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18 09:24:24

導語:反思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思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摘要】大學物理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然而大學物理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尋找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物理;翻轉課堂;思維導圖

1.學時少、內容多、難度大

當今理工科的高校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目的,大學物理課程呈現學時不斷減少甚至被取消的趨勢。大學物理的授課面臨著學時少、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難度高、物理過程抽象復雜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大學物理的授課難度增大。學時少、內容多,這勢必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物理知識。此外,大學物理涉及到很多物理建模和微積分的知識。很多學生高等數學特別是微積分部分學得不好,在做大學物理習題的時候,就不知道怎么進行建模和計算,進而大學物理就學不懂。因此,如何在學時少、內容多、難度大的情況下,讓學生掌握大學物理課程的基礎知識,是高校大學物理教師需解決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下:減少授課內容,注重講解物理建模和微積分在大學物理的應用。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很大的差別在于,大學物理引入了微積分。很多大學生高中物理學得很好,但是大學物理學得不好,很大原因是不會進行物理建模和微積分的計算。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增強物理模型的建立的講解,以及微積分在物理中的應用的講解。此外,還應改變刷題的練習模式。對待學生做習題,應要求學生真正理解物理含義,認真進行計算,并能夠舉一反三。題目寧可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現有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固定的課堂、固定的時間進行授課,學生“被迫學習”,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且易形成抵觸的心里。學生一旦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缺乏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和科學精神的引導,因此,應該改變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傳統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創新精神與物理教學放在同一地位。相應的對策:

(1)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不但要對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教材進行改革,還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采用“翻轉課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精心備課,設計好教學程序。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從“講解知識”的角色,轉變成引導學生尋找教學資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靈活地運用知識。

(2)課前指導。指導學生課前自學。督促學生課前閱讀,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并找出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可提高課堂的聽課效率。

(3)指導學生做課堂筆記。課堂上,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不僅能夠集中注意力,還能斷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習慣。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整合離散的知識點,理清知識脈絡,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4)督促學生課后復習,整理筆記。學生自己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這樣能加深印象、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應要求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標出重點和難點,并及時進行復習和做練習。

3.學生學學物理的態度不端正

高中時,學生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與高考有關的科目上。受高考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對公共基礎課不重視。大學物理與各個學科的關聯不明顯,進而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近年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有增無減。很多學生只學與就業、考研相關的課程,對公共基礎課不夠重視。非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不濃。部分學生還有抵觸心理。還有學生反應,大學物理缺乏實際應用的例子,因而對大學物理不感興趣。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師生的互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下:

(1)大學物理授課教師需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收集相關的素材,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現代工業、科學前沿等領域聯系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性、直觀性。同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及時與學生互動,根據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調整授課進度,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2)大部分高校對大學物理的考核評價方式都是期末成績的比重比較大。比如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這種考核方式,存在的隱形的弊端是學生“會考試”而“不會做事”,出現“高分低能”、“有分無能”,“考前突擊,考完全忘”的現象。因此,需要改變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將以往的測試記憶為主的知識性的考核,轉變為以實際、應用為主的能力和素質的考核。降低期末成績在整個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平時的考察和測試,促使學生平時認真聽課,并隨時做好考試的準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目前很多高校講授公共基礎課都是采用大班教學。一個班,一百多人。大學物理涉及到很多公式、定理的推倒,教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進行推導,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而由于教室里學生人數較多,坐在后排的同學,基本看不清楚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可采用小班教學模式進行授課。

4.物理實驗儀器和設備不足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要想學好物理學,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是必不可少的。觀察實驗現象,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物理規律。大多數物理實驗都需要精密的實驗設備和穩定的實驗環境。然而,很多高校仍存在物理實驗設備老化、損壞和設備供不應求的現象。教學條件的落后,使得物理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無法在課堂上演示。學生不了解物理過程,進而不易掌握知識點。很多高校大學物理理論課程與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是分開的,這導致學生學完了大學物理理論課程后,在做大學物理實驗時,還是對理論知識部分不清楚。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下:

(1)課堂上多運用現代多媒體進行教學。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和網絡的便捷,為獲取教學資源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

(2)在大學物理的課堂上,引用計算機進行仿真模擬,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直觀化。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計算機模擬是物理學的三種研究方法。通過在課堂上引用計算機仿真模擬,將物理過程形成動畫,有助于學生理解復雜的物理規律。利用數值模擬,指導物理實驗,降低物理實驗的成本。學生從建立模擬、設計實驗,到計算機編程,最后到改變實驗參數、一步步輸出結果,整個過程既可培養學生建立物理模式的能力,還可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結束語

衡量教學是否成功,不僅在于授課教師講授了什么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學生是否真正掌握并能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大學物理的教與學的過程,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可從上述幾個方面進行反思與改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方莉俐.《大學物理》少學時多內容教學改革初探[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院,2001,12:69-71.

[2]張志穎,付申成.淺談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0(1):71-72.

[3]竇超.《Matlab在大學物理中的應用》課程實施方案[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39(2):115-118.

作者:梁秋群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