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的民眾尊嚴思索
時間:2022-04-06 04:29:00
導語:公共行政的民眾尊嚴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公眾輿論視野中的不良行政事件
近一年來,國內公共行政領域多有不當事件發生,其中普通群眾利益、價值尊嚴被漠視甚至生命被意外剝奪現象屢次出現,備受公共輿論關注和議論,引發人們對現代干群關系的質疑以及對部分行政官員和公務員的倫理責任、行政素質、行為能力的反思與考問。(一)商丘睢縣茶杯門事件及新鄭市農婦還罵鎮領導被拘事件2010年3月22日,河南省睢縣一農民魏克興找鄉長說事時,拿起辦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鄉長喝止。兩人發生口角后出現肢體沖突,隨后,蔣姓鄉長喊來警察,負責辦理此案的城郊鄉派出所所長張玉輝稱按法律程序,認定魏克興毆打他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縣局做出了拘留7日的處罰。當事人鄉長蔣某事后聲言,不拘魏克興,他將“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干下去”[1]。2010年3月26日河南省新鄭市辛店鎮岳莊孫河村64歲農婦曲花枝不滿鎮政府征地補償,拒絕丈量土地,鎮委副書記安某說其是“母老虎”,農婦回罵一句,當時安某立即變了臉,高喊“給我抓走”,立即從旁邊過來一群穿藍色制服的人,其中有10多人戴著白色的鋼盔,像是鄉里的治安員。曲某兒子后來獲知母親已被拘留,派出所聲言,“具體違反哪一條哪一款,他們說不用告訴家屬”[2]。
(二)漯河短信門事件和信陽固始銀行行長侮辱門事件
曾任河南省臨潁縣委副書記的魯某利用職務之便強行將女職員張某侮辱。此后,調任漯河市文化局長的魯某又經常利用手機短信或電話等形式用污言穢語對女當事人進行性侮辱、暗示。該女曾向相關領導反映問題,而時任的縣委書記找受害當事人談話說:“市委培養一個縣級干部不容易,不可能因一女的毀了他,你要調整心態,忘掉過去。臨潁縣不在乎多你一個上訪的?!盵3]2010年3月25日晚,河南省信陽固始縣某企業老板宴請中國銀行固始縣支行行長閔某和固始縣副縣長張某。在該縣一茶樓內,閔某酒后“頓生邪念”,以勸酒為名對一起的3名女子“抱住亂摸一氣”,這一行為在遭到對方強烈反對后,閔某“惱羞成怒,一把將陳某(其中的一名女子)按倒在地,狠抓陳的胸部和下身,并揪住陳某頭發多次將頭部撞地”;旁觀者反映,事情發生時,固始縣副縣長張某一直在場,并沒有制止,而是“揚長而去”[4]。
(三)上訪農民“被精神病”事件
河南省漯河市大劉鎮東王村村民徐林東,因幫助鄰居因宅基地糾紛上訪狀告鄉政府,2003年10月,不堪徐林東“找麻煩”的郾城大劉鎮政府,把正在北京上訪的徐林東抓回來,送到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關起來;2009年12月7日,大劉鎮政府又將其轉移到漯河市精神病醫院。被關6年多,被捆綁50次,被電擊55次,兩度逃跑,幾度自殺未遂。2010年4月22日,徐林東家屬提出接其出院時,漯河市精神病醫院副院長稱,家屬無權把他接走,只有鄉政府才有這個權力[5]。
(四)觸目驚心的強遷事件
在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發展中,各地上演著形形色色的強占、強拆事件,征地補償被大肆截留、拆遷補償以大欺弱現象司空見慣;拆遷行業成為暴利行業,強行拆遷成為開發商的普遍手法,拆遷公司花錢糾集社會閑散人員對阻撓拆遷的居民戶恫嚇,揚言“一條人命一般十幾萬就能搞定”,強拆行為受到個別地方政府的幕后支持。2010年4月22日下午,因311國道擴建道路征地補償問題未得到解決,河南省許昌縣五女店鎮周店村村民周紅彥見一輛滿載煤矸石的工程自卸車往路溝里傾倒煤矸石,就在車后阻止司機倒車,結果勞改釋放人員郭保亮直接將工程自卸車司機拉下車,自己上車強行倒車,周店村村支書周松彥在一旁喊:“倒車,倒車,出了事我負責。”于是,郭保亮倒車將周紅彥撞倒,30多噸重的自卸車從周紅彥胸腹部碾軋過去,將其活活軋死[6]。
(五)貴州一派出所長執法勸架中舉槍將兩名村民現場擊斃
2010年1月12日,貴州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公安局坡貢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坡貢街上有人打架,坡貢派出所副所長張磊帶著協勤趕往現場。在處置過程中,村民郭永忠和郭永華被民警張磊以子彈擊中死亡。事后安順警方負責人表示,從初步掌握的情況來看,張磊臨場處置經驗不足,存在處置不當的問題,沒能很好掌控住局面,張磊及協勤當時確實受到當事人攻擊和抓扯,但有無必要開槍示警值得商榷[7]。
(六)看守所內嫌疑犯離奇死亡事件
2010年2月16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看守所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陳緒金突然死亡,警方先是稱其系上廁所時摔倒猝死,后醫院診斷死于心肌梗塞,尸檢報告又鑒定其死于多種慢性病導致的“心、肺等多器官系統功能衰竭”;2010年2月18日,河南魯山縣一名叫王亞輝的男青年被公安機關帶走,3天后其親屬被告知,王亞輝已在看守所內死亡,當地警方解釋,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審時喝開水突然發病死亡的。河南魯山縣一男青年因涉嫌盜竊被公安機關帶走,3天后死于看守所,警方稱其在提審時喝開水突然發病死亡。2010年4月7日,湖北荊州市公安縣一名在押男子離奇死在該縣看守所,警方稱該男子系溺亡在洗臉臺水池里。2010年5月臨潁縣瓦房店鎮楊斐村青年王守長柘城縣公安局看守所突發死亡。監獄、看守所、拘留所內民警面前不斷上演被羈押人員“躲貓貓死”、“如廁死”、“沖涼死”、“喝開水死”、“做惡夢死”、“自縊死”的離奇死亡案件,著實讓人感覺蹊蹺和不得其解;離奇死法著實挑戰了公眾想象力,但拷問的是作為執法者的政府和行政人員的公信力。不斷演繹和備受關注的公共行政事件涉及基層官員、公務人員在處置與普通民眾關系中存在和突發的問題:一是人民群眾、弱勢階層的正常利益遭受漠視;其二是民眾被非正常對待而受屈辱,失去尊嚴;其三是生命受到輕視而遭遇非正常死亡,作為弱勢群體的民眾的生命遭遇不能承受之輕。人們競相拷問: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人民的利益和生命怎么就顯得如此輕渺和不值一提?
