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工會的內涵論析

時間:2022-03-20 03:23:50

導語:社會主義工會的內涵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工會的內涵論析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的性質地位

一是中國工會是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群眾性組織。把職工群眾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體現了工會成員的廣泛性。同時,職工群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參加工會,各級工會組織不是按照某種指令來建立,體現了工會的自愿結合性。二是中國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組織,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中國工會與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大多數群眾同其先鋒隊的關系。三是中國工會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發揮工會在國家政權中的社會支柱作用,是中國工會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長期以來,中國工會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工會適應新的要求,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為國家的重要社會支柱。四是中國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是社會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的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就要求在協調勞動關系過程中,工會要切實代表、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害。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職能作用

中國工會具有維護、建設、參與、教育的四項職能,全面履行四項職能,突出維護職能。指出:“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廣大職工群眾合法權益;表達和維護廣大職工群眾利益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工會的維護職能,一方面強調了維護職工權益是工會的權利和職能,同時也強調了維護職責是工會對職工的責任和義務,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勞動關系的變化,同時也是發揮職工利益代表者和維護者作用的需要。二是工會的建設職能,是指工會團結和組織職工群眾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的職能。也就是說,要通過工會的工作,“把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發展經濟的方向上來”。三是工會的參與職能,是指工會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管理,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的職能。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參與管理國家、參與企事業民主管理是國家賦予的權利,工會作為職工群眾的組織,應當代表和體現這種權利。四是工會的教育職能,是指工會具有幫助職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高文化素質的職能。原因在于我國的工人階級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通過履行工會的教育職能進而提高工人階級的自身素質,有利于完成其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全面履行各項社會職能是中國工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通過全面履行各項社會職能,有利于實現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與維護職工群眾具體利益的統一,有利于實現維護職工勞動經濟利益、民主政治權利、精神文化需求和社會權利的統一,有利于實現維護職工隊伍內部不同群體的利益的統一,有利于實現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與教育引導職工提高自身素質的統一。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指導方針

對新時期工會地位和作用的科學判斷,是對新時期工運方針的高度概括,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工會工作的基本任務、工作重點和主要途徑,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規律的認識。組織起來,就是把職工群眾最廣泛地組織到工會中來,把工會組織的活力最充分地激發出來,把廣大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用共同理想凝聚職工,用偉大事業激勵職工,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廣大職工投身改革和建設事業的巨大熱情和創造活力。組織起來“必須堅持組織職工、動員職工、依靠職工、服務職工”。這是工會密切與職工群眾聯系的內在要求,是工作中必須要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則。切實維權,就是要堅持主動維權、依法維權、科學維權,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突出維護職能,把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貫穿于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積極參與、大力幫扶的全過程,其目的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利益。組織起來與切實維權是內在統一的關系。只有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形成合力,才能做到切實維權;只有做到切實維權,也才能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最廣泛地把職工群眾團結到工會中來。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維權理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維權理念是和諧發展、互利共贏。一是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互利共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其中,和諧社會的要求之一是努力實現勞動關系的和諧。因此,必須處理好勞動關系中的矛盾,使勞動關系雙方互利共贏。二是和諧發展、互利共贏是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本質特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雙方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的矛盾,雖然勞動關系雙方在具體利益上存在差別,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職工,職工權益的維護也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因此,在工會維權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維護職工權益與促進企業發展的統一,以此來實現勞動關系雙方的互利共贏。三是和諧發展、互利共贏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需要。既然我國勞動關系雙方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這就要求在協調勞動關系時要采取協議協商的辦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解決,努力把維權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發展目標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歷史階段”。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工會要努力把自身建設成為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團結和動員職工發揮主力軍作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人民團體;組織職工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渠道;培養高素質職工隊伍的大學校;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國際工運新秩序、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和我國職工權益的積極力量。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這就要求準確把握中國工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給工會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把握新特色、總結新經驗,系統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工會、怎樣建設工會”的重大課題,以理論創新推動工作創新,使工會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本文作者:王凱工作單位:太原工業學院經濟與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