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資助為育人樹榜樣
時間:2022-04-06 04:43:00
導語:幫扶資助為育人樹榜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生問題是高校發展特別是民族高校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而西部民族高校內貧困生問題更是突出.家庭經濟困難在貧困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僅給予貧困生以物質和經濟幫助,而且更多地關注貧困生的心理解困、精神資助和能力幫扶,開創了“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資助工作新模式.
1貧困生在校學習生活上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1)經濟困難,導致自卑,心理壓力大.家庭經濟困難對貧困生來說,不是單純的經濟生活條件的問題,它在貧困生的成長過程中還涉及到學生的價值觀,為人處世甚至影響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貧困生往往同時面臨經濟、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等多重壓力.在心理上,這一群體往往表現為較強的自尊心與嚴重的自卑心理之間的矛盾,較強的情感需要與嚴重的孤獨心理之間的矛盾等方面.他們往往自我封閉,希望能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又怕老師同學過多關注自己,所以對集體活動參與熱情不高;心理脆弱,渴望得到幫助又極其敏感,不愿成為別人施舍的對象;逃避現實,屈服于虛榮而給老師同學以虛假富裕的假象,甚至沉迷虛擬世界,在網絡中幻想“我的地盤我做主”.而這些問題在新生中更是極易產生.如果引導不好,將是貧困生規劃美好大學生活、健康成長過程中的極大障礙.
(2)觀念錯誤,視貧困為資本,過分爭取有限資助.貧困生中有一部分同學對于學校的資助有“不要白不要,白要誰不要”的依賴思想,甚至將貧困作為資本,夸大貧困程度去爭取有限的資助.“只要我有貧困證明,我就是貧困生,就應該有資助”.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生中有一部分學生還會認為少數民族學生在評優、資助等方面會得到學校的特殊政策傾斜,得到特殊的照顧.
(3)學習基礎差,能力低,綜合素質不高.大多數貧困生都是來自于農村,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那里自然條件較差,經濟不發達,人們的觀念比較落后,基礎設施、教育水平都比較落后,所以從那里走出來的大學貧困生自卑心理很強烈,知識面窄,沒有城市里的學生見多識廣,也沒有什么才藝,組織協調能力甚至與人交流溝通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這部分學生中有的人在參加集體活動時表現的很被動.但是越是不參加越是得不到鍛煉,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2創新工作,開創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新模式
貧困生的資助工作是輔導員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資助工作開展的好壞對于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來講意義重大.每一次資助對于老師來講是工作內容的百分之一,但是對于每一位貧困生來講就是百分之百.筆者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斷總結,認識到對于貧困生不僅僅要給予物質和經濟上的幫助,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把資助與育人相結合.
首先,心理引導,教育貧困生正視自我.輔導員老師對貧困生首先要有愛心、細心、耐心,關心貧困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最好在新生入學之初就對貧困生建立電子檔案,及時準確并且詳細了解貧困生的具體的家庭經濟情況,為以后的資助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工作中,多多進行平等的朋友式的談話聊天,取得貧困生的信任,消除他對老師的敏感和戒備心理.在此關系的基礎上,引導貧困生正視眼下的經濟現狀,特別是引導學生認識到經濟困難不是學生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更不是他們的恥辱,而恰恰是他們磨練意志和毅力的寶貴財富,貧困是他們獨有的財富.經濟困難是暫時的,暫時的困難絕不應該成為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而是前進的動力.金子終究會發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舞臺.貧困生首先要具備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素質就是自信,相信憑自己的實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庭的生活和命運.2008級電子專業一女生入學后生活上大手大腳,經常請同學吃飯送禮物,結果同學們都以為她家里很富裕.經過核查,其父母均為農民,又沒有其他收入,她是典型的以高消費的假象掩蓋自卑虛榮的心理.輔導員經過多次耐心、坦誠地和她交流,積極引導她脆弱的心理,使該生正視自己的處境,轉變觀念,積極進取.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該生終于在大三的時候拿到了學校三等獎學金.
