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研究

時間:2022-07-09 10:44:46

導語: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研究

【摘要】基于經濟學家JeffreyWurgler的研究成果,構建各行業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模型,運用SPSS軟件對遼寧鞍山2009~2014年主要行業和鞍鋼集團信貸和利潤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計算出信貸資金配置敏感度系數,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實體經濟;經濟增長;商業銀行;金融服務;信貸資金配置效率

一、引言

金融體系的功能一般是指金融體系的資金動員能力、資金配置能力、風險分散能力(Levine,1997;Merton,2000)。作為資金配置的關鍵問題,提高資金配置的效率是需要優先考慮的重點。那么,如何評價金融體系的資金配置效率呢?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看資金是否流向了那些競爭力強同時又有價值創造能力的行業(Levine,1991;King,1993)。很多學者對金融體系的資金配置效率問題進行了廣泛研究。張兵等(2007)研究了江蘇省農村信貸資金的配置效率,發現江蘇省農村信貸資金總體配置效率較低,農村金融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的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原飛等(2015)對東北地區部分銀行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信貸投放增長乏力、結構不合理。胡士華等(2016)研究了信息不對稱下的農村信貸市場,發現金融聯結機制下,貸款違約的懲罰力度將對信貸資金配置策略產生重要影響。胡國暉等(2016)研究認為,城市商業銀行在中部和西部的資產配置效率相對較高,跨區域經營有助于大型城市商業銀行提升盈利性和安全性。劉安學等(2015)的研究表明,縣域農業貸款產值率與縣域農村金融資金配置效率存在正相關關系,即縣域涉農貸款規模與縣域農村金融資金配置效率正相關。徐玉蓮等(2015)研究發現,各省市間科技金融資金的配置效率存在較大差異,公共科技金融資金的配置效率呈上升趨勢,而市場科技金融資金與整體科技金融資金的配置效率在一定區間內的波動并無明顯趨勢。上述研究多是基于一省或者全國范圍的研究,屬于比較宏觀的研究,缺乏對市縣級信貸資金配置的分析。而對諸如鞍鋼與鞍山、一汽與長春等大型企業主導型城市的資金信貸配置效率的研究文獻尚不多見。本文以鞍山為例,研究大型企業主導型城市資金信貸配置效率問題。大型企業主導型城市的經濟是典型的二元經濟,一元是地方經濟,另一元是大型企業經濟,金融助推經濟的模式始終是圍繞這二元展開的。那么,作為大型企業主導型城市的代表,鞍山市信貸資金配置效率到底如何,本文將對此進行相應的研究和探討,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旨在為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建言獻策。

二、模型介紹

一般來說,對信貸資金行業配置效率問題的分析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計算信貸資金投入對各行業增長的貢獻;另一種方法是研究信貸資金投入對行業增值變化的反映程度,也就是分析信貸資金投入是否能夠隨各行業增值能力的變化而有效調整,增值能力強的行業是否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投入。本文采用第二種方法來分析信貸資金行業配置效率問題。目前這種意義上的資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由經濟學家JeffreyWurgler(2000)給出,其基本模型表達式為lnIi,tIi-1,t-1=αi+βi×lnVi,tVi-1,t-1+ei,t(1)其中,I為固定資產存量;V為利潤;t和i分別為年份與行業的編號;βi為彈性指標。受以上經典模型的啟發,在其基礎上,本文將該模型稍加變化,構造出一個簡化的行業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模型,其表達式為lnYi,t=αi+βi×lnVi,t+ei,t(2)其中,t代表年份,i代表行業編號,Yi,t為各行業資金投入量,Vi,t為各行業年度利潤增加值,用來反映各行業的盈利能力,αi其他因素的影響,系數βi為彈性指標,表示每個行業的信貸資金對行業盈利能力變化的影響程度。βi>0,說明第t年內,行業利潤率上升時,投資增長率也上升,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是前者的βi倍;βi<0,說明第t年內,行業利潤率上升時,投資增長率卻下降,即第t年內較多的投資追加到了盈利不佳的行業,而對于盈利良好的行業卻資金投入不足;βi=0,說明第t年內,各行業盈利能力不同,資金流入量卻基本相同,導致各行業吸引資金能力與各行業盈利能力不匹配。計算出不同行業的彈性指標βi之后,就可以衡量信貸資金的行業配置效率。βi越大則信貸投入對行業利潤變化的反應越敏感,信貸資金向高回報行業投入越多,從而資金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

三、實證分析

(一)行業選擇與數據說明。在行業的選擇上,本文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行業重要性,選擇產值或增加值在鞍山市比重較高的行業;二是行業數據的可得性。結合鞍山市三次產業發展實際,本文最終選擇建筑業、房地產業、采礦業、民營鋼鐵企業、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業與鞍鋼集團進行對比分析,數據選取的時間段為2009~2014年。為了避免由于量綱不同對結果產生影響,在進行運算之前,將原始數據進行了無量綱化處理。2009~2014年鞍山市各行業銀行資金余額和鞍鋼資金總額、利潤總額如表1、表2所示。(二)實證分析。利用(2)式,對鞍山市6個主要行業及鞍鋼集團2009~2014年信貸資金投入與利潤變化情況,使用SPSS18.0軟件分別進行了回歸分析,計算得出6個行業以及鞍鋼集團的不同敏感度系數(βi),即它們的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結果如表3所示。

