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工會論文
時間:2022-09-26 08:53:54
導語:化工企業工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職工隊伍分化,工會工作對象變得復雜
由于不同群體地位不同、職能不同、技術特點不同、需求不同,以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滿足不同的要求和希望,工會應針對新變化,在新形勢下,調整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發揮自己的職能。
2.普通職工群體處于弱勢地位
隨著企業分配制度的改革,職工收入差距擴大,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多樣化。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群體處于低收入狀態,再加上化工行業的特殊性,職業病易發,低收入高發病率使得普通職工的生活困難,幸福感減低。工會的職責變得重大,能否有效的發揮職能,關系著許許多多普通職工的生活質量。隨著維權工作難度加大,而在企業機構改革中,工會組織受到削弱,工會在經濟能力和行政職能上,都沒有力量解決職工工作環境問題,以及職工收入過低問題,工會理應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的具體利益,但目前看來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淺層次的提高幫助,并不能有根本上的保證,沒有力量為他們謀求醫療保障,以及職業補貼。無法有效的為弱勢群體謀求正當權益。
3.理念的變化帶來工作挑戰
一方面,工會組織內部的工作理念有所變化,面對眾多職工群眾,工會組織的工作往往繁瑣而工作效果無從得以體現,大多工會組織成員默默無聞,苦口婆心應對眾多的要求與希望,而效果卻無法用硬指標來體現,還要面對化工企業普通職工群眾的誤解與化工企業領導的刁難。因此,工會組織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不想做、不愿做、不會做職工群眾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工會干部后繼乏人。另一方面,職工觀念變化也帶來一定的工作挑戰。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同時,職工的觀念也發生了對應的變化。由于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職工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增強,在新時代,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與呼聲。
4.工會組織內部力量薄弱
一方面,企業實施重組改制中,一些企業黨政領導不重視工會工作,對工會工作仍存有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偏見,沒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體制改革、工作發展、穩定員工中所發揮的作用。工會里的精英領導者沒有動力以及時間和精力研究和思考工會工作,與此同時,工會組織也受到削弱。另一方面,許多人員轉為兼職,工會骨干和積極分子受到打擊,工會成為了黨群工作部里的應付差事的象征性部門。缺乏領導核心喚醒其活力與動力,在某種意義上講工會工作被削弱了。
5.工會工作模式墨守陳規
新的形勢之下,工會組織人員不根據實際狀況實施工作,工作方法脫離實際,思想觀念滯后、工作方法滯后、工作內容滯后。在各個方面與實際工作都不相適應。未能滿足職工最迫切的要求與人生基本要求。工會組織的傳統做法不能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維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權利,提升他們的生活幸福感,而在實踐中,工會往往不能為職工做主,甚至有的工會根本軟弱無力,沒有成為職工群眾的代言人,失去了公信力與普通職工群眾的信賴。
二、化工企業工會應對挑戰等工作對策思考
1.提高企業工會對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與重視
新時期下企業工會對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與重視都不足,對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和理論問題研究的不夠,導致矛盾和問題越積越多,往往束手無策,上下不能團結一心,工作的開展越來越難[2]。此時,需要企業工會健全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工會工作機制,創新工會工作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是上下團結一心,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服務,為員工的幸福生活服務。
2.健全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
提高工會組織的人才素養,提高其責任心,工會成員是工會開展各項工作和履行職能的組織基礎,健全工會組織,發揮工會干部的職責,積極與各級黨組織協商,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備標準,大力選拔有責任心,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有自己想法和見解的人才,為工會組織注入新鮮活力。
3.突出幫扶重點
工會組織要不斷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他們解決收入分配和醫療安全等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最關系他們生活的利益問題,為職工辦理了職工互助金保險、職工特殊疾病保險等理賠業務,定期組織職工進行體檢。積極開展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大力倡導和諧文化建設,進一步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認真做好每年的職工代表大會,對職工代表們的提案與建議,通過工會集加強領導的重視,工會作為一個溝通企業與員工的橋梁,將企業集團目標與職工個人理想統一起來,加強人的凝聚力,最大程度的挖掘職工的潛力。
4.建立健全工會工作機制。
通過有效地機制體制建設,加強管理與減輕企業與員工的矛盾。一是民主管理機制、二是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三是工會工作評判機制。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以及企業重組改制,化工企業工會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挑戰。發揮企業工會優勢,深入基層、深入職工,把握職工群眾的愿望要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作者:劉志勇單位: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電石廠
- 上一篇:投資軟環境建設承諾書3篇
- 下一篇:三學三查一承諾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