第二,誠信教育,轉變錯誤觀念.為了是資助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學校建立了貧困生數據庫.由于地區差異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目前高校貧困生很難界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工作中一個最大的依據就是家庭經濟困難證明,而這樣的證明在學生所在的當地政府部門又很容易開據.凡是有貧困證明的都可以加入貧困生數據庫.在實際的資助工作中,貧困生數據庫只能保證資助工作的公開化,但是公平公正地開展資助就需要輔導員老師在實際工作中詳細調查,科學引導.針對“不要白不要,白要誰不要”的依賴思想,以及將貧困作為資本,夸大貧困程度去爭取有限的資助的現象,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在2008級學生入學之初就為電子、通信兩個專業的每個貧困生建立了電子檔案,并不斷更新充實內容.詳細記錄了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在校參加集體活動的表現,所獲資助情況以及在校所獲獎勵情況.同時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可以來查閱.這項工作為輔導員扎實地開展資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對每一位貧困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每一次資助工作都是召開班會公開評選,輔導員加強誠信教育,積極引導,把有限的資助給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同學,促使同學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相互監督.對于少數民族經濟困難同學,要詳細準確傳達國家、學校的資助政策,同時更要培養他們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勤工助學,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獲得報酬,刻苦學習,多拿獎學金、助學金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困難.
第三,勵志育人,提升能力.在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中,不僅僅是給予這些同學物質上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關心,精神上的激勵,人格上的鍛造.輔導員給他們的每次鼓勵,每個微笑對他們來說都是幫助他們醫治心靈創傷,正視困難,樹立信心的一劑良藥.要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機制,教育和幫助貧困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促使他們不畏困難,自立自強、奮發成長.在日常的管理服務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貧困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并創造條件鍛煉、提高他們的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首先,引導、激勵貧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扎扎實實地學好專業知識,以獲得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來緩解在校期間的經濟壓力.這也是增強自信心的第一步.其次,強調勤儉節約,自覺抵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風氣的影響.學習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不攀比,不高消費.這兩項措施也旨在提高貧困生的專業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在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時,注重切合貧困生的特長、愛好和興趣來安排工作,注重能力幫扶和素質提高.比如,2008級通信專業的余凱同學是來自貴州的彝族貧困學生,該生性格靦腆,和老師說話從不敢直視老師,聲音也很小,但是他對辦公操作系統比較精通.我們為他安排了在學院辦公室做學生工作助理,幫助老師整理匯總各種學生材料.每次該生都能駕輕就熟地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得到老師的欣賞和表揚.一個學期下來,該生在與人交流溝通方面自信了很多,節假日還主動給辦公室的每一位老師都發短信祝福老師.
3樹立典型,創新工作
黨的民族教育事業就是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和輸送人才.縱觀貧困生的整體,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生,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意識、競爭意識比較淡薄,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而國家、學校和社會提供的資助都是有限的,這就給資助工作帶來了困難和挑戰.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生硬的說教和簡單的資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資助工作中通過以點帶面,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抓重點,樹典型,以鮮活人物,真實事跡來教育和感染更多的貧困生,激勵更多的貧困生在逆境中成才的信心和決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激勵貧困生逆境成才的信心和決心的同時,學校、學院還要千方百計地為他們的成才提供平臺.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資助工作與學生的創新工作結合起來.比如舉辦了“感恩杯”電子設計大賽,“民族團結杯”智能汽車大賽.學生申請,由學校、學院提供電子元器件,并安排老師指導,鼓勵所有學生特別是貧困生積極參加電子設計大賽.此項比賽旨在提高貧困生的動手能力,以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同時對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以感恩心回報父母、回報學校和社會.2008級通信專業學生巴艷超、蘭麗同學都是班上的貧困生,他們在大學一年級就參加了這項比賽并獲獎.電子專業的宋章鶴、謝慧明同學也是“人窮志氣長”,積極參加校級智能汽車大賽并獲獎.當他們登上領獎臺的時候,可以看到在他們的目光中,自信代替了自卑.他們的獲獎在同學們中也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帶動了周圍的同學特別是貧困生同學也躍躍欲試,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積極準備以后的電子設計大賽以及其他的比賽.
- 上一篇:紀委推進作風建設經驗交流
- 下一篇:農村低保規范管理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