二、公共輿論事件中的行政倫理缺失
備受民眾矚目和輿論詬病的公共行政事件凸顯當今官民對置中部分基層官員和行政人員的思維定勢與干群關系,由此管窺當代公共行政領域倫理道德建設存在的難題、社會隱患與深層原因:
(一)部分官員的公仆意識和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念淡漠
作為政府基層部門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工作面對的是普通群眾,他們是連接黨、政府和人民的直接紐帶和橋梁,是黨和政府形象的最直接樣式和象征,與黨的執政能力以及社會秩序穩定息息相關,特別需要樹立強烈的公眾事業心、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與普通群眾水乳交融的情感。然而從當下公共輿論事件中卻讓人體會到,當前的部分干部和基層公務員,缺乏尊重群眾的思想觀念,缺乏對民眾困難和困境的體恤和同情,缺乏溝通、理解和包容,缺少工作的耐心和責任感,缺少做群眾工作的合理方式與方法。
(二)社會強勢集團面對人民利益的漠視
建國后一段時期,長期的工農業產品剪刀差使我國農民受到不合理的提取,當今農民利益再度受到侵虐,“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以‘剪刀差’方式從農民身上積累的資金大約為6000-8000億元;改革開放以來,又通過廉價征用農民土地,從農民手中抽走資金大約2萬億元”[8]。借城鎮化、工業化、經濟開發之名對農民、城郊村民、城市居民利益侵害事情屢有發生,農民土地被強行征用、變相征用、倒賣使用,征地補償款、生活保障款、糧農補貼款等被權勢階層截留私分,切身利益無從保護。基層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為了自身利益四處尋租討要回扣和好處,與社會強勢集團勾結,普通民眾的正當合法利益遭到輕視和侵犯,被拆遷所逼的城市百姓,有時不僅拿不到應得的拆遷補償,還經常被強行停水停電停氣,甚至自殺自焚、被傷被害,作為弱勢階層,普通民眾處于被愚弄、被拋擲的社會邊緣狀態,生存狀態令人堪憂。
(三)民眾生命尊嚴和人道價值的被漠然化
法律面前,人人都應享有平等的尊嚴,世界上沒有什么比人的生命尊嚴更值得尊重!人的尊嚴程度、人的尊嚴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化而逐漸強化的;現代社會,這種尊嚴更是應當為每個人所具有,應當為整個社會所重視。當今社會轉型中,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原則也許被許多人淡忘和拋離,在一些富商和官員眼中,普通人民的尊嚴和價值被看得不值一提,可以肆意地愚弄、欺騙和處置;在權勢面前,普通民眾的生命被漠然視之、受到威脅,人民的生存權、生命權、言論自由難以保障,生命和尊嚴被有限的金錢予以簡單把量和被迫置換,個人生命的內在價值以及家庭的親情訴求都被某些權勢階層予以隱沒和疏忽,以至于“基本生活狀態的貧困導致了人的基本尊嚴的喪失,人身依附關系造成了個體人獨立性喪失”。
(四)行政人員權力濫用和與官本位思想作祟
現實生活中部分國家公務人員在行使運用權力的過程中,將市場交換原則帶入行政管理過程,變官場為市場,搞權錢交易和權力消費;沒有考慮到權力是人民大眾的權力,權力來自于公眾,首先應服務于公眾;沒有能掌好權、用好權,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資源,違背了社會主義國家行政權力的本質規定;一些人獲取部門利益,很多就是利用公共權力,侵害和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小團體謀取利益,從而也就為個人謀取利益。行政權力主體濫用公共權力,導致公共政策的執行變形走樣以及公共權力運作的異化,對權力客體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構成侵害?,F實中一些基層官員在面對普通民眾中,有的只是愚弄、恫嚇和威脅,只想著如何在群眾頭上耍官威、顯威風,四處張揚自己的威力與排場,官威神圣不可侵犯,不容藐視,為官者潛在的威懾力被無上彰顯與放縱,顯示出權力的恣意妄為,而法律的尊嚴屢次三番被踐踏,表現出對基本法律秩序的褻瀆和對民眾基本權利的侮辱。公共行政事件反映出公共行政人員職權濫用,缺乏約束和監督力,歸根到底還是傳統官本位思想與等級意識的根深蒂固。我國學者馬慶鈺認為,由于受小農自然經濟方式、國家意識形態化的儒學等因素影響,中國政治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家長本位的政治文化、權力崇拜的政治文化、“潛規則的政治文化”[9]。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在公共行政中體現的更多的便是“官本位”、“權利本位”。中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年封建專制歷史的國家,封建官僚政治是統治中國最久的政治制度,封建思想的遺毒如“攀比”心理、“官本位”意識和“倫常式”文化仍具有深刻的影響,并沒有隨著社會的轉型而消弭,反而在新的社會條件的刺激下得以進一步顯現,為官員腐敗提供了路徑依靠,從而加速了部分行政人員道德失范現象的發生。它所倡導和強調的是官貴民賤,以擁有權力的大小來判斷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在社會運行和調整中,以官員的意志和利益為軸心,實行的是權大于法的人治。“千里做官,只為銀錢”的升官發財觀念,易使公務員把手中的權力視為己有,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尊卑有序”的權力等級觀念和專治獨裁的封建家長制觀念,會破壞民主原則和作風,易使他們聽不得群眾的不同意見,更聽不得批評和反對意見。
