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工會女工活動研究
時間:2022-01-18 11:04:36
導語:小學教育工會女工活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礎教育改革的大力落實,使得小學教育教學水平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特別是在新時期的環境下,如何將小學教育工會活動做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文章對教育工會的內容進行闡述,分析了小學教育工會的種種職能,并對如何創新教育工會活動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教育工會;活動創新;途徑
小學教育是邁向高等教育的基礎保證,其工會工作水平不僅關系到教育質量好壞,對學校的發展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從實際來看,部分小學缺乏對教育工會的重視,教育工會在管理、人員、資金、組織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工會職能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必須以創新作為發展點,做好各項管理、協調、組織工作,加強基礎教育環境現代化建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教育工會概述
黨是教育工會的啟迪者、組織者、引導者,以黨為核心、聽從黨的教誨、建議,是教育工會工作的主要導向,在協助企業決策、加強校園文明建設方面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國教育工會的發展之路可謂是跌宕起伏,受不同年代影響其作用地位忽高忽低,小學教育工會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式發揮職能作用。可以說,教育工會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日益提升,在滿足物質文明需求的前提下,人們的思想素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教育是學生全面成長的起步點,是邁向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小學教育事關國家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的興盛與繁榮。現階段我國一些小學仍然在處理教育工會問題上顯得力度不足,教育工會缺乏必要的管理、物質、人員保障,為此,加強教育工會的工作建設要考慮到全方面影響,明確工作方向、遵循有關政策,切實發揮教育工會職能。
二、小學教育工會的職能
(一)政治職能政治是教育工會的主要特性,小學教育工會工作是否有效,可從政治職能是否得到全面發揮進行判斷。教育工會政治職能的內容,以馬克思主義為領導核心,全面貫徹黨的工作精神、報告精神、服務精神,做好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高度融合,加強教育人員的基本素質、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加快工會工作創新進程。總之,教育工會的政治職能,為小學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方向和政策。(二)引導職能引導職能是指教育工會的工作義務,為廣大人民辦實事、辦好事,讓人民群眾成為教育工會的堅強后盾,加強工會人員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情感聯系,發揮群眾協調效應,實現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歸屬,是我黨長期以來強調的重點內容,是推動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從小學教育來看,一方面要加強對工會活動內容的整改、創新,搞好教育活動多元化、多樣化形式建設,完善教師的身心素質;另一方面,小學教育工會應堅持“維護職工利益”的工作原則,保障教師的工作地位,加大特困教師幫扶力度,為人民教師排憂解難。(三)育人職能教育工會的育人作用是基礎、是核心,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我們始終認為,教育工會代表著全體職工的根本利益,想教師所想、解教師所需,讓工會成為教育職工的“保護傘”。一方面要針對不合理薪資、福利等問題進行相關計劃的制定、實施,提高教工的幸福感;另一方面,通過大力宣傳校園文化、黨建精神的重要性,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明確個人職責所在,做一名有益于社會的人民教師。
三、對新時期小學教育工會活動創新的幾點思考
(一)創辦知識工會,營設學習氛圍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對小學教育工會工作而言,創新既是方向也是途徑,當前的要緊之務就是如何將創新理論變為創新手段,提高教育工會的生命力、創造力。因此,通過營造學習氛圍、健全管理體系、提高職工素質等措施,構建一個以知識為主體、以知識為品牌的教育工會,為教師職工打造一個探究知識、掌握技能、完善人格的學習場所,讓新思想、新理論、新手段成為小學教師的教學“利器”,最終實現教育水平的全面升華。知識工會的建立,符合教師的職業標準。現階段我國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水平是不容樂觀的,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師專業素質問題。通過創新工會活動形式,開辦教學比武、知識大比拼、學習交流、學術研討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形式內容,提升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使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滿足不同地區的基礎教育需求。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吃苦耐勞的精英教學人員,既是學校教育的保證,也是教育工會在創新發展中提出的要求。(二)開辦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僅僅體現在知識和技能上,還與個人修養有著直接的關系。教育工會的服務對象是全體教師,提高教師素養也成為了當仁不讓的責任義務。