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程探究能力的培育
時間:2022-08-11 10:36:20
導語:物理課程探究能力的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標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學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發展學生的能力.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學生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途徑.今后的物理課教學,最大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積極地自主探究.它不僅可使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還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究學習機會,使他們能夠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地獲取科學知識,增長能力,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呢?
一、培養興趣,激發探究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設法培養興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要使學生有興趣,就要把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例如,在講“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教師可讓學生尋找一些能夠發聲的簡單物體如木片、梳子、鈴鐺、紙盒等,并把它們帶到課堂.先讓學生擺弄這些器具并使其發聲,學生用敲、撥、拉、吹、彈、搖、拍等方法,都使物體發出了聲音,這樣讓學生感受“聲音的世界”,由此進行“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情境導入.然后提出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物理探究角色.學生動手做各種發聲的實驗,然后討論,教師點撥,得出物理結論:聲音是因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了解這一規律后,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如讓學生用手觸摸自己講話時的喉嚨振動,觀察和解釋蟬鳴現象等.這樣,學生手腦并用,興趣盎然.
二、創設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活動,使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體驗、學習、感悟,從而領悟科學思想,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基本技能.例如,在講“光的折射”時,我給每個學生分發了一燒杯熱水,一只激光手電筒,一張硬白紙片,一只空塑料杯,一支長吸管等,讓學生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礎上,結合自習,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在探究實驗的總結交流中,學生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究結論:1.光線在水中也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改變傳播方向,且偏向法線;3.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隨著增大;4.光從空氣中垂直射向水中時,不改變光的傳播方向;5.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且偏離法線;6.斜插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向上彎折了;7.豎直放的吸管從上面看在水中的部分好像變短了,而從旁邊看,好像變粗了……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獲得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重視引導,教給探究方法
學生探究的問題提出后,教師起好引導作用,不能袖手旁觀.教師要采取“扶”一把的形式,充分利用填空題和思考題等多種形式,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要探究的內容進行搭橋,讓學生進行思維,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較快地成為一個探索者、研究者與發現者,增強科學探究的信心.在扶的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引”的工作,教師可把設計好的實驗交給學生,可以是完全正確的設計方案,也可以是正確、錯誤兼備的方案,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的設計原理,并探究判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例如,在講“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教師先進行演示,移動蠟燭和光屏讓學生看到放大的像、縮小的像和看不到像.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什么情況下才能分別得到放大的像、縮小的像和看不到像?什么情況下像是正立的、倒立的?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然后讓學生大膽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會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四、注重生活,培養探究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相當密切,教師要將學生的探究視點從課堂引導到生活中,通過展開廣泛的社會調查及其他學習活動,切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比較材料的保溫性能”、“電冰箱中的物態變化”等.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安排學生利用生活經歷來探究新知識、實踐新知識.例如,在學習“光現象”后,教師可讓學生到校外廣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還可要求學生到眼鏡修配店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視力檢查和鏡片的配制過程.通過不斷嘗試,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的每一個方面展開探究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經歷發現科學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夯實基礎.
總之,“科學的本質在于探究”.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經歷科學家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明白科學是不斷發展的,人類對自然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激發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促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并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 上一篇:物理課程創新能力培育
- 下一篇:物理習題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