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政策法規培訓論文

時間:2022-04-20 03:23:50

導語:農機政策法規培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政策法規培訓論文

農機即是農業機械,是指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統稱。我們常見的大小型拖拉機、抽水機、耕耘機、平整土地機械等都屬于農機。

1農機與農機政策

報告強調,需要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毫無疑問,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發展三農,需要著重農機政策培訓與管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發放以及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建設等政策都豐富了農機政策以及農機管理。在生活實踐中,農業專業人員對農機政策的了解度相對有限,為提高農機管理水平,促進農業發展,需要加強農機政策法規培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農機政策法規培訓

2.1增強依法行政觀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2017年以來,財政部與農業部聯合了《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中,對農機補貼政策有了新規定與變化。補貼對象、機具種類范圍、標準、敞開補貼的重點以及新產品申請補貼試點等都發生了變化。農機政策依據社會實際發生變化,因此需要迅速及時的加強執法人員的法治培訓與法制宣傳工作。2.1.1需要健全行政機關人員學法制度,領導干部群體要發揮帶頭學習與模范作用,努力踐行領導干部對于農村農業發展的引領帶頭作用,熟悉與掌握農機政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理解其法治精神,在全機關上下形成自覺學法、依法行政的氛圍。堅持領導班子集體討論研究、科學決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促進農機化事業發展,不斷改進作風。2.1.2應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對領導干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上傳下達,提高領導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與能力。并加強法制宣傳工作,為執法人員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利用秋季培訓、農機操作技能培訓等活動,積極引導公民、執法人員、領導干部的農機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與能力。2.2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行政執法監管水平。農機政策的推行與貫徹落實,需要強化行政執法能力。行政執法部門應認真學習,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三農”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三農”思想。行政司法人員應該認真研習國家政府頒布的有關農機政策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相關規章制度。尤其是對農機生產規范的各項文書、執法規范進行詳解了解。可以請專家對相關農機政策進行細致解讀,比如為執法人員解讀農業部42號令、43號令、72號令等涉及農機政策的部分,報告中指出機構設置要統籌考慮,特別強調了內設機構的配置問題。在此基礎上,將各類農機政策進行層層分解,明確不同執法人員的職責權限與義務責任。健全與完善執法案卷評查制度。既可以規范執法行為,將動態的執法政策通過文書記錄的形式保存下來,也強化了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當前農機市場繁盛,需求量巨大,農機發展空間巨大,農機政策的執法空間也相對擴大,部分地區的監督手段單一,監督難免流于形式。而通過案卷審查,使得執法過程有據可查,利于保障行政執法的公平公正性。2.3深化政務公開,做好行政調解及復議。政務公開,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對相關政策、立法、執行以及監督等整個過程的動態信息與靜態信息的公開。相對于政府信息公開而言,政務公開涉及的行政單位與職責范圍更廣。對于農機政策執法行政而言,需根據報告的精神,科學把握“三農”工作的新起點新目標新任務,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發揮作用,應當向社會公示執法單位自身的權力清單,做好農機監理工作。比如,公示隨機抽查項目清單以及隨機檢查農機生產企業、工廠等對象名錄庫等進行政務公開工作。比如,農業機械監理所可以以地域為對象,對鄉鎮、街道進行劃分片區,建立檢查對象名錄庫,對農業機械駕駛人員、操作人員進行檢查。而檢查對象則可以通過搖號、機選等方式進行抽查選擇,在不影響公正與效率的前提下,保證抽查范圍的覆蓋面,但同時也需要注意避免過多檢查造成擾民。在執法過程中,針對農機產品質量、農機維修合格、農機作業質量等糾紛投訴,應健全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及時受理,并組織專家進行調解、鑒定,定期分析、上報投訴情況材料,并針對投訴案件以及受理經驗教訓,對農機政策制定完善以及執法監督過程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強化依法行政水平。執法檢查人員也應該被建立名錄庫,向社會公示各項行政審批事項程序、流程等。執法人員與被檢查對象如果有直接的厲害關系應該主動回避,以示公正。在抽查結束之后,需要向社會公布抽查結果,一旦有觸犯法律甚至構成犯罪的,應該及時處理公示。報告指出的,政府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歸根結底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2.4完善行政決策機制,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農機政策是針對農業發展與社會生產服務的,行政政策制定與執法過程的目的均在于服務農業、服務人民。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遵循規定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遵循適當性原則,在政策可行與可操作的范圍內開展,政策制定應該符合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規范性文件的報送及審核,紙質文本與電子文本同時報備。對已經失效或不符合規定的規范性文件,應該及時予以廢止或修改。并對違法規范性文件進行警示教育,嚴重性文件可以組織案例展評,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作者:余陳君 單位: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農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