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貸現狀對策論文
時間:2022-04-19 03:41:00
導語:汽車信貸現狀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汽車消費貸款是指銀行對其特約經銷商處購買汽車的消費者發放的人民幣擔保貸款。我國的汽車消費信貸經歷了2001年至2003年的短暫繁榮發展后即被叫停,隨即全面萎縮。車貸業務的全面萎縮不僅有礙于我國汽車業的發展,而且不利于分散銀行的車貸風險。為此,通過分析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存在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和對策。
[關鍵詞]汽車消費信貸汽車金融公司
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1.外部環境的不健全
(1)國家政策不完善
其具體表現為:首先是融資渠道的限制,目前我國只允許汽車金融公司接受境內股東單位3個月以上期限的存款、轉讓出售汽車貸款應收款業務、同業拆借和向商業銀行貸款,同業拆借最高期限僅為7天。并規定必須以10%的資本充足率為最低保證,這樣隨著貸款業務的增加,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將十分匱乏;其次是租賃及其他業務的限制,汽車租賃業務是汽車金融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由于我國新車價格的不穩定,直接影響了汽車金融公司以租代售最后再把汽車賣給客戶這項業務的開展。同時,目前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和《細則》對于舊車變現、汽車抵押融資等諸多問題未作詳細的規定,這也都影響了汽車租賃業務的發展。
(2)信用體制的缺失
由于我國的信用立法和個人信用征信體系的不完備,銀行難以了解客戶真實信用信息,無法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作出客觀與準確地判斷。同時,社會對失信行為缺乏必要的懲戒機制,失信成本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隨意拖欠貸款本息甚至賴帳不還的行為。
(3)汽車市場價格體系的不穩定及二手車市場不發達
由于我國承諾加入世貿組織5年后汽車進口關稅將由80%~100%降至25%,所以近幾年來,我國的汽車價格一跌再跌,這促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產銷量的迅猛增加,但同時也是汽車信貸市場迅速萎縮的一個原因。在國外,借款人賣二手車的錢可以作為買下一輛車的首付款。而在我國,由于二手車市場的不發達,這一價值轉移的過程無法完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汽車金融服務機構針對汽車銷售的融資、擔保、抵押與租賃業務的開展。
(4)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消費信貸缺乏相應的風險補償機制
根據有關規定,汽車金融公司發放汽車消費信貸的利率可在央行規定的法定利率基礎上浮動10%~30%。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完全開放利率管制,這些規定使得汽車金融公司在與商業銀行競爭時毫無優勢可言。同時,相對固定的利率使得汽車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無法對于信用水平低的顧客征收較高的利息作為風險補償,從而增加了其風險。
2.“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汽車銷售商”模式的不合理性
(1)保險公司缺乏內部控制
主要表現在:一是放松承保條件;二是抵押權設定混亂,對抵押物核實不嚴;三是核保程序不嚴,缺乏詳細而嚴謹的業務流程和規程而草率承保。我國現階段保證保險業務剛剛起步,處于探索階段,該業務所涉及的各方均處于實驗的磨合期,各方在業務的流程和關鍵環節的把握控制難以達成共識,無疑制約了該業務的發展。
(2)商業銀行對借款人資信審查不嚴
商業銀行作為被保險人應承擔調查購車人資信的義務,這是其在車貸險合同中應當履行的責任。但目前的情況是商業銀行只顧放貸,銷售商只顧賣車,保險只是順手代辦的業務,為購車方提供按揭服務的風險全部轉嫁到保險公司。由于保險公司承擔了最終的風險,客戶資信如何與銀行和汽車經銷商沒有多大利害關系,因而商業銀行缺乏對借款人資信進行核查的動力。
(3)汽車銷售商違規操作
由于我國社會信用獎罰機制的不健全,一些汽車經銷商為謀取私利而損害了銀行和消費者的利益。一方面,一些汽車經銷商與借款人勾結向銀行提供虛假資料套取貸款,還有些經銷商虛抬車價,為借款人騙取銀行的“零首付”貸款等。另一方面,一些經銷商經常利用貸款手續以及計算方式的復雜,賺取不義之財。當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要求經銷商更換或者退車時常常得不到解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消費者由于不滿而不歸還貸款。
二、解決方案與對策
1.加快推進設立汽車金融公司的進程
對汽車金融公司而言,汽車金融服務創的利潤正逐年增加,占整個汽車公司利潤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對于巨大的由汽車金融服務創造的利潤,由專門的汽車金融公司承擔較為科學。新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國外汽車金融公司開展車貸業務,為汽車金融公司的經營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外資汽車金融公司的涌入和我國對外資汽車金融公司法律限制的逐步取消,使得我國汽車廠商和金融公司能夠學習到外資汽車金融公司先進的管理、成熟的風險控制機制與充足的人才資源,這必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和汽車消費信貸產業的發展。
2.加快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
盡快建立個人資信評估機構和登記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個人信用體系,是促進個人汽車金融業務發展的前提保證。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征信有兩種模式:一是歐洲模式,即由央行與政府攜手深度介入,征信機構多以銀行同業工會、協會或政府部門的背景出現,服務于公共利益和政府政策目標,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大多局限于同業征信范圍內;二是美國模式,即征信體系的運作充分體現高度市場化的原則。我國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于2006年初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通。但目前這一數據庫數據所提供的信用報告信息僅有簡單的借款人還款紀錄,而且借款人基本信息數據失真現象嚴重,無法為個人信用風險評估提供充足與有效的個人信息。鑒于目前的情況,應先由政府推動,建立歐洲模式個人信用體系,再隨著市場化的逐步深入,建立和完善美國模式的個人信用體系。
3.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逐步消除政策瓶頸
為了避免車貸險市場再度出現惡性競爭,推動車貸險市場健康與協調發展,保監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車貸險市場的事后監管,對違規經營、擾亂市場正常運行的保險公司和直接責任人員加大處罰力度,為車貸險業務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相關管理部門還要改革政策,擴大汽車消費信貸利率浮動范圍,延長還款期限,以增強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積極性。
4.逐步實現消費信貸證券化,分散消費信貸風險
消費信貸一般流動性較長,容易造成商業銀行資金流動性差和短缺等問題。實行資產證券化可以分散風險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在我國證券化過程中,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消費信貸資產按照不同地域、利率和期限等方式形成證券組合,出售給政府成立的專門機構或信托公司(SPV),由其將購買的貸款組合經擔保和信用增級后,以抵押擔保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通過SPV對證券組合采取擔保、保險和評級等信用手段,既可保護投資人的利益,也降低了發行人的融資成本。
參考文獻:
[1]李曉明肖利秋周荃:汽車金融服務發展的現實約束與路經分析[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
[2]李智:汽車消費信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J].中國科技產業,2006(10)
[3]安彩娟:我國發展個人消費信貸的障礙與對策[J].經濟論壇,2006(15)
[4]梁平郭曦:論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中共贏關系的構建[J].特區經濟,2005(7)
[5]魏世奇李偉正郭木愚:我國現階段金融市場調查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2005(8)
[6]常駿:汽車消費信貸發展的策略研究[J].上海奇策,2006(8)
- 上一篇:汽車消費信貸發展制約論文
- 下一篇:汽車信貸保證保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