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平臺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4 05:15:00

導語: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平臺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平臺研究論文

摘要:網絡課程教學系統平臺以課程學習的網絡支持系統為目的,文章闡述了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教學平臺開發的設計原則,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組織與實施,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系統的開發特點及技術。

關鍵詞:物理學主干課程;課程資源;網絡平臺;網絡課程

校園網絡的建立,為教學現代化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同時網絡教育的軟件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網絡教育資源庫和網絡教育支撐平臺,前者提供教學內容,它包括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網上教學所需的各種材料。后者提供教學環境,它包括網絡教學支持、網絡教育資源庫管理、教學管理與評價、系統管理等。校園網物理學主干課程教學系統平臺的資源具有Internet上資源無法替代的作用,它的建成能適合本校教育教學實際需要,以廣大師生物理學科的學習和科研為目的,為物理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服務。

一、平臺的設計原則

校園網物理學主干課程教學系統平臺以課程學習的網絡支持系統為目的,在各種不同的教學環節中提供靈活的、適合于多種層面的交互式教學支撐環境。它的設計遵循以下原則:

(一)服務教和學的原則

課程資源與教學管理平臺的功能主要是為教師的課程教學和學生的課程學習提供教學支撐環境,所以要服從服務教和學的原則。

(二)可擴充性原則

系統必須優化體系結構,可擴充性強。因此,軟件功能上應有進一步開發的計劃,硬件環境的選型要考慮擴充方案的成本。

(三)簡潔明了原則

版面結構設計、顏色、字體簡潔明了;網站導航清晰明確;指示性圖形含義前后保持一致;整體頁面風格一致。

(四)易操作的原則

操作要簡單,不需要進行系統應用培訓;運行快捷:提示信息詳盡、準確、恰當。

(五)易維護性原則

當系統上出現小的變動或出現新的需要時,要能夠方便快速地進行維護。

二、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組織與實施

資源與教學管理平臺是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重要資源,也是學生進行網上課程學習的基礎,所以對課程資源的建設和組織也至關重要。網絡教學課程資源建設分為兩部分:資源內容的建設和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

(一)課程資源內容的建設

按照課程的形式組織和呈現資源,課程資源模塊是本系統的核心模塊。在課程資源模塊中分為:課程簡介、任課教師信息、教學大綱、三基方案、教學進度安排、實驗安排、PPT課件、教學錄像、學習資源、學生作業、試卷試題等。

(二)課程資源內容的組織管理

課程資源具有數量大、形式多樣、針對性強、教育性強等諸多特點,必須按標準規范將分散、無序的資源整合起來,使用戶能夠方便、高效的將其利用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之中。

1.資源組織管理:(1)成立專門的課程開發機構,由教育技術人員和學科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制作質量高、效果佳的網絡課程。(2)按課程組織所有資源。組織開課的教師按資源建設規范,提交課程建設的電子稿件,多媒體素材課件等數字材料。根據教學需要,從互聯網上收集整理相關的素材、與專業有關的網站或網頁錄入到資源庫中。(3)提供資源的詳細資料說明;(4)資源下載。

2.資源上傳管理:普通用戶上傳的資源在入庫前,必須進行審核。資源的審核者通常是一些學科專家,學科專家按照網絡資源的評價標準對資源數據進行評價,將合格的資源提供給終端用戶使用。目前,還沒有一套實用或可操作的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恰當評價的量表。資源的審核主要依靠資源審核專家從資源的科學性、正確性和技術性及規范性幾個方面對資源進行審核,以主觀評價為主。在本課題中資源的審核授權給創建課程的教師,即課程管理員,以及系統管理員。資源上傳管理實現:資源上傳功能;對上傳資源的審核;對上傳資源的信息修改。

(三)課程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

本系統是以課程的形式組織和呈現資源,所以資源的組織和建設是以課程為單位的。系統的部分資源是系統創建的時候提供的,但是,建設階段添加的資源畢竟有限,要使平臺不斷壯大,資源不斷增加,后期平臺運行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資源的不斷積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系統中,用戶可以使用所有的相關資源,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上傳到服務器中供其他用戶瀏覽和使用。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系統的用戶分為系統管理員、教師、學生和一般用戶四類,每類具有不同的使用權限。根據用戶權限不同,用戶進入系統后,所呈現的課程資源相關頁面內容也不一樣:(1)系統管理員:瀏覽課程資源或信息;修改和刪除課程簡介、任課教師信息、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安排、實驗安排;添加和刪除PPT課件、學習資源、試卷試題;管理學生作業、課程公告和課程留言。(2)教師:瀏覽課程資源或信息。課程管理員還可以修改和刪除課程簡介、任課教師信息、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安排、實驗安排;添加和刪除PPT課件、學習資源、試卷試題;查看學生作業,對學生作業給出反饋信息;刪除學生作業;管理課程公告和課程留言。(3)學生:瀏覽課程資源或信息;上傳學生作業;查看教師對作業的反饋信息;上傳自己積累和搜集的與課程相關的資源或自己的作品;簽寫課程留言。(4)一般用戶:瀏覽課程資源或信息;上傳與課程相關的資源或自己的作品;簽寫課程留言。

(四)系統的技術實施

網絡教學資源系統在客戶與資源庫之間采用B/S結構模式,管理員與資源庫之間采用的是B/S和C/S相結合的混合結構模式。B/S結構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友好的界面并盡可能減少用戶操作的復雜性,而對系統管理員采用B/S和C/S相結合,增強了系統管理的靈活性、可靠性,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保證系統高效安全穩定地運行。系統采用的編程語言為XML,數據庫為SQLsever7.0,網頁平面設計工具為DreamweaverMX,圖形、圖像平面設計工具Photoshop7.0,操作系統為WindowsXP,Web和FTP服務器為IIS5.0。

三、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的開發

物理學專業主干課程網絡的開發是臺州學院于2005年立項的校級科研項目,它包括了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數學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實驗等基礎主干課程的學習內容。系列網絡課程由物理與電子電子學院組織力量進行開發工作,由教育技術專業課教師編寫腳本,集中了所有專業課的任課教師或專家。

網絡課程以面向新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為依托,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和科學性。“物理學專業主干課程”網絡課程的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全面,信息量巨大,帶有數量極大的文本、圖形、動畫等媒體素材及教學模塊等,同時在教學內容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知識內容,上傳最新學科動態,有利于學生自我學習和教師輔助教學的功能。課程在功能模塊之間、學科之間可以方便靈活地進行跳轉,同時能較方便地瀏覽相應的學科網站和文件檢索功能,具有良好交互性及可控性。

四、結語

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平臺的開發與建設,正是適應當前國家大力推廣網絡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課程和教學資源庫在網絡教學上的優勢,為師生之間提供多層次、多角度的交互平臺,實現理想的學習環境,為學生進行研究、探索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岳輝麟.關于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5,(2).

[2]趙海蘭.高職高專院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

[3]葉善專,朱明.大學物理精品課程的建設和發展[J].物理與工程,2006,(3).

[4]于偉建,莊學真.論高等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