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探討
時間:2022-09-12 03:30:32
導語: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必然要求
中國工人階級在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整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始終是黨執政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企業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渠道。企業工會肩負著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職責,團結帶領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是企業工會的職責和使命,也是增強工會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基礎和關鍵。
(二)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動員職工投身改革、實現中國夢的迫切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是全中國人民的心聲和百年夢想。推動實現中國夢是現階段我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光榮任務。具體到企業工會,就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動員和組織職工完成企業生產經營任務,通過廣泛開展一系列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引導職工立足本職、建功立業,努力為創造企業效益和社會財富做貢獻。
(三)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利保障
勞動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和諧社會一定是廣大勞動者正當權益真正得到實現的社會,也一定是勞動關系雙方都能夠共贏共榮的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興則經濟興,職工穩則社會穩。加強企業工會工作,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維護,才能形成和諧的勞動關系,從而為全社會的發展、穩定、和諧奠定堅實基礎。
(四)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增
強工會組織活力的客觀需要企業工會自身建設情況,直接關系到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貫徹落實。基層工會是工會工作的基礎和關鍵,要從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高度出發,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代表性,著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維權能力,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保障水平。因此,只有加強企業工會自身建設,提高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才能完成黨賦予工會的光榮使命,不斷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二、當前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工會的定位不準確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企業將工會看作企業黨組織的一個部門,要求工會工作必須服從于企業黨組織的日常安排,配合企業黨組織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還有一些企業則視工會為企業的一個管理部門,對工會的人事任免肆意干預,有的企業甚至撤銷工會組織或將工會工作合并歸屬到其他工作部門。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工會組織無法從行政體系中獨立出來,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職工群體,成為與其他管理機構等同的一個管理部門。
(二)缺乏剛性法律保障
目前,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不盡完善,且存在執法不嚴和缺乏剛性制約機制等問題。在《工會法》的大多數規定中都有“聽取工會的意見”的表述,但過于籠統,缺乏具體操作意見,使得工會的參與權大打折扣。
(三)工作重點不突出
企業工會組織通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來調動廣大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但是實踐當中,許多企業工會把工作重點放在辦福利、搞活動上,對需要下大力氣履行的維權職能卻關注較少。更有甚者,在不少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里,工會多聽命于企業老板,充當企業的利益代言人。在勞動關系矛盾的調處中,工會對職工的維權訴求普遍存在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現象。
(四)維權工作缺乏力度
當前,企業工會維權的實際情況并不樂觀,具體表現為:一是工會維權缺乏必要的強有力的手段及措施,最終還得求助于企業行政部門,維權的難度增大、成本增大,工會組織處于兩難境地。二是企業往往偏重經濟發展,偏重企業發展而相對忽視職工的利益,容易造成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以至損害職工的利益,使工會維權的作用難以發揮。三是基層工會干部勞動合同在企業、工資待遇在企業,工作開展情況,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企業經營者的態度,在這種體制下,讓工會干部為了維護職工利益去與經營者談判,是不現實的。四是基層工會人員少、任務重、工作雜、兼職多,疲于應付、疲于奔命,很難使工會維權方面的工作落實到位。
(五)工會干部隊伍弱化現象嚴重
由于企業人員精簡,企業的工會主席基本由單位黨委或行政副職兼任。兼職的工會主席因其本身的繁重工作,常常分身乏術,無法兼顧好工會工作,甚至個別人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專職工會干部配備不到位。越來越多的工會干部身兼數職,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和思考工會工作,而且他們絕大多數是半路出家,普遍存在著業務不熟、精力不夠、能力不強、經驗不足的問題,企業工會干部隊伍素質亟待提高。
三、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的途徑探索
(一)健全完善企業工會組織體系
首先,應推進修改和完善《工會法》及相關法律,逐步推行企業工會獨立于企業雇主的進程,保證工會能夠在黨的領導下,擺脫對企業的依附,真正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其次,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會組織體系。擴大實施工會直接選舉制度,推動工會干部職業化進程,加強會員對工會干部的內在約束。開展企業專職工會干部工資福利由工會經費負擔的試點,讓工會干部端工會的飯碗,拿工會的工資,干工會的事情。第三,要完善企業工會接受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領導的有效機制。堅持雙重領導、各有側重的原則,以形成任務明確、各負其責、協調運轉的科學組織領導體系。
(二)改革創新企業工會維權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黨政主導、工會運作、相關部門協作的社會化維權工作機制,爭取黨政賦予工會更多的資源和手段。其次,要建立健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通過積極促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的出臺,為企業工會維護職工權益提供剛性支撐,通過建立公平公正的工資分配機制,保障職工基本經濟權益的落實。第三,創新維權工作新模式。以建立企業工會與行政溝通協商機制為載體,以落實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合理訴求為目的,充分發揮企業工會在溝通協商工作中的作用,破解工會維權工作存在的“虛化”問題。
(三)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
首先,要明確職責,擺正位置。改變企業工會“福利工會”、“活動工會”的形象,把工會干部的精力轉到主業上來,下大氣力研究企業工會應該干什么的問題。其次,要勇于開拓創新。面對企業工會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實踐中堅持創新,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完成使命。第三,要熟悉和運用法律武器。要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作到言與行都有法律、法規為依據。善于運用法律思維分析認識問題,用法律知識指導工作。第四,要學會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研究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精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從而使工會工作不出現偏差,達到完善工作方法的目的。
作者:姜衛紅 單位:山東省石油化學工會
- 上一篇:新形勢下企業工會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和諧企業視野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