教師需要提問學生,提高探究興趣;第二,要構建問題情景,切實有效的問題往往事半功倍,在學氣壓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實驗教學的方式,往長頸漏斗里灌入紅色的水,經過實驗可以了解到為什么水沒有流出來,這與我們要講解的內容有什么聯系。一系列的問題可以為學生學習物理指引方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習欲望。(二)加強實驗教學。毋庸置疑,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理論知識需要實驗加以證明,所以實驗教學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部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因為受到實驗器械的影響,物理教師以自身為主導,這種實驗教學方式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卻會導致實驗教學趨于形式,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對此在構建高效課堂中需要加以改善,要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需要通過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動手能力,發揚創新精神。比如,在學習浮力的時候,單純的講解無法讓學生快速掌握基本的含義,在分析浮力與物重密度關系的時候,便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在一旁引導,指引學生觀察實驗內容,得出實驗結論,形成實驗報告。為從根本上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采取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合作與協助中掌握知識,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則是在實驗過程中物體不可與器皿發生接觸,在讀數的時候也要保證準確,否則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三)激發學生情感。每一位物理教師都需要認識到學習需要融入情感,包括師生之間的情感、生生之間的情感,也只有將情感融入其中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愛上物理,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引學生快樂學習物理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第一要體現出生活化,因為物理知識是比較復雜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將其實現生活化可以實現物理知識的簡化,讓物理教學具有生活氣息,能夠貼近學生,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第二是加強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屬性上分析,計算機技術圖文一體,具有現代化氣息,尤其是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缺陷,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比較復雜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采取計算機教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觀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從感性認知轉變為理性認知。(四)開展課外活動。課堂時間有限,教材內容具有局限性,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帶領學生走進物理的海洋,對此需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要應用課外活動的豐富性以及空間的廣闊性推動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課外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升知識掌握水平。當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無論教師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的認識,開展實踐調查,組織物理競賽等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物理文化,提升探究意識。(五)采取互動教學。從嚴格意義上分析,初中物理課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在教學中需要讓物理更加接地氣,需要積極采取互動式教學方式,要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關系,也能提高學生對物理教師的認識,將帶來的陌生感與壓力感打消,從而實現教學的完善。另外,在傳統物理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種灌注式教學方式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無法讓學生舉一反三,無法將知識融入到生活之中,也無法構建高效課堂,對此,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之中,需要從教學雙向特性出發,實現互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性,也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主要指導者,要拉近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與成長。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需要構建高效課堂,要積極摒棄傳統的教學缺陷,遵循生本理念,完善教學方法,增強實驗教學,雙向教學,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文波.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下旬),2017,(4).

[2]宗先柳.關于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5).

[3]陳建.如何構建物理九年級之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

[4]王肇銘.努力建立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教學體系[J].物理教學探討,2005,(9).

[5]李重白.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零陵學院學報,2004,(8).

[6]關月河.物理教學談激趣[J].廣東教育,2005,(1).

[7]楊品佳.經歷沖突激發思維[J].考試周刊,2019,(18).

[8]沈作勇.在物理教學中應注意滲透“習題意識”[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4,(9).

[9]孫維芬.數學方法之于物理教學[J].黑河教育,1995,(5).

[10]戴興華.智能手機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浙江教育技術,2018,(1).

[11]潘洪媚.物理教學中的美學滲透[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S1).

[12]程占敏.遷移規律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1998,(6).

作者:胥彤雯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伏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