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政職能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04 03:50:00

導語:政府財政職能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財政職能分析論文

一、行政事業單位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發揮規模購買優勢

在市場經濟下,各供貨商為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競爭十分激烈。政府采購可以充分利用這種競爭條件,降低購買成本,提高財政支出效率。目前的分散采購,由于購買批量小,不僅無法利用這個競爭好處,而且由于難以從廠家直接進貨、享受不到節省批、零兩道環節成本負擔的好處,極大地提高了采購成本。

(二)給以公謀私者提供可乘之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廠商為了銷售,常常采取各種利誘手段,諸如給回扣、送禮品等等,誘使采購者購買質次價高的商品。因此在分散采購的情況下,一些素質差的采購人員就有可能在“糖彈”面前落馬,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損失,腐蝕了干部,毒化了社會。

(三)財政撥款后由各單位自行分散采購,增加了支出控制的難度

財政在錢分出去后,常常是購買什么,購買多少,去哪里購買都無法控制,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并且導致財政部門僅僅是一個“出納”機構,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因此削弱了財政的職能。事實證明,忽視監督是造成財政支出管理長期不力的關鍵原因之一。政府財政支出浪費、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及腐敗行為的產生都直接反映了監督環節的薄弱。

二、政府采購制度的內函及作用

政府采購也稱政府統一采購或公共采購,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機構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的需要,或為公共提供公共服務,以公共招標為主要方式,從國內外市場上為財政開支單位統一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行為。其基本原則是:公開、公平、公正和自由競爭。

(一)政府采購制度是市場經濟國家公共支出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手段

有關資料顯示,發達國家政府采購規模一般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5%,歐盟各國政府采購額約占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美國政府每年的采購規模為2000億美元,占其GDP的3%.

(二)政府采購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下實行的“供給制”和“控購制”的本質區別

政府采購制度雖然在國際上普遍實行,在國內也有一些省、市正在試行,但對于國內多數地方來說還是一件新生事物。人們很容易將其與我國以前的供給制和控購制相混淆,認為有相似之處,其實它們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1.政府采購不是供給制。在供給制條件下,財政是選購商品的主體,使用單位只能被動地接受商品。而實行政府采購制度,財政只是監督商品的采購過程,使用單位不僅要參加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商品的主體,它是所購商品合同簽署的甲方單位。

2.政府采購同樣不是控購。從目的上看,最初實行控購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經濟條件下,控制社會集團需要,平衡供求矛盾,防止與民爭購。政府采購的主要目的是細化預算、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從管理的手段看,控購管理主要是通過直接的行政手段實現的,即分配指標和審批;政府采購的管理主要是通過間接的規范采購方式和財政監督來實現。從管理范圍看,控購針對的是某些具體的商品;政府采購針對的是政府對所有的商品、工程和服務的購買,沒有具體品目的限制。從管理的單位看,控購是管理所有社會集團單位,而政府采購主要針對財政供給的行政事業單位。

3.政府采購制度不是財政壟斷采購事務、改變支出單位的既得利益。各單位仍是采購主體,財政部門只是制定統一的規則和標準的程序加強對財政資金由價值形態向實物形態轉變過程的影響、監督和管理。

三、政府采購制度的主要內容

凡是政府出資的支出行為,均應納入政府采購的范圍。如: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建設;辦公設備、通訊工具、交通工具以及構成固定資產的設備、房產以及使用較多、規格一致的低值易耗品等;在支出范圍內為開展公務而發生的大額大宗批量性消費行為,主要是機動車燃油、維修、保險、外事接待各類會議以及部分可以利用市場競爭開展的勞務。

(一)會議費管理方面

實行政府采購制度,通過公開招標,選擇一些接待條件好、價格合理、服務良好的賓館,作為會議、接待的定點單位,使舉辦會議單位獲得服務周到、價格低廉的勞務,從而達到大幅度節減會議費、接待費支出的目的。

(二)車輛管理方面

1.購車方面。具體操作辦法為:根據各單位申請,結合政府財力情況,報領導審批后,集中購置,招標競價,擇優成交。

2.定點購油。面向汽油銷售單位,招標選擇一批服務好、價格低的供油單位,作為單位車輛定點加油站。

3.汽車修理流動定點。選擇一批技術過硬、價格優惠的汽車修理廠家,作為單位車輛定點修理廠,每年進行考核,流動定點,一般可節約15%的費用。

(三)設備購置方面

各單位新增微機、復印機、打印設備;各醫療單位新增大型醫療器械,公檢法司系統新增化驗鑒定設備等設備購置,如果統一采購、招標購買,可節約支出20%以上。

(四)房屋修繕方面

行政事業單位的修繕支出是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一個難點,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支出管理方面的一個難點。對這些項目實施招標辦法,既可增加工程的透明度,便于各方共同監督管理,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又可節約大量資金,據安徽等地的經驗,綜合節約率可達30%以上。

