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綜合教改論文
時間:2022-05-07 05:54:00
導語:物理教學綜合教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培養學生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科研的重要問題之一。多年的教研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有超前的意識,發展的眼光,不斷更新落后的觀念,進行大膽的探索,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遵循教育規律,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科學性和實踐性,不斷發現新問題,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1987年我市參加了省教育學院中教部物理教研室組織的初中物理教與學綜合改革實驗,近十年來走過了一條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深化的改革之路。這項實驗是1989年哈爾濱市教委評定推廣的十七項科研成果之一。1991年又被省教委評為教育成果一等獎,并確定為八五的重點課題。這項實驗成果現已在全省大面積推廣。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
一、實驗目標
“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的總目標是:讓全體同學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下分兩個目標系統。其一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目標系統,由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意目標和德育目標組成。其二是教法與學法同步發展的目標系統,其核心是尋求最近發展區,給每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成功機會,以教法的轉變促進學生學法的轉變,形成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原則
1.綜合同步發展原則:教師的教學過程必須在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動作領域同步展開,既要重視知識結構、思維能力、觀察實驗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又要重視學生興趣、動機、態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并且使這兩者的發展同步。
2.循序漸進動態變化原則:針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素質不斷提高的規律,設計動態的教學過程,以引導學生素質朝著預定目標變化。
3.學生參與與成功原則: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民主寬松的情境,提供全體學生參與的氣氛,給中、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和條件。
4.反饋調節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調整教學,還要注意指導學生獲得自我反饋的技能,培養學生主動尋求反饋信息,同時進行自我調整的習慣。
5.時效原則: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必須以45分鐘課堂時間為基準。當堂作業,當堂完成,從少留課外作業,到不留課外作業,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負擔。
三、教改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初步實驗階段1.預實驗階段:1987年7月到1988年8月,在這一年里組織各區、縣(市)教研員和實驗教師學習理論,考查和借鑒國內外各種教法的長處,設計了教與學綜合教改實驗”的框架,邊學習邊研究,初步形成了進行教改的骨干隊伍。2.探索前進階段:1988年9月到1990年9月,進行各種專題研究,邊探索邊完善。探索的問題有如何掌握學生各種素質的最近發展區;學習準備的內容、形式和程度的把握;參與的形式和質量;如何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等等。
第二階段:探索提高、推廣階段1990年到1992年,對前3年的實驗進行了全面總結,以實驗點為基地,逐漸推廣。要求在哈市的八區五縣中,區區縣縣有實驗點,這樣就由原來的五個實驗點發展到二十多個實驗點,有的實驗點從實驗的有效作法中抽取大多數教師能操作的作法,推廣到其它學科和班主任工作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個階段:大面積推廣并向教學常規轉化階段教改實驗的目的是提高全體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我市物理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從教改所獲得的豐富經驗中提取易于被廣大教師所掌握、操作性強的,使用有效的好作法,向廣大教師推薦。這些作法是:(1)?用豐富多彩的鼓勵形式,激勵學生參與教學、主動學習。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不利于學生素質發展的言詞和動作。(2)針對學生的實際,為每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優異成績,用以強化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產生可以學好也一定能學好物理的心理意識。(3)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組織、引導、啟發、點撥,不能包辦、代替學生的學習過程。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我獲取的過程。(4)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伙伴關系,是協作完成同一任務的關系。因此課堂上教師應有輕松自如的表現,促使并給予學生在積極敏捷的思維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5)在學生回答問題和觀察實驗時,教師要認真聽取和參與,積極從諸多的反饋信息中發現學生的知識、思維和技能的缺陷。捕捉能使教學活動深化的機遇。教師精心組織引導,使雙邊的或多邊的研討話動自然而深入地展開,并得到完滿的結論。(6)對于希望讓學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課堂上教師要示范,然后學生模仿。教師要有訓練意識。(7)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組織閱讀物理課外讀物的讀書會,做一些物理趣味實驗,師生共同制作一些簡易教具和學具,舉辦小制作展覽和評比,舉辦物理小論文評比,組織現代科技講座等等。(8)采取多種形式的檢查,強化學生的正確行為。如抽查、同桌互檢、自檢,交流學習經驗等。
經過近10年的實驗,我們的體會是:(1)提高各區教研員對教改工作的認識是搞好教改,并使其深入發展下去的前提。在開展綜合教改實驗的前幾年里,仍有教研員認為不教改學生也能升學到盛市重點校,教改是花架子,擺樣子。在有的區己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的時候,他們仍按兵不動。當認識到綜合教改實驗的目的不是著眼于提高中考的分數,而是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時,他們才真正參與到這項改革實驗中來。(2)提高教師對教學過程和師生關系的認識,是使教改在學校扎根并使其發展下去的動力。有一些教改實驗出現短期行為,曇花一現,虎頭蛇尾,追其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要提高學生的素質,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提高對教學過程的認識,在課堂上要擺平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我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學生,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和習慣的過程,不是教師一方就能左右、主觀臆斷的事情。所以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參與關系,是伙伴,是朋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能發揮在教學活動中的組織、引導、激發和點撥的作用,而不能有主宰、代替學生思維、動作的想法和行為。(3)樹立教改樣板,可促使學校領導下決心進行教改。我市阿城五中,在1987年以前是教學的三類學校,學生入學后紛紛外流。自從1987年齊和老師參加綜合教改實驗后,出現一批教改成果。齊和老師擔任校長職務后,又將物理科的教改成果,擴展遷移到其他各個學科,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五中由原來不知名的學校一躍而為在阿城教學質量名列前茅的學校,流失生、外流生不見了,還有不少學生要求到五中就讀。我們宣傳五中的做法和成就,宣傳齊和老師的精神和遠見卓識,引起了社會效應,1995年哈市四十一中、五十三中等,由校長組織全校教師集體到阿城五中聽課調研,吸取五中的經驗和做法。有組織、有領導、有方案地進行本校的”綜合教改實驗”,現已收到良好效果。(4)只有常規教學槁得好的教師,才能成為教改的重點試驗點,才能出成果。我們在綜合教改實驗的開始階段,只注意選擇一般學校中的教學能力也一般<的教師作為我們的實驗教師。實踐證明還沒有掌握好教學常規的教師是沒有能力槁教改實驗的,更談不上出成果。所以教改實驗是素質好,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的事,吸取教改成果中的有效做法是廣大教師的事。我們將教改成果轉化為教學常規也是基于這一思想進行的。(5)教改鍛煉人,教改培養人,教改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哈爾濱市近五年,初中物理科評出的市級骨干教師共36名,其中有31名搞綜合教改實驗,占86%,其他5名"教師也不同程度地搞其他教法的教改實驗。近幾年的省級公開課,東北三省教改研討會公開課,以及省電視自聘請的講課教師均為我們教改實驗的教師。哈市五十三中物理組有四名教師參加綜合教改實驗,近五年其中有兩人成為市級骨干教師,做省級公開課4人次,市級公開課6人次,有一人被哈爾濱有線電視自聘請為講課教師,有一名教師的電教課被評為市電杯競賽一等獎。
- 上一篇:物理教學培養論文
- 下一篇:計生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報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