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新媒體創新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2-23 11:34:53
導語:運用新媒體創新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以其豐富多彩的形式、無可取代的功能,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等各個領域,同時也為工會工作提供了新視角、新理念和新方式。這就需要工會組織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充分利用新媒體快捷、生動、交互等特點,對工會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進行改進,推動工會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一、創新廠務公開形式,實現民主管理在線化
充分發揮企業辦公自動化和網絡優勢,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信息化建設。一是研發網上公開系統。建立廠務公開網站,開辟網上公開專欄,使重要事項在第一時間公開,方便職工查詢,接受職工監督。特別是運用網絡聲像兼備、圖文并茂的優勢,提高公開的實際效果。積極探索用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發送重要信息,提升公開的時效性。二是開展網上參政議政。發揮網絡開放、匿名的優勢,對企業重要工作、生產經營重大決策、物資采購和工程建設招投標重要項目、職代會提案的落實情況以及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均通過網絡邀請職工參加評議,同時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工會派專職人員對職工反映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核查,及時反饋給分管領導和主管單位,實施部門聯動,限期處置回復,既保證了職工的超前參與、源頭參與,較好地落實了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又為領導班子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補充,讓職工意愿成為直接影響企業改革發展的主流聲音。
二、創新職工學習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化
企業工會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共享性,加強職工教育培訓數字化平臺建設。一是開通網上職工大學。結合職工多元化、多形式的學習需求,推出“素質提升“”技能培訓“”學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版塊,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習者的自主性、靈活性并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激發職工潛能,促進職工崗位成才。二是舉辦網上培訓班。為有效避免工學矛盾,可結合企業科研生產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崗位在線培訓,以實用性為原則,集教、學、管三大功能于一體,推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轉型升級。三是籌建職工電子書屋。根據基層工會點多、分散,實體書屋覆蓋面有限的特點,建立職工電子書屋,開設職工喜聞樂見的歷史社科、軍事戰爭、小說文學、生活時尚、服務禮儀、健康養生、大眾書評、視頻教程等欄目,為職工提供永久免費閱讀服務,實現24小時無障礙、無邊界閱讀。四是開展網上競賽活動。為激勵職工的創優求勝意識和工作責任感,在部門與部門之間、崗位與崗位之間、專業與專業之間,通過網上知識競答、在線糾錯改錯、系統自動評分等形式,開展多層次的小型競賽活動,選出各個項目的優勝者,將他們的成績在網上公布,其他職工隨時可以挑戰,如挑戰成功就晉級成為新科明星,由工會給予獎勵,營造不進則退的學習、競賽氛圍。
三、創新訴求表達渠道,實現職工服務個性化
一是通過網絡傾聽職工心聲。工會組織要切實履行職能,服務職工,就必須知道職工想什么、憂什么、需什么、缺什么、求什么,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通過開設網上意見箱,就能確保職工隨時隨地能發送意見建議。工會要安排專人第一時間查看網上意見箱并進行回復,能解決的當天解決,不能當天解決的要給出時間表,積極協調。通過全天候運行的互聯網,讓網上意見箱成為“聽民聲、察民情、知民愿、聚民智、惠民生”的新渠道,更成為推進工會工作接地氣的一個重要平臺。二是開展網上維權解憂服務。通過溝通便捷、高效的互聯網,設立“維權熱線”“、知心平臺”“、為您服務”、“網上咨詢臺”等欄目,隨時隨地受理職工訴求。如經調查核實,確屬職工權益受到侵害時,工會要充分利用平臺擁有的各種資源與優勢,幫助職工出謀劃策,引導職工走合法理性的維權道路。讓工會的聲音、維權的措施滲透到企業各個角落,開辟工會為職工維權解憂的綠色通道。三是開設網上心理咨詢服務。現實中,有很多職工在遇到難題時,因為涉及到單位具體人和事或個人隱私,不太愿意接受傳統“面對面”的咨詢方式。而通過建立“心靈驛站”QQ群、設置職工心理咨詢服務電子信箱、開通網上談心室等,職工只要鼠標一點,即可毫無顧慮地訴說自己遇到的難題。為此,工會要精心選派溝通技巧、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過硬的同志從事此項工作,一對一地對有需求的職工進行心理號脈會診,必要時可聘請心理咨詢師為當事人提供心理咨詢和疏導,幫助職工解除心理問題,理順情緒,釋放壓力。從而搭建起一個溫暖的溝通平臺,使之成為職工可以傾訴心事、得到勸慰與專業指導,這也是企業工會凝聚人心、團結職工的一個重要陣地。
四、創新宣傳輿情陣地,實現教育引導互動化
充分利用網絡陣地,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奏響勞動旋律,大力弘揚先進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跡,吸引更多職工參與到活動中來。如:開展“勞動我最美”職工微博大賽。以微直播、隨手拍等深受廣大青年職工、網民喜愛的方式,挖掘普通職工生活工作中的感人細節,講述職工背后的故事和心態,突出一線職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時代風貌,突出“工人偉大、勞動光榮”基調,廣泛宣傳“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形成網上正面宣傳聲勢。還可通過開辟“咱們工人有技術”“、創新工作室的故事”“、絕藝傳承”等電子專欄,展示工人絕技絕活、巧思創造等勞動智慧,分享高技能人才通過苦練內功掌握絕活所獲得的快樂,突出企業工人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活力和內生動力。
五、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實現自身建設網絡化
置身大數據時代,企業工會必須通過全力探尋互聯網語境下嶄新的工作方式來加強自身建設。首先,要利用“微時代”即時性、移動性、互動性和全民化的特點,通過微服務號、微官網的開發建設,讓工會的好政策、好信息,更生動、更安全、更及時地傳播到工會會員手上,及時了解職工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意見建議,找準工作中的薄弱點和主攻點,適時改進工作。其次,建立“工會主題貼吧”,將工會的職責、承諾、工作動向都貼在主題貼上,基層工會干部隨時在貼吧上查看上級工會的工作部署。也可建立“工會易信群”,所有工會干部都加入群中,上級工會通過易信群下發工作通知,培訓工會干部,傳達上級文件;基層工會通過易信群反饋信息,反映情況。使工會干部達到全天候互動,上級工會對基層工會的活動情況了如指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工作開展,更有效地解決長期困擾工會干部的會議多、文件多、簡報多的“三多”問題。再次,工會干部要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學會玩QQ、微博、微信、YY,有自己的微粉圈、微信好友,要成為不同社區的版主,建立更多的微信公眾子平臺,這是工會聯系職工群眾真正落到實處的新的接入端。這樣,企業工會巧妙借助微站的吸引,將自身打造成掌上工會和移動社區,隨時隨地與職工進行工作、生活、學習及文化的分享與互動,真正做到貼近職工、心手相連,不斷擴大工會工作的覆蓋面。
作者:矯曼麗 單位: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
- 上一篇:口腔醫學教學改革重點與實踐意義
- 下一篇:內隱學習理論下的英語教學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