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作用
時間:2022-05-16 05:44:34
導語: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利用多媒體有利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會積極地調動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去求知和探索,教學才會取得好的效果。而理科傳統的定義、公式、例題的講解方式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持久地保持注意力。教學實踐表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八年級物理講解《運動的快慢》時有這樣一道例題:我國優秀運動員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勇奪110m跨欄金牌并打破奧運紀錄,成績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黑板上抄寫例題,找出相關的物理量,列出公式求解。學生學起來感覺十分的枯燥,效率十分低下。筆者在講這道例題時,并沒有直接給出題目,而是利用多媒體播放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110m欄奪冠的錄像資料,學生被緊張激烈的比賽所吸引,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畫面,比賽結果一出學生更是一片歡呼。筆者這時適時地提出問題:劉翔為什么被稱為“翔飛人”?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因為劉翔跑得快。筆者接著問:劉翔到底有多快?學生紛紛拿起筆進行計算。由于改變了問題的呈現方式,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了對速度公式的理解運用,同時,還使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體會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很好地落實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再比如:講解光源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幽深的海底世界中的水母、燈籠魚、斧頭魚,寧靜夜晚草叢中飛舞的螢火蟲等圖片,使學生在領略自然的美好與和諧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對什么是光源有了認識。
二、利用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初中物理中有許多概念和過程是比較抽象的,而初中學生由于年齡普遍還比較小,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于一些知識很難理解。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比如:在關于電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因此,學生對電流的概念的理解成為教學中的難點,以往教師在處理這一難點時往往采用打比方的方法,用電流類比水流,等等。盡管如此,學生在頭腦中對于電流的形成還是比較模糊的,不能有效地建立起物理模型。而借助多媒體課件,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在開關閉合之前,導線中存在大量的自由電子,運動方向是雜亂無章的,可接通電源以后,這些自由電子受到定向的推動力,從電源正極沿導線通過用電器回到電源負極的情景,在不知不覺中對電流的形成過程有了深刻的認識,于輕松愉快中化解了教學難點。還有如聲音的傳播方式——聲波,在日常生活中是難以觀察到的,但利用多媒體就可以把聲波在空間的傳播方式形象地表示出來。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像電子的結構、內燃機的工作過程、電磁感應原理,等等,一些學生不易感知的內容,都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三、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做好物理實驗,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地區的學校由于受實驗室條件的限制,一些實驗不可能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或不便于演示,而這些實驗又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測量大氣壓的托里拆利實驗,由于水銀有毒,不便于在課堂上演示,可機械地講解很難令學生信服,這時可以利用錄像來呈現實驗過程,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有效彌補了教學中的不足。還有很多物理運動過程瞬間發生、稍縱即逝,學生很難細致全面地觀察實驗現象。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很好地重現某些物理現象,且可按需要隨時進行控制,或化快速為慢速,或暫停,或放大,使實驗現象清楚、直觀地呈現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的觀察和理解。比如:在講解機械能的轉化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很容易看到小球從高處落下接觸地面后的形變過程,從而很好地理解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過程。
四、利用多媒體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利用多媒體的超文本方式呈現所要復習的內容,可以實現對復習內容最有效的組織和管理,使不同章節的相關內容形成一個知識網絡,有利于學生把握知識脈絡和建立起知識間的聯系。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一些重要的實驗過程,對一部分好學生而言可以喚起他們的記憶,達到進一步鞏固加深的目的;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又是再一次的學習過程,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起到彌補以前學習不足的作用。利用多媒體呈現習題,可以節省大量教師在黑板上抄題的時間,增加課堂的容量,并且對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當堂反饋,從而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這些優勢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替代的。
五、利用多媒體有利于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落實三維目標。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我們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目標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例如:在教學能源這一章時,通過播放科學短片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為人們生活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應用也為人類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使學生學會從人文的角度正確認識科技的兩面性,從而培養他們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將科學技術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樹立學好科學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在學習光現象時,通過優美的圖片向學生展示自然的美好與和諧,培養他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通過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物理是有用有趣的,培養他們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
作者:李井偉工作單位:公主嶺市朝陽坡中學
- 上一篇:物理情感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