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信貸消費現狀與產品設計優化對策

時間:2022-06-16 02:45:30

導語:大學生信貸消費現狀與產品設計優化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信貸消費現狀與產品設計優化對策

摘要:自2004年廣發銀行率先發行我國首張大學生信用卡,其他商業銀行也隨之跟進,大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粕?信貸業務開始在我國飛速發展。大學生“盲目”、“任性”的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信貸產品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國信貸市場對大學生信貸產品種類較少,無法滿足大學生多元化消費需求,信貸機構需推出更多科學的信貸產品來滿足大學生信貸需求。針對目前大學生信貸市場現狀,提出信貸產品設計優化對策,開發大學生信貸市場進一步釋放大學生消費潛力,完善信用評級體系,有利于大學生信貸市場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信貸產品;產品設計

2004年9月,廣東發展銀行(GCB)和金誠信用聯名發行了首張大學生信用卡,至2005年十月,招行在全國同步推出國內首張全國發行雙幣大學生信用卡“YOUNG卡”,2009年6月底,“YOUNG卡”已暫停申請,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信用卡附屬卡。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興起豐富了大學生信貸產品,但是其風險有待市場檢驗。大學生做為低收入群體之一消費潛力巨大,對此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開發更多科學合理的信貸產品勢在必行。

一、大學生信貸消費的積極意義

(一)擴大我國內部需求

2015年,我國在校大學生總數達4018.1萬人,據2013年中國教育報刊社的《大學生藍皮書》,大學生人均年消費達11347元,以此計算,大學生每年消費超過400億元,隨著天貓、京東等大型購物網站分期付款業務的開通以及大學生信貸產品的開發,大學生消費潛力不容忽視。此外,大學生在校期間消費意識和觀念將會保留至畢業、就業之后,是我國未來消費主打力量。

(二)培養大學生理財意識,提高個人信用度和個人財產安全

大學生做為受過高等教育群體,既要學好專業知識,也要逐漸培養一定理財意識,信貸產品作為新世紀創新產品可以激發大學生理財思想從而形成一定理財意識。大學生通過使用信貸產品,可以使個人信用從理論走向實際。信用卡的使用避免攜帶大量現金情況,提高個人財產安全。

二、大學生信貸消費的結構與途徑

(一)大學生消費結構

由于大多數大學生并未具備一定理財意識,多名學者認為其消費結構缺乏合理性,盲目消費現象在大學生中非常普遍。以天貓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開發“雙十一”狂歡購物節后,大學生中不少剁手黨在雙十一當天瘋狂掃貨,節后大學校園排隊取快遞現象比比皆是。大學生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品外,其他方面消費比例也較高。例如電子產品消費、戀愛消費、社交消費、娛樂活動消費等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筆不菲的開支。林梅,琚迎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對上?!?0后”本科生消費結構通過問卷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后”大學生主要消費支出項目依然是基本生活費,占消費總支出35.9%,零食消費次之,占9.7%,兩者合計占總消費支出超過40%,是大學生主要消費流向。占據大學生消費總支出第三位是大學生的形象消費,比例為7.5%。此外,通訊費、交通費、戀愛消費、娛樂消費分別所占比例在3%—6%之間,而社交消費比例超過6%,占6.8%。

(二)大學生信貸消費問題

1.大學生信用卡實際使用比例不高。一些銀行為了提高信用卡業務業績,為客戶贈送誘人禮品或消費折扣等優惠,且多數大學生存在著貪小便宜心理,因此大學生辦理信用卡也就自然而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信用卡銷售人員為了完成個人銷售任務,通過關系并提供適當費用給辦卡客戶,從而完成個人銷售任務。基于這兩種情況而持有信用卡的大學生,他們在得到好處之后長期不使用,有的甚至丟棄,最后形成信用卡實際使用比例低、銀行業績虛假等不良現象。

2.信用卡發行門檻低,業務風險高。信貸機構為了吸引大學生,占領市場份額,紛紛降低了信用卡申請條件、審批、額度限制等要求,出現了一人持有多卡和持卡人非本人申請的泛濫現象,這為銀行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銀行在開展信用卡業務時,并未全面考慮大學生不理性消費行為以及還款能力調查。有的大學生不了解信用卡情況,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后,由于資金緊張等原因直接丟棄信用卡,這不僅提高銀行業務風險,且給個人在銀行留下不良記錄。

3.信用卡誘發大學生盲目消費。大部分大學生做為“90后”,生理、心理、文化教育和家庭背景決定了其消費觀念?!?0后”后群體對創新電子產品誘惑幾乎沒有抵抗能力,他們是新世紀新消費觀念倡導者。范銀銀,于夢男對重慶科技學院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消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手機擁有率100%,其次是筆記本電腦,擁有率80.5%,33%大學生使用蘋果手機,17.5%使用三星手機,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電子產品主要目標是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而且不乏高端產品。大學生消費傾向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在沒有獨立經濟收入情況下,信用卡出現促使了大學生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等行為。

