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思考
時間:2022-12-08 02:58:54
導語:國企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環境下經濟轉型決定了工會職能的轉變,再經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工會的職能更加傾斜向經濟化,削弱了政治職能,并改變了國有企業的運作方式,使其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規范運作。
2國有企業工會面臨的問題
職工群體分化,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逐漸加大,企業內部所有制結構形式、人事管理、薪酬分配等制度復雜多變;企業勞動關系復雜。就業供求關系緊張,勞動關系協調難度增大;收入差距拉大,企業工會在維護和幫助處于低收入狀態的普通職工群體利益時,職工維權問題無法充分解決。
3工會職能轉變和服務創新的方法
在最初的國企工會管理模式中,企業工會并沒有真正的權利,只是象征性的組織,而發展方向則由政府掌握。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企工會和職工之間的聯系,發生了巨大的變革。3.1重視國企工會職能轉變。為了充分地發揮出國企工會實踐過程中的實際作用,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需要重視其職能轉變。具體表現為:(1)結合當前的形勢變化及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重視其政治職能向經濟職能的轉變;(2)根據國企工會的功能特性,提升對其多方面參與的整體認識水平,促使其在處理國企市場經濟中所遇到的困難、決策制定、生產監管等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3)重視國企工會在企業廉政建設、職工合法訴求解決等方面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切實維護好國企職工的合法權益。在當前經濟環境中,職工應有一定的權利,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參與職工管理。3.2全面提高國企工會成員的綜合素質。在國企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全面提高其所有成員的綜合素質。這些措施:(1)根據企業實際的發展需要,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活動,強化工會人員責任意識,提升他們專業的工作水平;(2)國企工會應加大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確保工會成員思想狀況良好性;(3)注重工會成員與職工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3.3積極探索有效的職工與工會之間的交流方式。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為了確保企業發展穩定性,需要在工會的作用下建立職工與國有企業之間良好的關系。因此,需要在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的職工與工會之間的交流方式,促使工會職能轉變中能夠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加強與國企職工間的交流、合作,逐漸形成良好的情感紐帶,切實解決好職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同時,國企工會應重視聆聽職工的意見與建議,確保他們能夠擁有知情權,隨時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3.4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職能創新。現階段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范圍正在擴大,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因此,國企工會在職能轉變與服務創新中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處理實際問題,逐步實現自身的職能創新。具體表現在:(1)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工會日常的工作開展中,促使國企職工意見上報率得以提高;(2)加強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計算機網絡使用,實現職工專業技能培養,并使他們能夠隨時了解企業的動態變化情況,優化企業資源配置。3.5關注職工需求,落實好維權工作。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對國有企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為了實現國企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創新,需要工會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關注職工需求,并落實好他們的維權工作。在此期間,國企工會成員應認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建立高效的服務工作機制,將床創新理念融入到自身的工作過程中,促使國企職工的實際需求能夠得到一定的滿足,并為他們合法權益的維護給予必要的支持。結束語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創新對國企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實現了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有效溝通,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因此,未來國有企業發展中應給予工會職能作用發揮必要的重視,并在有效的措施支持下強化工會成員的服務創新意識,促使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得以不斷提高,為自身整體生產水平的日益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慧.國企工會福利職能的變遷[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作者:孟宏 單位: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一帶一路”下人民幣區域化研究
- 下一篇:工會職能轉型調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