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課改結構調整思考

時間:2022-12-20 03:01:00

導語:物理新課改結構調整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新課改結構調整思考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強調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學會學習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1]。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地融合在具體學習活動中。

關鍵詞:新課改、結構調整、課堂教學改革

物理新課程的推行對中學物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中學物理教師,我們應積極應對物理新課程帶來的挑戰,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便適應物理新課程的實施。具體而言,新課程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專業情意等三個方面對中學物理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

新物理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從時展對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出發設置課程目標。例如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學習的能力,交往、溝通和合作的能力,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新物理課程標準的價值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體現。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鮮明社會責任感、健康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課程結構重新調整

新物理課程標準根據基礎教育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原則,重建了新的課程結構。改變原來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的傾向,使得教育教學成為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事業。高中物理課程由12個模塊構成。其中物理1和物理2為共同必修模塊,這是全體高中學生的共同學習內容。其余為選修模塊,學生學完共同必修模塊后可得4學分,接著學生必須再選擇學習一個模塊,以便完成6個必修學分的學習任務。在獲得6個必修學分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發展潛力以及今后的職業需求繼續學習若干選修模塊。

3取代過去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新物理課程標準取代了過去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物理課程標準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闡述課程的目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強調課程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價值,注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內容的整合,突出了課程為學生發展服務的理念。有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有利于學校、地方課程資源優勢的開發,有效地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要。

4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物理課程標準標志性的變化,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關鍵的環節,是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強調學生學習的多樣化,倡導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協同教學。著眼于學生的潛能的喚醒、開掘和提升,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和技能等方面和諧發展,注重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促進學生終身學習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5強調課堂教學改革

新物理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改革。沒有課堂教學的根本性變革,課程改革最終也不過是教科書的更替。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探討在知識轉型以后教學規范的轉型,重建教與學、教師與學生的概念和相互關系,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在實踐中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1]。

6強調教師的理解與參與

新物理課程標準強調重視教師的理解和參與。新課程是一種課程共建的文化,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只知“教書”的工匠,而是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勤于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物理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細膩的過程,是個千變萬化的動態系統,不僅有知識、信息的交流,還有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學風格、教學機制是教師特有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科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把傳統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到學生中間,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認真指導他們學習,真正起到主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