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探討
時間:2022-01-19 10:46:47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控制是現代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很長時期,至20世紀90年代初,內部控制理論趨于成熟,1992年,美國COSO委員會提出了內部控制的完整框架和構成要素,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并在實務中也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2004年又了風險管理的整體框架,標志著內部控制向風險管理的轉型。我國《內控規范》對COSO的理論多有借鑒,體現了與國際內控理念接軌的思想,但也充分反映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特點。如在控制目標方面,除了內部控制通常的三目標,即經濟活動的合規性、資產安全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還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增加了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效果兩個目標。現時環境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責是為公眾和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內部控制無疑是為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通過內部控制,可以有效規范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機制,更好地促進職工履職盡責,規范業務行為,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實現單位總體目標。另一方面,當前反腐形勢十分嚴峻,反腐倡廉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首先要建好籠子。而實施內控就是落實“建好籠子”這一要求的關鍵步驟。通過內控建設,運用內控機制原理,將制衡與監督內部權力運行的機制嵌入內控各個層級和環節,特別是涉及內部權力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可以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減少違法違紀案件發生概率,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內控制度建設方面進展很快,至今已形成較為系統的內控制度體系,但相比而言,企業內控建設發展較快,而行政事業單位方面則明顯起步較晚,經驗欠缺,雖說政府推進力度較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問題也很突出,不容忽視。這些問題主要是:其一,單位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內控意識淡薄。與傳統管理方法相比,內部控制是一種現代管理方式,部分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要意義和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對自己在單位內控建設中所負的領導責任認識不足,因而忽視內控建設。一些單位領導漠視財經制度,內控意識淡薄,在業務活動中濫用職權,缺乏按規章制度辦事的自覺性,給內控的實施造成阻礙。其二,內控制度設計水平不高。實施內控是《會計法》《內控規范》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法律要求,很多單位都按規定建立了內控制度,但不少單位在制度建設中未遵循內控構建的全面性、制衡性、適應性等原則,制度設計上存在偏離行政事業單位特點和具體實際,制度內容片面、不完整,控制不全面,崗位之間缺乏合理制衡,對關鍵環節缺乏重點控制措施,未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策機制等問題,影響內控作用的發揮。其三,內控執行不力。內控執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共同努力,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包括良好的內控意識、正確的價值觀念、認真的工作態度、強烈的責任心以及與自己的崗位相適應的工作能力,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按照內控要求和各項標準開展工作。從行政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素質來看,由于教育培訓的缺失,不少工作人員在內控意識、價值觀念、工作責任心、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與內部控制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有較大距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控執行力。其四,未建立有效的監督與評價機制。根據《內控規范》,為確保內控有效實施,需要通過專門機構對內控制度設計及內控活動進行評價與監督。從實踐來看,多數單位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這項工作。但由于內審機構受單位領導管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難以對內部控制展開客觀評價和監督,喪失了應有的制約效果。
三、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相關措施
(1)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內控建設,強化內控自覺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是“一把手”工程,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待內控建設的態度和重視程度直接關乎內控建設的成敗,缺乏上層支持必然導致內控流于形式。為此,單位負責人要加強財經法律和內控知識學習,認清自己在單位內控建設中的職責和使命,強化內控自覺意識,實現“要我內控”到“我要內控”的根本轉變,同時,樹立良好的廉政和道德觀,帶頭遵紀守法,在單位內部營造嚴格遵循制度的風氣。領導層的意識和行為對單位工作人員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單位整體的行為模式。(2)結合單位實際,健全單位內控制度。單位應按照《內控規范》的要求,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下,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控制度。制度的制定應貫徹全面性、制衡性、重要性等構建原則,有效運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信息內部公開等內控方法,加強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防范各種經濟活動的風險。制度建立后,并非一成不變,而應根據情況的變化予以調整、完善。(3)抓好教育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素質。行政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素質對內控執行具有很大影響,為此,單位要持續實施全員培訓計劃,提升職工整體素質,要讓職工理解在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控的必要性,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職業道德和反腐倡廉的意識,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同時,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政策,實施科學的獎懲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在內部控制中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目標的實現。(4)加強單位內部審計建設,健全內控監督機制。內部審計是促進內控建設的一項基本措施。通過內部審計的專業性監督,可以發現內控實施中的漏洞和缺陷,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整改,以逐步完善單位內部控制。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較差,不具備實質性監督職權的現狀,應著力改進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模式,使其能夠不受干擾,獨立開展工作,并配置專業人才,提升內部審計能力,更有效地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進行監督。
參考文獻
1.周曉瑋.風險管理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中國市場,2016(40).
2.付新玉.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思考.時代金融,2017(03).
作者:李愛民 郭和軍 單位:天門市財政局
- 上一篇:農業行政執法保障畜牧業探索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