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02 09:25:16
導語: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之后獲得的相應知識,并以此提高個人探究能力的學習方法。探究性學習模式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不斷探索問題,并通過相應學習手段將其解決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從本質上提高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在講臺按部就班地講,學生在下面耳朵豎起來聽,更多的在于激勵學生解決生活中發(fā)生的各類問題。多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改的逐步實施,新形勢下探究性學習模式是其中一種有效模式,得到社會上眾多學校認可和提倡。調查中發(fā)現,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應試成績,并且遷移到生活中不斷發(fā)現、分析、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社會的發(fā)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例如,在教師和同學一起解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車,小車與繩子的一端相連,繩子另一端通過定滑輪吊著一個質量為m的砝碼,砝碼離地高h,若使小車、砝碼從靜止開始釋放,到砝碼著地時,在此過程中,繩子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多少?”這個物理題時,一些同學得出的答案是繩子對小車做功為G=mgh,教師先了解學生的解題思路和過程,其中,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在拉力與位移的方向是一致時,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拉力乘以位移。接下來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其合作討論問題,并做好討論過程記錄,在記錄中可以看到,有的同學是以系統為研究對象,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繩子的拉力,之后求得拉力的做功;而另一部分同學是先運用機械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物體落地時的速度,然后運用動能定理,以此求出繩子拉力所做的功。通過這樣的練習,既能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二、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注意點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可以起到保障教育教學本質的目的,不僅可以讓高中生通過實踐操作過程,復習驗證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學校通過探究性學習模式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讓枯燥的物理理論知識走進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更具備說服力。這種新型探究性教學模式改變了舊的理念教學,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討解決問題,一步步克服了高中生實際操作能力不足的問題。2.有利于增強物理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舊的物理教學模式由課堂上教師進行書面講授,學生在講臺下聽課作為教學任務,整個課堂十分枯燥乏味,學生的積極性差,不能主動去了解知識。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采用新型探究性學習模式,可以更加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將更多時間留給學生,組織學生小組自主探究問題。3.探究性學習模式注意點。相對其他學習模式而言,探究性學習模式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項。例如,第一,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容提供合理的探究性學習課題,不要選擇太過復雜的內容,避免在學生學業(yè)壓力大、科目繁多的情況下增加他們的負擔,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第二,教師要注意提供學生相應的探究方式,試驗步驟和探究器材,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科學式探究學習,節(jié)省學生設計探究過程的時間,將更多時間用于物理基本理念的探索和發(fā)掘。第三,要注意教學的留白,教學留白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探究精神,在教學留白中,學生可以有時間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將問題解決,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教學思路及教學過程
1.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教學思路。首先,把學生作為探究性課堂的主體。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社會的發(fā)展。因此,為了跟上教育的時代步伐,就要探尋和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通過調查發(fā)現,物理教師在采用探究性教學模式之后,可以從根本上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他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主動觀察實驗設計中的每個細節(jié),之后運用實驗現象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做到從理論中來,到生活中去,再到理論中來,這樣可以確保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探究性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例如,在講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內容時,其基礎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同時掌握加速度的定義,最后將它們進行綜合,掌握勻加速直線運動所需要的條件。在所有教學內容中,打點計時器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是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連續(xù)的點進行物體加速度,并以此判斷物體是否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教師讓學生自主組裝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實驗器材裝置,針對不同狀態(tài)下的打點計時器打出連續(xù)的點,進行收集和記錄,最后,讓學生根據所記錄的數據制作勻加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圖像,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對勻加速直線運動以及加速度的定義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為學好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把新型教學方法作為重點。在研究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新的教學目標,必須采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科學進行教學,新時期的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基礎,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物理內容在生活實際中也會運用到。因此,物理教學既是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也是鍛煉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教學。學生在學習物理這門學科時,應該保持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這是學好物理的基礎前提。探究性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進行物理學習,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達到學以致用,從而由點到面全面提高。2.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通過調查高中物理教學發(fā)現,優(yōu)秀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教學常采取以下過程:學校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教師提供查閱資料,學生主動進行實驗探究,從試驗中提出假設,從實驗驗證最后得到結論。例如,在進行電磁感應的物理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先自主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查閱資料,在對已學知識進行回顧后,主動進行實驗設計,提出如何產生感應電流的設想,進而用實驗驗證。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最終總結得到不論用哪種方式,只要是閉合回路中磁通量有變化便能產生感應電流這一根本原因。這樣通過學生的全程主動參與,使教學任務得到充分解決,讓學習效果得到提高。在高中物理進行新課改后,教師不斷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的發(fā)揮,達到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而轉變教師之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學生的知識也能夠得到更新和完善,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飛.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上旬刊),2014,(8).
[2]韓貴平.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5).
[3]閆曉磊.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3).
[4]洪瑋貞.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3,(7).
作者:謝繼雄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中物理特長類學生教學模塊重構
-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