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主觀能動性培養論文
時間:2022-04-10 06:24:00
導語:鍛煉主觀能動性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根據當前普通高校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主動性嚴重不足的現狀,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力性提出若干對策。
普通高校是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場所,能否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體育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如何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使之身心健康,充滿活力呢?內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在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自覺地養成鍛煉習慣之后,才能從根本上形成體育鍛煉質的飛躍。
一、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產生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分析
1、學生自身的需要
需要什么,就會努力去做什么。普通高校學生無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有較大的發展,他們辦事不再僅僅憑興趣,在很大程度是具有理性的。他們根據學校和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從事學習和鍛煉,擬定自身發展的目標,從而在情感上產生良好的內部動力,滿足需要并伴隨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2、學生對所從事的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產生動力的源泉,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參加練習,發揮自身的潛能。大量調查表明,學生對于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具有一種強烈的加深認識,擴大認識范圍的需要,進而有效地投入到這些體育運動中去。
二、體育鍛煉主觀能動性的培養途徑
1、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普通高校的學生在邏輯思維、觀察、想象、記憶等方面都有了較高的水平,通過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傳授和體育教學,學生會明白體育對增強體質的科學依據和作用,以及體育鍛煉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他們產生積極肯定的情感,增強了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在教學上將產生良性的循環。
2、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和審美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假如教材內容貧乏、單調或是簡單的重復,往往會由于缺乏技術的吸引作用,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甚至反感消極的情緒,這哪還能產生主觀能動性呢!運動技術是體育鍛煉的基礎。沒有一定運動技術的人是很難體會運動的樂趣的。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中,須具有一定的知識性、技木性和增強體質的實效性,以利于發揮技術的吸引作用,使學生產生興趣。
在體育鍛煉中,一個優美的騰空,一次氣勢磅礴的用力,一段節奏明快的連動,都會給人以美的享受,美感既決定于事物本身的客觀屬性,也決定于人的審美能力,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中運動技術、技能的審美能力,培養對美的表現力和動作過程的自我欣賞能力產生審美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大力發展運動俱樂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練中去。
高校學生思想積極,充滿活力,在走入社會之前,他們對各類有意義的活動有強烈的參與意識。運動俱樂部無疑是一種較好的校園團體,它是建立在體育銀煉和比賽的基礎上,讓學生管理自己的新興活動團體。它能有效地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他們有計劃、有目的、有發展的參加體育鍛煉,使其既強健體魄、陶冶情操,同時加強了學生之間的聯系,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相當有利。運動俱樂部為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創造了良好的體育環境,對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有著越來越深遠的意義。
4、充分搞好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
意識是人類的認識活動,它依賴物質條件,學生主動能力性的形成和增強必須要有體育場館設施作保證,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由場地缺乏,而導致他們剛燃起的體育鍛煉激情熄滅了。因而,普通高校應根據學生的人數,新建或補充體育活動場地、器材等,以滿足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要求。
5、抓好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教師那兒得到的,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的講課藝術、組織練習能力、傳授知識的準備性和深度決定學生接受信息的范圍是層次性,因而,加強教師的本身素質的提高,是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關鍵。
6、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狀態
在教學過程中,隨著運動條件與學習結果的差異,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一方面由于客體的吸引作用和意義而產生積極肯定的情感,另一方面可能會由于挫折、失敗、產生失望、自棄的消極情感,對于好的情感我們要保持、培養。而對于有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消極情緒,則應盡量避免或幫助消除,在教學中,對于那些難度大、技術復雜的教材內容,采取精講多練、婚序漸進、紹量(減少動作的距離、速度、負重等)的方法,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克服困難,最終掌握動作要領。同時,比賽法、游戲法等對抗性較強的練習方法能讓學生乏味疲倦的情緒有積極的作用。最后,加強學習練習中的保護與幫助,增強他們的安全感,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對于開發學生潛能、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從教與學兩方面著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內在動國對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紀和江體育學通訊1988.2
1、高教體育研究1992.3.15
- 上一篇:行政規章經濟分析論文
- 下一篇:行政自由裁量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