行政倫理缺失以及行為失范削弱黨在群眾中的威信,直接影響政治和社會穩定,危及改革開放事業的順利進行。一個國家行政管理秩序的維系以至于國家政權的鞏固都與行政道德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行政權力主體的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效果。黨員干部良好的行政道德是我們黨取得社會認同,獲得民心、民意和自身權威性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現代化建設順利推行的精神支柱。行政人員的特殊身份決定了其道德狀況是全社會的焦點,行政道德對公民或者其他社會組織具有示范性、輻射性和價值導向作用。行政人員的道德失范將可能引發公眾對政府的信心喪失,削弱國家的向心力,其最終結果可能會帶來行政權力合法性危機。行政權力主體運作和行使權力過程體現的行政行為和道德風范不僅為權力客體即公民和其他社會組織敏感關注,而且還將會影響民德、民風,以至整個社會的風尚。行政人員的道德墮落會嚴重敗壞社會風氣,影響一些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給社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混亂,從而使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出現滑坡;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不以腐敗為恥,反以為榮的歪風邪氣。
三、公共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人事部于2002年印發新中國第一部《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提出公務員履行職責、執行公務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政治堅定、忠于國家、勤政為民、依法行政、務實創新、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品行端正。然而,從不斷發生和人們熱議的公共行政領域輿論事件,當前行政道德建設任務迫切,亟待引導行政人員認識和遵守必要的行政價值理念,提升行政干部和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水準。
(一)服務人民的價值理念
行政人員應該樹立牢固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到政為民所設,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傾聽人民的心聲,盡自己的能力不遺余力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把自己的工作崗位看作回報和服務人民群眾、贏得人民群眾擁護與愛戴的最好機會??倳浽谡撌觥鞍藰s八恥”時強調指出,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把是否服務人民作為社會主義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行政倫理應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內涵和根本宗旨,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人民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行政工作人員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應切實加強自身的行政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自覺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從政行政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地把最廣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把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在行使權力時,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二)重視人的尊嚴與價值
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社會進步,實現人的價值,保證人民享有尊嚴地生活。2010年2月12日,總理在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指出:“新的一年,我們要更加努力工作,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千方百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持續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讓每個勞動者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努力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上好學。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2010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要讓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嚴”,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也表達了中國人民在取得巨大經濟建設成就、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之后,對“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新期待。