(五)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建設方面

建立競爭性的建設市場。所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都要面向社會公開招標來選擇設計單位和施工隊伍,實行工程造價和工程設計費用包干辦法,并建立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按規范標準要求實行工程質量監督,按國際規范標準和慣例進行工程監理。同時,建立專門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的招標站、預算定額站、工程質量監督站和工程監理公司。此外,標的編制過程應有市財政參與,中標項目金額應一次包死,不能留下硬缺口,造成追加預算的“習慣”,使財政資源無限制地流失。

四、政府采購的法定程序

(一)行政事業單位要向財政部門提出專項申請

凡申請更新、報廢汽車,以及申請購買專項設備,必須分別提供能基本保證工作所需的詳細的規格性能要求,以便進行招標(其中對汽車要寫明座位數、顏色、燃油、金額等),可以注明品牌、型號、產地作政府采購時參考,但不準申請購買超標車及豪華汽車;專用的設備要寫明設備名稱、規格、型號、配置要求、參考產地及金額等。專項設備以經濟、實用為主。以上申請項目,經財政部門核準后,通知購貨單位,由財政部門組織向社會公開招標采購,原則上每月進行一次。

(二)成立政府采購管理機構

由財政部門成立專門的政府采購管理機構,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標方式進行招標、采購、供應。招標會上購貨單位必須到場,參與招標的全過程,并協助辦理有關手續。

(三)簽訂合同

招標會結束后,購貨單位隨即與中標供貨單位簽訂合同,由財政部門進行監督。合同簽訂后,財政部門即將所需款項根據資金的不同性質撥給申請購貨單位。中標供貨單位必須保證質量,按合同規定供貨。使用單位應及時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一次性將款付給供貨單位。

為保證政府采購工作的透明度,財政部門除采取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采購外,還要邀請人大、紀檢、工商、法院等單位組成招標委員會,對整個招標過程進行監督,并請公證部門公證,同時,設立投訴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五、政府采購制度的優越性

(一)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強化了預算約束

過去財政支出管理部門,對如何利用和調控市場重視不夠,特別是對通過調控市場,節減財政支出,從而強化預算約束重視不夠。通過實行政府采購制度,介入了市場競爭,并且通過自己所掌握的消費份額,可以對部分消費市場進行間接或直接調控,借助價值規律,節減財政支出,從而強化了預算約束。

(二)實現了貨幣價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通過公開競爭,“貨比三家”,好中選優,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可以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或高效、優質的服務。據已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的省、市介紹,目前已推出的幾項改革,將價格壓低了5%~40%,實現了貨幣價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消除了分散采購中的腐敗現象,促進了廉政建設

在當前法制尚不健全,貫徹執行也不夠有力的情況下,一些商家采用小到請客送禮,大到各種名目的回扣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公肥私,擾亂了市場秩序。實行政府采購制度,不但各種采購活動的透明度大大提高,而且直接置于財政部門的監督之下,一切按法律、法規辦事,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不但節約了資金,而且消除了分散采購環節的腐敗現象,保護了干部,促進了黨風政風的廉政建設。

(四)能夠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推行起來阻力較小,實行政府采購制度,兼顧了各方面利益

從買方講,省卻了許多麻煩,例如到何處買,差旅費問題,討價還價問題,質量問題,維修問題等等。定點單位的服務態度和質量都是比較好的,能使買方放心。萬一發生了什么糾紛,財政部門還可以出面干預,對于買方來說是實惠方便。從賣方來講,一是通過薄利多銷,大大提高其營業額,綜合經濟效益只會提高,不會降低。二是由于是黨政機關的定點單位,也提高了其自身的商業信譽和社會影響。三是從財政部門來講,不僅節約了資金,細化了管理,而且健全了職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四是從紀檢、物價、技術監督等部門來講,通過定點加強了各自的管理,對分管的工作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作用。五是政府采購制度與現行的各種包干辦法并不矛盾,可以同時運用,效果肯定會比單純使用一種辦法更好一些。