四、結論分析

由表3可見,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最高的是建筑業和房地產業,表明這兩個行業是信貸資金重點投放領域;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最低的是采礦業和民營鋼鐵企業,表明這兩個行業信貸資金要陸續退出;代表第三產業的餐飲住宿業、批發零售業的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較高,表現強勁,是未來信貸資金配置需要高度關注的行業。而鞍鋼集團的信貸資金配置效率偏低,反映出經濟增速放緩后,大型央企的經營狀況不佳,信貸資金配置效率下降。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比較高的是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對這兩個行業提高信貸資金支持,這是市場經濟下商業銀行的合理選擇。而鋼鐵行業的信貸資金配置效率較低,商業銀行會減少向該行業的信貸資金投入。第三產業的餐飲住宿業、批發零售業的信貸資金配置效率較高,成為商業銀行投放信貸資金的熱門行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行業相比,鞍鋼集團的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非但不高,反而偏低,這一現象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五、提高銀行信貸資金效率的建議

(一)轉變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主要投向。1.維持對房地產業、建筑業以及鞍鋼等傳統行業(企業)的信貸資金投入。研究表明,這些行業效率最高,能夠強勁助推經濟發展,是較好的信貸資金投放領域。2.加大對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信貸資金投入。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潛力巨大,信貸資金效率高,是助推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發展前景廣闊。3.對采礦業、民營鋼鐵企業嚴格限制信貸資金投放。這些產業(企業)信貸資金效率低下,甚至為負,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其信貸規模。當然,現實中商業銀行還需根據國家大政方針,以及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改革等,結合對未來有前景行業的預測,不斷優化信貸投向,靈活信貸資金配置,提高信貸資金配置效率。(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在保證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的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這樣才有助于地方經濟增長,與商業銀行的進一步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對于大型企業主導型城市,商業銀行在為大型企業“服務到”的同時要“服務好”。在信貸市場,大型企業因實力強、信譽好處于優勢地位,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小微企業則處于弱勢地位,但小微企業最具活力,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商業銀行需積極探索為小微企業服務的模式,通過目標客戶下沉、渠道下沉、服務下沉,切實為小微企業做好服務,探索出一條差異化的服務道路。(三)合理配置金融資源,促進信貸資源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首先,發揮金融的先導作用,通過金融資源流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率先理順金融資源作用機制和流動方向,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使金融資源真正流向生產效率高、社會效益好的產業和領域,避免傳統優勢行業對金融資源的僵化鎖定,從而加快投資升級,達到金融資源在各個產業的科學合理配置,為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持,最終實現金融發展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其次,以結構優化為關鍵點,提升金融支持的前瞻性。要確定信貸支持重點,盤活存量,保持對支柱性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信貸投入,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要發揮信貸杠桿作用,用好增量,加大對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支持力度。對于鞍山鋼鐵集團,一是加強信貸創新。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對海外原材料市場的投資,支持企業轉移過剩產能。同時,積極協調鞍鋼,推動中征應收賬款融資平臺的推廣工作,積極為鋼鐵鏈條的上下游企業服務,解決符合產業和環保政策的中小鋼鐵及相關企業融資難題。二是以信貸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金融機構要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避免對鋼鐵行業的一刀切,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給予積極支持,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嚴格控制,通過信貸政策調整促進落后產能的淘汰,促進鋼鐵行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以金融創新為突破點,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建立健全市場化資金價格形成機制,通過資金價格,引導金融資源向新興產業和行業配置。豐富和完善多層次的融資渠道,大力開展直接融資。加強和鼓勵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建立新興接續替代產業的金融服務模式,滿足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融資需求。積極發揮信貸政策經常性的窗口指導作用。中央銀行分支機構應積極發揮信貸政策窗口指導作用,靈活運用再貼現、再貸款、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優勢行業和具有發展潛力行業的信貸投入,特別是要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穩定動力。(四)加強對經濟運行形勢和政策的分析研究。1.提升對宏觀經濟運行大勢的分析判斷能力。金融機構應具有一定的宏觀視野,把具體的經營行為納入宏觀經濟運行的大背景下,認真研究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及其對自身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把握經濟周期運行的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做好各階段信貸資金的投入和退出的銜接工作。既要抓住宏觀經濟運行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防范宏觀經濟運行波動給信貸資金帶來的風險。2.加強對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研究。準確把握政策導向,結合鞍山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和資源稟賦,加強對產業經濟發展特點的研究,了解和把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各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特點,制定與鞍山市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戰略相契合的信貸策略,優化信貸投向,促進產業結構升級。3.加強對企業微觀機制的研究。深入企業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分析企業內部治理、技術工藝水平、產品競爭能力、盈利水平和市場份額等情況,減少信息不對稱,使信貸資金投放更有針對性。

作者:胡煜寒 高 璐 馬強強 單位:1.遼寧科技大學理學院 2.鞍山市盈超房地產開發公司 3.鞍山市盈超房地產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