2010年2月27日溫總理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回答說:“我提出‘要讓老百姓活得更有尊嚴’,主要指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每個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國家要保護每個人的自由和人權。無論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權利。第二,國家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第三,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每個人的發展為前提,因此,我們要給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讓他們的聰明才智競相迸發。這就是我講的‘尊嚴’的含義。”[10]尊嚴是“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是人類生而自由并享有相等的尊嚴與權利,包括國家尊嚴、人格尊嚴;人的尊嚴源于自身、社會、道德三個方面;人是社會的人,只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保護,才可能將尊嚴變為現實。我們的人民應該活得更有意義,更有樂趣,更有尊嚴,更有價值;努力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讓人民在經濟權利、政治權利、法律權利、自由權利、發展權利獲得平等而有尊嚴,這是文明社會、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在現代社會,人的尊嚴和價值是被國家賦予個體權利的形式確認下來的;每一個公民都在法律和制度保護下得到他人對于自己的尊嚴和價值的認可,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和發展自己的基本人格?!皡f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代表了社會主義的規律,也代表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任何蔑視生命、褻瀆人類尊嚴的主張和行為,都將被拷問,被摒棄。重視人民尊嚴要求公務人員樹立社會主義的正義觀、榮辱觀,破除等級意識和權力欲,把每一個人都看作至高無上,看作是我們要追求的目的;關注和保護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價值,以社會主義榮辱觀處理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改變工作作風和不良思維方式,引導和保護人民有尊嚴地生活,知道榮辱地去思考和生活。
(三)珍視普通民眾的生命
人生有三種層次:生存、生活、生命。在生存層面上,僅僅只是活著而已,沒有餓死,沒有貧病而死;在生活層面上,就活得較為體面,較為象樣;到了生命層面,就講究要活得有意義,有樂趣,有尊嚴,有價值。生命的獨特性表現在其惟一性、不可逆性上,其喪失意味著永遠無可挽回;生命構成了一個人行使所有其他權利的前提條件;生命價值間的不可比較、不可掂量,這決定了即便是為了挽救許多人的性命也不允許故意剝奪某一無辜者的生命?!叭说纳且淮涡缘?、不可逆的、無可補償的、無價的,人對其生命只有自己才有決定與支配的權利”[11]。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生命的價值是任何物品無法替代、任何金錢難以衡量的、任何補償都難以挽回和替換的。在任何場合,都要珍惜普通生命,保護而不損害生命的健康權、生存權;無論在什么樣的強勢團體或利益面前,都不能輕視普通民眾生命,隨意損害民眾的身體健康或非法剝奪弱勢階層人民的生命。
(四)公平行政、依法行政、接受監督
公平是社會正義的第一要義,行政人員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以公平公正的心態行使權力,公正地對待社會各階層民眾,對待普通民眾有更多的寬容之心、體恤之情、善意之舉。社會主義榮辱觀把建立法制社會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這是對社會主義法制公民的基本要求。“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奉法者強毅而勁直!……當今之世,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韓非子•有度》)“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韓非子•孤憤》)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有一個重要提法,那就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行政干部和公務員應該知法懂法、依法行政,防止濫用權力。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人一旦有了權力就濫用權力,使用權力直到盡頭……為了防止濫用權力,從事物的性質來說,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12]每一個行政干部在面對和處置涉及普通民眾利益事情時,都要胸懷正義和良心,自覺接受媒體、群眾的監督,勇于經受社會和歷史的考驗和評價。反思社會輿論關注的不良公共事件,我們要認識其危害,尋究其深層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原因,堅定不移地加強行政官員、基層公務員的行政職業道德建設和修養,樹立珍視民眾生命、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尊嚴的價值理念,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牢不可破地銘記在胸。
- 上一篇:紀委便民服務做法與心得體會
- 下一篇:全縣戶口整頓工作大會領導講話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