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會民主管理途徑探討
時間:2022-09-30 03:11:59
導語:國企工會民主管理途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加強職工民主管理是促進企業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對國有企業工會現狀進行分析,探析國有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的途徑,旨在為國企工會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職工;民主管理
企業管理堅持以人為本能夠促進企業聚攏民心,使企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國有企業工會應當要在新形式下做好群眾工作,以職工群眾為基礎,以維護職工群眾權益為己任,充分調動職工民主管理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但是在現階段的國有企業中,工會相關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并拓寬職工民主管理的途徑,促進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現狀
1.企業對職工民主管理不重視。民主管理方式在很多國有企業中都不受重視,很多企業領導都不能夠準確把握和理解民主管理的真正意義。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多數都是集權化的管理方式,很多企業無法接受民主管理方式,故沒有將民主管理方式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認為企業只要有管理者就可以,職工民主管理并不重要,導致企業依然實施傳統的管理方式,無法在創新的基礎上為企業開辟出新的管理和發展道路。2.職工隊伍分化多樣性較為明顯。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經濟發展形式、產業結構發展形式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繼而導致職工結構也隨之復雜化。傳統國有企業中職工成分較為簡單,收入平均,工會所需要管理和服務的對象也相對較為簡單,覆蓋了整個職工的隊伍。但是在現階段復雜的變化下,職工隊伍逐漸出現了多樣化,出現了不同的利益群體,導致收入差距也逐漸加大,如:經營管理群體、生產管理群體、普通職工群體、臨時工群體等,由于職能不同,那么所處的位置和職責也就不同,工會的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也越來越復雜。3.傳統模式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國有企業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為了適應發展應當要有創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依然陳舊,管理思想觀念落后,層級思想較為嚴重,甚至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導致工會對相關工作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和管理;暗箱操作情況較為嚴重,以不正當手段明爭暗斗的情況也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制約了國有企業的內部改革。面對這樣的情況,雖然一些國有企業已經采取改革措施來制約傳統管理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迂腐的模式已經深入企業內部,需要徹底轉變。4.企業人員對企業的影響。企業人員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第一,企業人員變動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企業都會面臨著人員的變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企業內部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都會對人員的結構進行調整,職工也會為了生存而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勢必會引起企業職工之間的矛盾,使工會工作的開展面臨極大的挑戰。第二,企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影響。在國有企業中,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也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有的員工思想較為偏差,無法正確對待民主管理。
二、國有企業職工民主管理途徑
1.提高對民主管理的重視。提高對民主管理的重視程度能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工會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視完善高質量的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設,使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與職工之間加強合作和交流,這樣能夠讓企業的發展環境更加和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無論是領導還是職工,都能夠齊心協力共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第二,工會可以采取宣傳勞動模范的方式來提高相關領導和職工對民主管理的重視程度和關注度,通過宣傳演講會的方式來宣傳模范人物和事跡,或是利用現代化媒體工具(微信公眾號、網站、微信群等)來擴大宣傳民主管理的優越性,為員工樹立群體責任感和自豪感,為民主管理打好基礎。2.建立完善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面對職工素質多樣性的現實,需要建立完善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來適應多樣性的變化。因此,工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建立完善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第一,工會應當積極爭取領導層的支持,將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化、標準化、規范化,增強工會自身的責任意識,以便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第二,工會應當積極了解不同群體、層級之間的多樣化發展現狀,針對多樣化發展特點來展開針對性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一方面倡導各層級職工主動承擔其相應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引導優秀職工參與重大會議決策,真正投入到企業發展的決策和管理中,賦予職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促進企業的發展。第三,工會應當要做好調查工作,包括職工的工作狀態、心理狀態、生活需求、工作發展規劃等,以便能夠制定出更加符合“民心”的制度,并讓職工參與到制度的制定中,以完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3.加速工會工作模式轉變。國有企業與私有企業一樣,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良好且長久的發展,就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舍棄舊觀念創新傳統理念。因此,企業工會必須要加速工作模式的轉變。在實際情況中,可以參考以下內容來進行工作模式的轉變,合理調整勞動關系。第一,對工會來說,需要根據不同的發展需求來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法,為不同職位的職工制定不同的工作內容,并輔以相關制度。對不同崗位的職工行為進行約束,積極鼓勵優秀人才參與相關制度的制定,以民眾的要求約束民眾的行為,這樣對民主管理的實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二,合理處理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發展環境和氛圍,企業若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長久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整。工會需要在明確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明確職工身份和職責的變化,激發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處理好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系,共同為企業的發展發揮力量。第三,工會發揮自身協調功能。工會需要發揮自身協調功能,一方面要協調職工與企業領導之間的關系,促進企業上下一心發展;另一方面要促進制度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在提高職工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能夠讓職工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4.加強素質提升,落實合同制。面對企業職工自身素質對民主管理的影響,需要加強職工素質的提升,并同時落實合同制,為企業民主管理的實施奠定基礎。第一,加強培訓。實現民主管理需要有高素質的民眾基礎作為支持,因此,需要加強對職工綜合素質的培訓,及時提升其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其先進的發展觀,同時也能夠提高其崗位專業技能;站在綜合、宏觀的角度對職工進行全方位培養,提高其對民主管理的認識。因此,工會可以定期舉辦講座、宣講會等來加強交流和培訓,或是尋找合適的機會派遣職工外出進修,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為民主管理打好基礎。第二,降低人員變動產生的負面影響。為了降低人員變動產生的負面影響,工會應當要引進有知識、有文化、有頭腦的人進入到企業內部,為其提供良好的待遇,這樣能夠降低人員變動發生的機率,同時也能夠為民主管理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基礎。第三,落實合同制。集體合同制的開展和落實代表著利益一致性的產生,兼顧雙方利益,與工會存在的宗旨是一樣的。因此,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消除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真正體現出民主意志,對民主管理的實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工會管理工作在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工會管理工作,能夠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而加強職工民主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對職工狀態進行必要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手段。從國有企業的發展來看,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作為一種動態管理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職工的切實利益,更對企業的社會信譽及經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工會需要對管理現狀進行了解,總結出當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并采取適當的措施解決問題;積極探索民主管理方法,積累相關工作經驗,以促進民主管理的實施,最終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晉原.國有煤炭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的途徑探索[J].品牌研究,2018,(2):73,75.
[2]牛文霞.國有煤炭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的途徑[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17):81,93.
[3]劉永壽.國有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途徑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218.
[4]崔麗娜.國有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途徑探析[J].企業導報,2015,(3):124-125.
[5]雷新宙.職工民主管理實現形式與探索途徑[J].法制與社會,2014,(5):204-205,207.
[6]耿建軍.切實發揮工會作用加強職工民主管理[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9(3):38-40.
作者:鐘藝文 單位: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風險控制
- 下一篇:煤礦工會權益保障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