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開辦“愛讀書、讀好書”的教育活動,養成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開拓學習視野、陶冶個人情操、增強責任意識,具備良好的個人品行才能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讀書活動應該緊隨時代潮流,通過普及校園網絡、創建網絡讀書庫,為教師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天地。同時,教育工會活動的推陳出新要結合校內外共同進行。讓“走出校園”成為工會工作常態化機制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級學習培訓再教育活動,不斷強化個人思想認知水平和技能傳授能力,能夠將新式教學法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上,迎合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此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教師的榮譽感、樹立行為榜樣,要改變過去那種“只說不做”的教育情況,讓教師發自內心地感受、認同。比如定期開展“學雷鋒”教育活動,將說教與鼓勵有機結合,為職工展示一段時間以來我校教師的先進事跡,并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調動教員職工的積極性,培養教師勇于創新、敢于實踐、主動奉獻、樂觀向上、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三)提升女工素質,發揮女工的實效作用首先,加強女教職工的心理素質。相對男教師來說,女教工基于職業和性別的特性,在生活、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少女老師特別是比較年輕的老師,上進心和自尊心都很強,對工作事務比較敏感,一旦遭遇挫折便容易情緒低落、自信受損。我們工會的義務,就是要提升女教工的工作信心、緩解她們的精神壓力,做好宣傳工作,明確女教職工在基礎教育、甚至是整個社會環境中的作用地位,讓每一個女老師自尊、自愛,并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其次,加強女子職工的專業素質。小學教育雖然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但是作為女教工來說更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具備現代化教學理念和手段,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制定教學策略。因此,加強女教工的專業素質很有必要,工會方面應大力組織相關教師定期進行學習培訓,提升職教能力和職業素養,學會創新式教學、創造式服務。除此之外,學校工會應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不僅要重視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還要關心女工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在教師生育、發病期間,更要給予無微不至的慰問。比如,工會主席可與相關人員為產后教師組織一次“獻愛心”活動,并與教師展開親切的慰問,讓女工認可工會的活動內容,進而對工作崗位產生信心,為日后的教學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獻愛心、送溫暖,體現了小學教育工會的人性化工作特征,增強了教學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文化活動多樣化、多元化形式構建確保文化活動的多樣性,也是小學教育工會創新發展的重點所在,我認為可通過幾下兩種形式入手:首先,開辦多種體育活動,提高教師身體素質。通過開設體育活動可增強教師的體育意識,關心身體健康,從而確保教學工作更加高效。比如常見的有足籃排項目、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等比賽,還可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戶外運動,如爬山、釣魚、甚至是時下比較流行的野外生存,結合學校所能夠提供的物質保障有計劃地開展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教師的個性、年齡、興趣需求開設活動。其次,開設多種文藝活動,為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天地。形式獨特、內容豐富的文藝活動,對促進教師身心愉悅、構建校園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知識比拼、團體舞蹈、演唱比賽等等。類似教師節、勞動節、國慶節這樣的大型節日,老師們可自發組團編演文藝節目。形式多種的文藝活動不僅是教師施展個人才華的天地,更是加強師師交流、促進同事情感、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手段。(五)關心教師生活,提升職業幸福感教育工會不僅要為教師提供多種緩解壓力的渠道,還要針對個別教師群體進行特殊照顧,提升他們的職業幸福感。首先,要做到陶冶性情、提升心境,在經濟市場與文化市場大力發展的同時,教師應做到潔身自好、獨具匠心,不受權錢誘惑,做新時代的社會清流;其次,定期組織教師外出游覽、增長見聞,還可就近參觀一些名勝古跡、科學博覽園、文化風景區等等,不僅可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還相當于掌握了更多的課外知識,以便在教學工作中有選擇的滲透;再者,加強對特殊教師的幫扶力度,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總之,教育工會就是以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進而推動學校發展作為工作中心的。
四、結束語
綜上,闡述教育工會的基本內容,分析小學教育工會的職能,并就新時期下教育工會的創新給出幾點建議。小學教育工會是學校持續發展的保證,是保證基礎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教育工會活動要以時代為基準點,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滿足教師的需求,切實發揮教育工會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宏巖.小學學校工會管理的實踐做法分析與闡述[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11X).
[2]宋衛.提升小學工會工作質量策略淺探[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6(8):168-168.
作者:于雙雙 單位:大連市普蘭店區徐大屯中心小學
- 上一篇:新時期工會資產監管工作研究
- 下一篇:外國人服務與管控機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