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樹人的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時間:2022-11-09 04:40:50
導語:基于立德樹人的物理實驗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的整體素質。為了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也為了加強國民的整體素質,我國已經將德育教育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立德樹人便是德育教育中的根本任務。因此,這就要求各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立德樹人作為課堂的一個基本教學目標。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基于立德樹人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基于立德樹人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探究,不管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來說,還是對于高中階段學習物理這一門科目的學生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及作用。首先,對于高中物理教師來說,他們通過探討如何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能夠讓自己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立德樹人的含義,并且能提前預想到在培養學生德育素養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將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并能更好地完成新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其次,對于高中階段學習物理這一門科目的學生來說,物理教師將德育素養的培養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的是物理課本上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的整體素質。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1]
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懷教育
愛國主義精神是“立德樹人”這一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愛國主義精神簡而言之就是對祖國的熱愛。學生只有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們才愿意去為了祖國而奮斗,去為祖國盡自己應有的義務以及責任。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在實驗教學當中為學生介紹一些中外偉大物理學家的歷史事跡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2]例如,高中物理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高三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時候,在為學生展示完實驗以后,學生都能意識到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動量是守恒的。于是,教師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出動量守恒定律。物理教師可為學生介紹這個定律提出的過程。這個定律是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首先提出的。在迪卡爾之后,惠更斯在他的論文《論碰撞作用下的物體的運動中》再一次明確提出了動量守恒定律。后來,惠更斯將這一定律表述為:物質系統在外力作用和為零時,它的總動量保持不變。通過這樣一個介紹,學生能夠明顯感覺到,惠更斯提出這一個定律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正是這種對祖國的熱愛,以及想要為祖國盡一份自己責任的心情,他才孜孜不倦地一直研究下去。教師通過介紹這樣的偉大物理學家的歷史事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以及愛國主義情懷。
二、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精神教育
科學探究精神也是立德樹人背景下德育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習慣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就是物理教師在講臺上面講解,而學生在講臺下面聽講。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非常適用于我國如今的大班授課,但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因此,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此,教師可以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合理進行分組,并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科學探究精神。[3]例如,高中物理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高二物理實驗“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時候,可以先在講臺上為學生展示多用電表的各個功能以及使用的方法,隨后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合理劃分物理學習小組,并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的形式來練習使用多用電表。這樣一個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探究精神。
三、對學生進行審美素養教育
審美教育在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也是學生形成良好思想修養和道德行為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尋找實驗中美的地方并向學生展示出來。這樣的形式能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例如,高中物理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高三“氫原子光譜”時,由于難度太大以及設備的限制,學生無法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探究。于是,教師就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了氫原子的光譜。氫原子光譜指的是氫原子內的電子在不同能級躍遷時所發射或吸收不同波長、能量之光子而得到的光譜。通過展示,學生能夠看到一個小小的氫原子,就能夠放射出非常多的射線,而且不同的射線組成了不同的形狀。教師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
總而言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新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到多種方法來凝練學生的德育素養,使物理實驗課堂成為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肖亞男.淺談對中學物理教學中德育的認識[J].科技信息.2017(35):139.
[2]魏曉梅.如何在物理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7(2):101.
[3]陰建勇.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職業技術.2017(1):74.
作者:趙嬌嬌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孟壩中學
- 上一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與實踐
- 下一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策略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