三、大學生信貸產品設計的必要性與優化對策

(一)大學生信貸產品設計的必要性

1、大學生消費需求分析。很多大學生來自農村,家庭收入較低,他們受來自城鎮同學影響,也具有較高消費欲望。張妍妍通過問卷調查得出:62.9%大學生認為只要產品設計合理會選擇信貸產品;27.1%大學生屬于觀測周圍情況再定,即隨著大學生信貸產品規模擴大,超過90%大學生會選擇使用信貸產品。2.1%大學生強烈要求推出創新信貸產品,僅7.9%大學生不會選擇信貸產品。

2、大學生信貸產品供給分析。目前我國針對大學生推出的個人信貸產品主要有四種:個人助學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大學生創業貸款以及互聯網金融針信貸產品。個人助學貸款包括國家助學貸款和商業性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屬于國家政策性貸款,用于學生在校期間學費支付及部分生活費支持;商業性助學貸款需要抵押擔保且適用人群有限,最低額度為2000元,最高額度為50萬元?;ヂ摼W金融信貸產品不僅在年輕人掀起熱潮,而且劃分出更細大學生市場,針對大學生的信貸平臺或者產品相繼推出。融360金融搜索平臺整理出了“名校貸”、“我來貸”、“潮貸”是三款具有代表性的大學生信貸產品,這三款信貸產品月利率均在1%左右,貸款額度最高絲襪產品為50000元。

3、信貸產品市場潛力分析。大學生消費觀念超前,是未來消費的主打力量,信貸機構只有全面了解了大學生消費行為和信貸產品需求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長期來看,大學生作為新型信貸產品的潛在客戶,只要產品設計符合大學生的需求,大多數將成為該企業的忠實“粉絲”,也將為企業未來經營收益奠定堅實基礎。

(二)大學生信貸產品優化對策

1.確定合理貸款額度。銀行推出的大學生信用卡授信額度較低,例如目前針對本科生最高授信額度是建設銀行發行的龍卡大學生卡,額度為1000元,顯然不能滿足大學生時尚等高端消費需求。單一授信額度信用卡不能充分滿足大學生消費需求,同時銀行也無法獲取更可觀的業務收益。對此,銀行首先通過市場調查充分了解大學生消費觀念和傾向,根據持卡人的信譽、學歷、家庭經濟狀況等情況發行不同授信額度的信用卡。其次,銀行要嚴格對大學生信用進行評級,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實行差異化授信額度。最后,銀行可以通過客戶的消費記錄和信譽等級來決定是否變動信用卡授信額度。

2.合理延長信用卡還款期限。作為信貸產品重要要素之一,貸款期限是指客戶還清所有貸款期限?;ヂ摼W金融產品貸款期限較長,且可供選擇還款期限,一般可分為12期、24期、36期,可以滿足在一定時間內還款能力不同的客戶。大學生信用卡還款期限一般在一個月之內,短暫的還款期限給大學生還款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學習上也會受到影響,有的甚至為了還款申請其他其他信貸貸款,造成惡性循環,最終淪為“卡奴”。因此,大學生信用卡應該適當延長還款期限或者開通分期付款業務,降低學生壓力,提高信用卡使用率。

3.科學調整貸款利率。利率通俗來說是信貸產品的價格,其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是否決定申請貸款,同時也決定銀行利潤率。大學生信用卡免息期(50天左右)較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戶還款意識和銀行利息收益,適當縮減免息期,提高客戶還款積極性降低銀行業務風險?;ヂ摼W金融信貸產品剛剛興起,未形成規模,信貸額度較低,薄利多銷的原則顯然不適合大學生信貸市場。因此,雖然年利率約10%的互聯網金融信貸產品比銀行非信用貸款(年利率約5%)高出近一倍,但也合情合理?;ヂ摼W金融產品可以適當上浮貸款利率,一方面提高放貸積極性,減少不必要貸款;另一方面提高業務收益。

作者:何展 李富昌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林梅,琚迎.“90后”大學生消費結構的調查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4(2)

[2]范銀銀,于夢男.當代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消費和使用狀況調查--以重慶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5(7)

[4]金露露,李游.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風險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5]學報,2015,17-93

[6]吳曉明,鄒明劍.創新大學生創業信貸穩定增長機制[J].金融實踐,2013,0054-0001

[7]葉純青.大學生信貸消費遇熱[J].金融科技時代,2015,08

[8]鄧秀煥.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前景分析[J].現代商業,2015,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